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DJ031)
- 作品数:37 被引量:76H指数:5
- 相关作者:李朝阳吴春艳王良青张晓曦蒋婷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在与十七大比较中看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
- 2013年
- 与党的十七大报告相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党的十八大对科学发展观的新发展。主要有: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有了新阐释、理论内容上有了新发展;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有了新拓展;概括了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等。
- 李朝阳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 新常态下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
- 2016年
-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的变化促使中央政府必须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模式和基层社会自治模式,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调节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机制。
- 吴春艳
- 关键词:社会治理机制马克思主义视角
- 关于党的建设主线的两个问题
- 2013年
- 在党的十七大所阐释的党的建设主线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纯洁性建设纳入其中。这反映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永保生机活力的需要;是确保党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把握党的建设主线,需要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层面,把握好党的建设主线与党的建设其他内容的关系;在党的建设主线层面,把握好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关系;在党的本质属性层面,把握好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关系。
- 李朝阳唐刚
- 关键词:纯洁性
-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对纯洁性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 2015年
- 新中国成立前夕,党在保持纯洁性中面临的各种挑战及领导人的警醒意识,推动党高度重视纯洁性建设。在这一时期,党提出了一些加强纯洁性建设的有效举措:重视理论学习,公开建党、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严肃城市接收中的纪律性,倡导"两个务必"等。这一历史启示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警醒意识始终重视纯洁性建设,牢记"两个务必",发挥群众作用并始终把群众视为判断纯洁性高低的考官。
- 李朝阳
- 关键词:新中国纯洁性两个务必
- 江泽民党的形象观论析被引量:5
- 2012年
-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认真落实邓小平关于加强党的形象建设的嘱托,发展了党的形象思想。主要有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推进改革开放是党的形象的灵魂;"两个先锋队"是党的形象的根基;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形象的主体;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是党的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 李朝阳
- 建国初期中共保持自身纯洁性的探索被引量:2
- 2012年
- 建国初,中共对在执政的条件下能否保持自身纯洁性充满忧患意识,并在1950-1953年的整风整党运动中,对如何保持执政党的作风纯洁、思想纯洁、组织纯洁进行了探索,提出了要"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等重要观点,不仅有力地保证了建国后一段时间内党的纯洁,还对当前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有重要启示:越是长期执政,越要加强纯洁性建设;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一环;加强思想建设,确保党的思想纯洁;严格党员标准,保证党员质量,防止投机分子混入党内等。
- 李朝阳
- 关键词:建国初期纯洁性
-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管党、治党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提供了思想基础,历代共产党人关于从严治党的探索为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共产党人强烈的忧患意识为其产生提供了强劲动力。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有着完整的内在逻辑,是要求、任务、路径的统一,体现出牢固的人民主体观、鲜明的实践性和系统的整体性。
- 吴春艳
- 习近平党的形象观论析被引量:4
- 2016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形象建设,在维护和提升党的形象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体现了总书记对党的形象的深刻认知。为塑造清正廉洁、以人为本、勇于追梦和开拓创新的政党形象,总书记采取了肯定党的历史形象、实施群众路线教育、继续推进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等重要举措,表现出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赢得民心、巩固执政地位的坚定信念。
- 吴春艳
- 关键词:政党形象
- 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被引量:3
- 2017年
- 在外部环境和现实需求的双重压力下,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社会教育工作。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分为根本目标、直接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次,普及过程主要由倡导者、推动者、接受者来共同完成,有多样化组织形式,在具体工作中表现为善用民力、及时总结的特点。这些富有鲜明时代性和独特地域性特点的社会教育工作在促进抗战动员、建立民众与党的紧密联系、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新时期实现更全面、更彻底、更丰富的社会教育提供了借鉴。
- 张晓曦
- 关键词:社会教育《新中华报》
- 马克思分配理论视域下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对于民生发展来说,分配是基础性的问题,公平合理的分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当前,收入差距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国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的分配现象,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基于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结合国内实际收入和分配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均衡发展,全面走入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目标意义重大。
- 计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