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6C112)
-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薄通文江淼王若义李金良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髓拴系综合征大鼠模型后肢运动功能的检测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拴系综合征术后后肢运动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出生后20d的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术后24h、7、30d)及相应的对照组。实验组行腰骶部椎板切除加终丝缝合固定,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术,术后采用改良的Tarlov分级法,观察大鼠后肢行为学功能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术后24h无明显后肢功能障碍,术后7d后肢肌力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0d大鼠双后肢肌力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且30d与7d的Tarlov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亦差异显著(P<0.01),伴有后肢肿胀、溃疡。结论为脊髓拴系综合征疾病的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和依据。
- 江淼王若义薄通文李金良
- 关键词:脊髓拴系综合征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