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061408125)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慧袁宏伟焦平金王少丽朱方伟更多>>
-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灌溉方式及腐植酸用量对温室内土壤Cd迁移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前,我国温室大棚栽培面积呈逐年递增趋势。与露地栽培相比,温室大棚栽培肥料用量大,土壤表层养分含量高,土壤污染严重,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栽培经济效益。采用温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以及腐植酸用量下土壤Cd的迁移转化行为。结果表明,添加腐植酸促进表层土壤Cd2+向下迁移,该迁移行为与灌溉方式、腐植酸添加量关系密切,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大,灌溉淋出的Cd2+量逐渐增加。与常规灌溉相比,滴灌使Cd2+多存在于土壤的表层,通过减少Cd2+的淋滤量而减轻对地下水安全的威胁。
- 刘慧袁宏伟朱方伟郭红岩
- 关键词:温室滴灌常规灌溉CD腐植酸
- 蚓粪促进玉米秸秆厌氧消化产气效果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以玉米秸秆为试验研究对象,比较添加蚓粪后对秸秆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在接种污泥比例为20%、30%、50%时,添加适当蚓粪,使其在35℃下中温厌氧消化,试验中研究产气量、pH值和乙酸产生量等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添加蚓粪后,各处理的产气量均显著增加,其中50%接种污泥的处理累积产气量达340mL,增幅达67.05%,添加蚓粪的物料发挥了最大的产气效果。试验过程中pH值相对稳定,乙酸累积量较低。蚓粪的添加抑制了酸的累积,使pH稳定在一定的范围。
- 刘慧曹艳娟邹星星
- 关键词:玉米秸秆蚓粪厌氧发酵沼气
- 淮北地区降雨径流特性及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11年
- 为了研究淮北地区天然降雨下的径流及影响因素,以淮北地区蚌埠新马桥试验区为代表,基于典型区不同土地利用天然降雨径流小区试验研究及试验区历史降雨资料,分析研究不同作物植被类型下农田地表径流流失规律.4次产流试验结果表明:当小区前期雨量较大时,小区达到产流条件时的雨强较小;受作物覆盖影响,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产流过程中的累积径流深度有所不同,农田地表径流累积量在不同作物植被类型间的差异(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明显,到作物生长中期呈显著差异,表现为δ裸地>δ玉米地>δ棉花地>δ大豆地.在当地汛期种植如大豆等叶面覆盖程度高的作物可有效减少雨水径流量,减少了雨水所造成的土壤侵蚀及营养元素流失,进而可减缓农田对周围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 袁宏伟刘慧王少丽焦平金
- 关键词:天然降雨地表径流植被类型生长期
- 稻田沟渠-湿地系统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被引量:3
- 2012年
- 由于稳定同位素在特定污染源中具有特定的组成,在污染物质迁移转化过程中作为示踪剂而广泛应用。针对目前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的现状,该文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了灌区内外源物输入对稻田沟渠-湿地系统的贡献。结果表明,水中颗粒性有机物(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由于受到光照、营养物质不同导致POM在各采样点组成不同,δ13C变化范围较大,均值为-27.8‰,与大型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接近,此类植物可能是POM的主要来源。水中δ13CDIC(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IC)与浮游植物呈线性相关,浮游动物δ13C与浮游植物存在一定相关性,而浮游植物与POM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研究区内浮游动物对內源有机碳的利用主要是取食浮游植物低持斜聿愠粱?δ13C值变化范围在-27.2‰~-21.8‰之间,明显高于水体POM含量,说明表层沉积物存在比颗粒有机物更富集碳的藻类与陆源碎屑等物质。各采样点颗粒有机物δ15N值的范围3.1‰~4.2‰,平均值为3.6‰,其中湿地δ15N高于其他采样点。沉积物δ15N平均值为-0.6‰,与大气中N2较为接近。
- 刘慧王安陈菁尹坤
- 关键词:氮同位素沟渠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