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40065)

作品数:2 被引量:2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国安王满囷诸葛飘飘罗森林李慧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云斑
  • 1篇云斑天牛
  • 1篇扫描电镜观察
  • 1篇天牛
  • 1篇气味结合蛋白
  • 1篇气味受体
  • 1篇下唇
  • 1篇昆虫
  • 1篇感器
  • 1篇触角

机构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王满囷
  • 2篇张国安
  • 1篇罗森林
  • 1篇诸葛飘飘
  • 1篇李慧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昆虫知识

年份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昆虫对气味分子的感受机制被引量:6
2010年
昆虫对外界气味的感受作用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多种蛋白参与了这一过程。其中包括气味结合蛋白,气味结合蛋白受体,气味降解酶等多种蛋白。昆虫不仅可以通过外界气味分子携带的信息来识别配偶,天敌,还可以通过对外界环境特征的识别来寻找食物来源,产卵等。明确昆虫的化学感受机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昆虫的行为,还有助于深入了解动物的行为机制。文章综述昆虫对气味分子的识别、气味分子在昆虫体内的运输以及电化学信号传导机制等方面的进展。
李慧王满囷张国安
关键词:气味结合蛋白气味受体
云斑天牛头部附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2
2010年
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云斑天牛成虫触角、下颚须和下唇须的感器类型、形态及分布特征,并分析比较雌雄之间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云斑天牛触角上共存在5类感器,即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刺形感器、凹槽钉形感器、乳突形感器,其中锥形感器分5种亚型,刺形感器分2种亚型。云斑天牛雌、雄成虫触角存在性二型现象:1)虽然雄虫体型明显小于雌虫,但雄虫触角却显著长于雌虫触角;2)乳突形感器只在雌虫触角上发现,且雌虫触角上的粗长锥形感器(BⅠ)、粗短锥形感器(BⅡ)和长刺形感器(ChⅡ)在数量上多于雄虫,但发锥形感器(BⅢ)少于雄虫;3)雌虫触角上的刺形感器(包括ChⅠ和ChⅡ)的长度显著长于雄虫。其他感器的形态及数量在两性触角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下颚须和下唇须上都发现了毛形感器、长刺形感器、末梢锥形感器(包括TBⅠ和TBⅡ2个亚型)、钟形感器和隙缝感器5类。下颚须和下唇须的长度在两性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下颚须的末梢锥形感器数量多于下唇须,隙缝感器少于下唇须;雌虫的末梢锥形感器数量多于雄虫,钟形感器少于雄虫。
诸葛飘飘罗森林王满囷张国安
关键词:云斑天牛触角感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