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XJL013)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董晓松刘霞姜旭平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行政学院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学
  • 1篇社会学习
  • 1篇图书
  • 1篇图书消费
  • 1篇网络经济
  • 1篇网络消费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距离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 1篇传染

机构

  • 3篇四川行政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3篇董晓松
  • 1篇姜旭平
  • 1篇刘霞

传媒

  • 1篇南开管理评论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外生驱动互联网消费增长的微观空间计量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文章从外生驱动视角探讨中国互联网消费的全域增长问题,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挖掘微观社会互动促进互联网外生消费的机理与手段。文章利用数字内容产品在线消费的省域数据,使用空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识别互联网环境中促进外生消费增长的外溢与滞后因素,分析了中国文化与地理空间的社会互动对互联网外生消费增长的影响,为中国互联网消费的全域内生增长探索新的规律与方式。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空间中存在着地理临近性与文化相似性。这不仅是一次理论研究,其规律将帮助政府与企业理性认识互联网消费的空间传染方式,指导制定最佳的网络经济发展战略。
董晓松
关键词:网络经济
空间溢出与文化距离——基于数字内容产品扩散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文化板块的交融影响经济活动的互动。应该怎样从文化层面解读网络消费的空间溢出现象,并从中获取管理学启示呢?本研究提出借助文化距离与社会学习理论考察网络消费的文化空间关联性,解释互联网消费的特殊规律与特征。借鉴文化学与历史学的理论,本研究建立了我国大陆地区省域的文化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使用空间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综合分析了数字内容产品消费的空间依赖性、滞后性,识别网络消费空间关联模式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度量了跨亚文化区域的社会学习行为对网络消费的影响。本文实证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网络消费遵循着文化空间秩序;网络消费者的学习对象有显著的亚文化空间差异;亚文化区内的网络消费学习具有同步性,而跨亚文化区与本地学习则是带动网络消费的主要动力。因此,忽视网络消费的文化空间相关性,会导致对网络消费的理解出现重大偏差,从而失去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董晓松刘霞姜旭平
关键词:网络消费文化距离社会学习
互联网消费传染的时空扩散——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文章试图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挖掘微观社会网络互动促进互联网消费传染的时空规律。文章以电子图书的互联网B2C销售为样本,使用空间固定效应一般化模型验证互联网消费的传染性因素,分析了文化差异与地理距离对互联网消费增长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消费传染爆发强、周期短,同时互联网消费有地理与文化两个空间层面的显著传染性。文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为区域促进消费增长、企业推广新产品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路径指导。
董晓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