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1,018 被引量:7,612H指数:36
相关作者:曾因明陈龙陈松山童建居沈贵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5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7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1篇医药卫生
  • 14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6篇理学
  • 82篇农业科学
  • 59篇机械工程
  • 58篇建筑科学
  • 58篇水利工程
  • 53篇生物学
  • 52篇交通运输工程
  • 47篇化学工程
  • 4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4篇电子电信
  • 36篇金属学及工艺
  • 3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9篇动力工程及工...
  • 17篇电气工程
  • 16篇天文地球
  • 11篇文化科学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0篇细胞
  • 36篇数值模拟
  • 36篇值模拟
  • 34篇基因
  • 33篇泵站
  • 32篇图像
  • 28篇免疫
  • 28篇催化
  • 23篇小鼠
  • 23篇分子
  • 21篇纳米
  • 19篇蛋白
  • 19篇肿瘤
  • 17篇水流
  • 17篇缺血
  • 17篇分子筛
  • 13篇电极
  • 13篇催化剂
  • 12篇凋亡
  • 11篇有限元

机构

  • 142篇苏州大学
  • 132篇扬州大学
  • 118篇南京师范大学
  • 61篇南京工业大学
  • 56篇江苏大学
  • 56篇南京医科大学
  • 43篇江苏科技大学
  • 34篇东南大学
  • 32篇徐州医学院
  • 29篇南京航空航天...
  • 26篇南京农业大学
  • 26篇南通大学
  • 26篇徐州医科大学
  • 22篇苏州科技学院
  • 18篇南京中医药大...
  • 17篇南京邮电学院
  • 16篇华东船舶工业...
  • 16篇南京大学
  • 16篇中国药科大学
  • 16篇徐州医学院附...

作者

  • 30篇曾因明
  • 27篇陈松山
  • 27篇陈龙
  • 24篇童建
  • 21篇居沈贵
  • 19篇周正富
  • 16篇严登丰
  • 15篇陈国兴
  • 15篇汤方平
  • 15篇刘超
  • 14篇施国新
  • 14篇徐勤松
  • 14篇成立
  • 13篇李小华
  • 13篇蔡忆昔
  • 13篇曾勇平
  • 12篇周济人
  • 12篇王学
  • 10篇仲崇贵
  • 10篇方靖淮

