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3034)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承民王德华魏益焕张月竹付妍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贵州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中子星
  • 5篇子星
  • 4篇脉冲星
  • 4篇恒星
  • 3篇引力
  • 2篇引力波
  • 2篇双星
  • 2篇中子
  • 1篇电磁
  • 1篇吸积
  • 1篇减速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国...
  • 3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渤海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湘潭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作者

  • 5篇张承民
  • 4篇王德华
  • 2篇付妍妍
  • 2篇张月竹
  • 2篇魏益焕
  • 1篇赵永恒
  • 1篇周筑文
  • 1篇雷亚娟
  • 1篇程争

传媒

  • 4篇天文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中子星质量分布的统计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对12对双中子星(DNS)系统进行质量分布统计,得到其质量加权平均值为(1.339±0.042)M_⊙,其中主星和伴星的质量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439±0.036)M_⊙和(1.239±0.020)M_⊙.主星平均质量比伴星平均质量高,表明主星可能通过吸积获得质量,或者主星的前身星的质量更大.据此可以分析大质量恒星通过超新星爆发形成中子星的物理过程.此外还发现,DNS的总质量集中在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2.5–2.8 M_⊙),这说明DNS的质量形成受到伴星的影响.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注意到DNS的质量比接近于1(略大于1),这可能暗示DNS系统的前身星质量比较相近.通过分析12对DNS在中子星的磁场强度-自旋周期关系图(B-P_s图)中的分布,发现DNS主星磁场强度约10^(10)Gs,自转周期约50 ms;PSR J1906+0746和PSR J0737-3039B处在正常脉冲星序列,磁场强度约10^(12)Gs,这说明两者没有吸积加速过程.
杨佚沿张承民王德华潘元月周筑文
关键词:恒星
脉冲星发现50年被引量:2
2017年
脉冲星自1967年发现以来,50年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取得巨大进展,期间曾2次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脉冲星以其高度致密和强引力场堪称宇宙天然实验室,可用来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及进行引力波探测,推动了天文学与物理学研究的发展。本文简介了脉冲星的发现及其性质,并综述了脉冲星导航以及最近建成的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脉冲星探测研究进展。
张承民王双强尚伦华杨佚沿
关键词:脉冲星中子星引力波
中子星吸积加速与引力辐射影响
2015年
研究了中子星双星系统吸积过程中的中子星自旋加速,得到其周期随着吸积质量的变化关系,并且通过对中子星磁场与周期演化分析,对比脉冲星的观测,获得了理论与观测类似的结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引力辐射作用对中子星自旋加速过程的影响,并且推导了吸积过程中中子星自旋周期变化率,探讨了吸积与引力辐射影响相当的临界角速度Ω_(cr),评估了中子星的自旋在引力辐射下的影响.
付妍妍张月竹魏益焕张承民禺少华潘元月郭元旗王德华
关键词:脉冲星恒星双星双星恒星
脉冲星减速研究与电磁和引力波辐射被引量:2
2015年
脉冲星具有极强的磁场,由于其磁轴与自转轴并不完全重合,这使脉冲星存在电磁辐射.脉冲星靠消耗自转能来弥补辐射出去的能量,从而导致自旋速度的逐渐放慢.根据理论推导,对蟹状星云脉冲星(Crab)的初始周期进行预测,并推导出在未来任意时刻,在电磁辐射的影响下,其脉冲星自旋周期的演化规律.由于脉冲星的质量分布可能存在四极矩,引力波辐射也会使得脉冲星的旋转速度减小,因此进一步分析Crab脉冲星在引力波影响下自旋周期的变化.最后将两种辐射机制模型结合,对脉冲星在两种辐射机制共同作用下自旋周期的演化进行分析.
张月竹付妍妍魏益焕张承民禺少华潘元月郭元旗王德华
关键词:恒星中子星
中子星质量分布的统计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调研高质量X射线源(HMXB)、低质量X射线源(LMXB)、双中子星(DNS)系统、中子星-白矮星(NS-WD)双星系统这4类不同系统中中子星质量的测量方法,收集了40套系统的轨道参数,利用boot-strap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重建了46颗中子星测量质量的似然概率曲线.基于模拟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X射线中子星系统和射电脉冲星系统的中子星质量遵循不同的分布.另外,Bayesian统计针对这4类不同的系统分别给出的最可几的概率密度分布分别为:(1.340±0.230)M_☉,(1.505±0.125)M_☉,(1.335±0.055)M_☉和(1.495±0.225)M_☉.值得注意的是高质量X射线源和双中子星系统的中子星质量都比另外两组系统要小大约0.16 M_☉,这个结果与脉冲星通过吸积大约0.2 M_☉物质加速到毫秒量级的理论模型相一致.如果将高质量X射线源和低质量X射线源分别看作是双中子星系统和脉冲星-白矮星系统的前身系统,那么吸积效应对高质量X射线源的中子星质量的影响势必非常小,其质量分布应该非常接近中子星形成时的初始质量分布,而低质量X射线源和脉冲星-白矮星系统则应已经过充分的吸积过程,从而与初始质量分布产生了较大的偏移.
程争张承民赵永恒王德华潘元月雷亚娟
关键词:脉冲星恒星中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