传媒

  • 23篇农业机械学报
  • 18篇扬州大学学报...
  • 15篇苏州大学学报...
  • 14篇南京师大学报...
  • 1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0篇徐州医学院学...
  • 9篇建筑结构学报
  • 9篇机械工程学报
  • 9篇小型微型计算...
  • 9篇江苏大学学报...
  • 8篇物理学报
  • 8篇长江蔬菜
  • 8篇化学研究与应...
  • 8篇Chines...
  • 7篇造船技术
  • 7篇南京中医药大...
  • 7篇水力发电学报
  • 7篇南京工业大学...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6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7篇2023
  • 14篇2022
  • 16篇2021
  • 15篇2020
  • 10篇2019
  • 15篇2018
  • 28篇2017
  • 24篇2016
  • 40篇2015
  • 38篇2014
  • 26篇2013
  • 34篇2012
  • 21篇2011
  • 25篇2010
  • 45篇2009
  • 43篇2008
  • 47篇2007
  • 52篇2006
  • 141篇2005
  • 134篇2004
1,0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芳亚甲基-2-苯基噁唑-5-酮的超声辐射合成被引量:2
2003年
Eight 4-arylidene-2-phenyloxazol-5-ones were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aromatic aldehydes and hippuric acid under ultrasonic irradiation in the absence of catalyst. The reaction was completed in 30~ 40 min in high yield. The structures of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and 1H NMR.
郭成贾红华荀志金
关键词:超声辐射
过渡金属催化下二醋酸碘苯-四正丁基溴化铵与苯乙烯衍生物选择性加成反应的研究
2012年
在过渡金属催化下,二醋酸碘苯-四正丁基溴化铵体系与烯烃发生加成反应,从而可同时引入溴及含氧官能团.该反应具有很高的区域与顺反选择性.因此,作为一种高选择性的双官能化策略,它将在有机合成中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范磊任玲凤陈天易容俞磊
关键词:催化过渡金属加成
油酸改性的二甲苯基Fe_3O_4磁流体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2008年
以FeCl3和FeSO4为铁源,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磁性Fe3O4纳米磁胶粒,然以二甲苯为溶剂,用油酸对Fe3O4纳米微粒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二甲苯基Fe3O4磁流体.该磁流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超顺磁性.磁流体中Fe3O4磁性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20nm,晶型为反尖晶石型.
任志强巩驰昊吴有金洪若瑜
关键词:共沉淀法二甲苯基磁流体
禽流感病毒H5HA基因在马铃薯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09年
将编码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HA基因(H5HA)的cDNA片段与CaMV35S启动子融合,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马铃薯.分别用PCR,RT-PCR和Western斑点杂交方法对重组H5HA基因在马铃薯植株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获得的12株转基因植株中,11株为阳性.Western斑点杂交检测表明H5HA重组蛋白已在马铃薯体内表达.这一结果将为利用马铃薯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禽流感口服疫苗提供理论依据.
谭甜季勤窦秉德王登瞻顾科
关键词:血凝素转基因马铃薯
添加剂对Ln(NPh_2)_3催化丙烯腈聚合性能的影响
2004年
考察了Ln(NPh2)3(Ln=Sm,Yb;Ph=C6H5)在两种非茂类添加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ArOH,乙酰乙酸乙酯EAH)存在下催化丙烯腈聚合反应的性能。结果表明,Ln(NPh2)3添加ArOH后,催化活性总体下降;添加1份EAH后,催化活性有所提高;添加2份EAH后,催化活性又降低。催化聚合活性随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和单体浓度的提高而提高。
袁福根范龙宝马小芳
关键词:稀土丙烯腈催化
不同施肥对鲜食玉米生长及肥料农学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0
2021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鲜食玉米生长指标、产量、品质、光合特性、土壤酶活性以及肥料农学利用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不施用任何肥料),T1(常规化肥用量+普通有机肥),T2(常规化肥用量+生物有机肥),T3(化肥减施30%+生物有机肥),T4(化肥减施30%+生物有机肥+氨基酸叶面肥)。结果表明:①与CK相比,各施肥处理玉米产量、品质、光合特性及土壤酶活性均呈增加趋势;②常规化肥用量条件下,生物有机肥处理(T2)与普通有机肥处理(T1)相比,玉米株高、茎粗、SPAD值分别增加了11.91%、5.07%、5.25%;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Vc含量分别增加了5.39%、6.48%和16.62%;玉米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分别增加了3.44%、4.22%和16.19%;③化肥减量条件下,T4处理较T3处理,玉米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土壤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16.26%、14.05%和23.82%,叶片胞间CO2浓度显著降低41.05%;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71.10%、146.25%和146.25%。综上所述,在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和氨基酸叶面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促进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增加、提高肥料农学利用率,值得在田间进行示范推广。
王东升黄忠阳吴旭东刘庆叶陈莉莉戎茸王蓓李伟明
关键词:鲜食玉米生物有机肥氨基酸叶面肥
氡及其子体吸入对大鼠外周血损伤的生物学效应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氡暴露致大鼠外周血损伤的生物学效应。 [方法 ] 2 0 0 1年至 2 0 0 2年选用 2个月龄的雄性SD大鼠 ,吸入氡及子体的累积剂量分别为 66、111、174工作水平月 (WLM)后 ,观察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与分类的变化 ,检测血清中LDH、GSH和总蛋白含量 ;用SCGE和RT 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的DNA链断裂情况及IL 6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大鼠吸入氡及其子体后 ,66WLM组外周血中粒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最高剂量组血清总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 ;各剂量组PBMC的DNA迁移长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 ,而且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IL 6mRNA的表达在 66和 174WLM剂量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在本实验的染毒剂量下 ,大鼠吸入氡及其子体后血清中总蛋白降低 。
李冰燕童建
关键词:吸入PBMC生物学效应月龄
减毒沙门氏菌介导的小鼠肝炎病毒S1基因DNA疫苗的免疫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根据GenBank公开序列自行设计一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小鼠肝炎病毒的全长S1基因,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中,构建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S1。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出S1蛋白的体外表达。将重组质粒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中,构建出运送DNA疫苗的重组沙门氏菌SL7207(pVAX1-S1)。分别以5×108CFU、1×109CFU、2×109CFU剂量的重组菌口服接种6周龄BALB/c小鼠,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菌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1×109CFU剂量的重组菌口服免疫小鼠,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在二免后两周和三免后两周,重组菌免疫组的血清抗体水平与SL7207(pVAX1)空载体免疫组间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三免后两周重组菌免疫组出现了较高水平的肠黏膜抗体。
焦红梅焦新安殷月兰潘志明孟松树王禹蒋金金
关键词:小鼠肝炎病毒S1基因减毒沙门氏菌免疫特性
无阀微压电泵关键部件工作过程仿真被引量:7
2008年
设计了一种以Cymbal振子为驱动器的新型无阀微压电泵。研究了Cymbal振子的工作过程。在Cymbal振子有限单元模型的基础上,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了Cymbal振子的前5阶固有频率和振型,选出其中最符合工作要求的频率和振型;通过瞬态分析,结合压电耦合分析,得到了振子在方波电压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学特性。
高建民任宁谌志伟
关键词:压电泵仿真
沙门菌R-M系统hsdM基因对转座子转座效率的抑制效应
2021年
转座子是一种能够在转座酶作用下随机插入到宿主基因组中的DNA可移动元件,常被用作挖掘宿主功能基因的工具。细菌宿主限制性修饰系统(R-M)能够稳定基因组,抑制转座子插入基因组中。为了分析沙门菌R-M系统对外源转座子插入的抑制效应,本研究利用自杀质粒的方法构建SL1344的hsdM基因缺失株,制备其相应的Mini-Tn5和TnSC189转座子突变库,通过平板计数,计算并比较转座效率,分析hsdM基因对转座子转座效率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Mini-Tn5和TnSC189转座子对S06004的转座效率均显著高于SL1344和C50041,TnSC189对三种血清型沙门菌转座效率均高于Mini-Tn5。而hsdM基因缺失显著提高了对SL1344的转座效率,表明hsdM基因表达对转座子基因组插入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本研究证实,沙门菌hsdM基因能够抑制外源转座子插入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功能,为hsdM基因稳定基因组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刘桂凤钱天瑶黄鹏王耀楠耿士忠焦新安
关键词:沙门菌转座子
共10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