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4003)

作品数:12 被引量:210H指数:8
相关作者:刘国祥丁晓利陈强李永树罗小军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INSAR
  • 3篇形变
  • 3篇永久散射体
  • 3篇大气影响
  • 2篇地震
  • 2篇相位
  • 2篇孔径雷达
  • 2篇雷达
  • 2篇雷达干涉
  • 2篇合成孔径
  • 2篇合成孔径雷达
  • 2篇DINSAR
  • 1篇地表
  • 1篇地表形变
  • 1篇地形图
  • 1篇地震形变
  • 1篇形变测量
  • 1篇遥感
  • 1篇三维重建
  • 1篇生成DEM

机构

  • 11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刘国祥
  • 3篇丁晓利
  • 2篇陈强
  • 1篇李永树
  • 1篇贾宏亮
  • 1篇桑明智
  • 1篇黄丁发
  • 1篇于冰
  • 1篇罗小军
  • 1篇张瑞

传媒

  • 6篇四川测绘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测绘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InSAR相位分解及其在生成DEM和研究地震形变场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6年
InSAR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微波遥感新技术,可应用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产生、制图和大范围微小地表形变的测量。考虑参考面、地形和地表形变等因素,本文从几何角度分析和讨论了In-SAR的相位分解,并给出了各相位分量的函数表达式,阐述了地表高程和形变信息提取的基本原理。最后以JERS和ENVISAT卫星数据为例,展示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和提取地震形变场中的应用及其数据处理过程。
罗小军黄丁发刘国祥
关键词:差分干涉数字高程模型地震
基于雷达干涉永久散射体网络探测地表形变的算法与实验结果被引量:48
2007年
为削弱常规卫星DInSAR技术在区域地表形变探测应用中时空失相关与大气延迟的负面影响,探索和发展了基于永久散射体(PS)观测网络建模与参数稳健估计的算法并开发一套完整的计算程序,可达到分离和提取线性与非线性形变时间序列、地形数据误差与大气信号的目的。以上海市沉降场为对象,选取1992~2002年间ERS-1/2卫星所获取的26幅SAR影像为源数据,分别开展模拟和真实数据的实验,证实该算法和计算程序是有效而可靠的。
刘国祥陈强丁晓利
关键词:形变大气影响
InSAR系列讲座4 InSAR数据处理及关键算法被引量:7
2005年
作为InSAR系列讲座的第四篇,本文介绍并讨论InSAR数据处理方法和关键算法,并对主要的数据处理流程以数学模型的形式进行了概括。
刘国祥
关键词:数据处理
利用最小二乘的雷达干涉PS相位解缠方法
2012年
常规DInSAR技术中,时空失相关及大气延迟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相位解缠结果的精度。永久散射体(PS)InSAR方法间接克服了常规雷达干涉中的时空失相关问题,单独对PS这种高相干目标进行相位解缠可以避免失相关噪声对解缠结果的影响。本文在已有相位解缠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最小二乘的稀疏PS点相位解缠方法,陈述了相应的建模思想及相关数据处理方法;分别基于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日本ALOS卫星获取的PALSAR L波段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PS数据集进行相位解缠。
桑明智刘国祥于冰张瑞贾宏亮
关键词:永久散射体相位解缠最小二乘算法
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新技术——InSAR介绍被引量:45
2004年
InSAR是正在发展中的极具潜力的微波遥感新技术。为使广大测绘工作者对它有一个全面了解,本系列讲座将分六部分对InSAR作较为详细的介绍与讨论。作为第一部分,本文将对InSAR的发展历史、技术背景、系统构成与应用情况等方面作总体介绍。
刘国祥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微波遥感INSAR测绘
InSAR系列讲座5 InSAR系统中的误差传播被引量:17
2005年
作为InSAR系列讲座的第五篇,本文介绍InSAR高程与形变测量中的误差来源,对主要误差源(干涉相位、基线参数和地形数据)推导出误差传播模型。此外,还将讨论地形数据误差对干涉形变测量的影响。
刘国祥
Subsidence Velocity Estimation Using PS-Based Time Series DInSAR
2007年
Satellite differential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 (DInSAR) has two limitations, i.e., spatio-temporal decorrelation and atmospheric influ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 deformation mapping. This paper proposed a new approach called time series DInSAR based on permanent scatters (PS)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and the relevant mathematical model and computing method are also developed. With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estimate the subsidence velocity field over Shanghai using 26 ERS-1/2 SAR images acquired from 1992 to 2002. The deformation signatures, atmospheric delay and other errors were separated effectively, and the subsidence velocity field over Shanghai was also derived.
陈强刘国祥李永树丁晓利
关键词:大气影响地形图
SAR成像原理与图像特征被引量:19
2004年
作为InSAR系列讲座的第二篇,本文介绍InSAR的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成像基本原理与其所获取的SAR图像特征。
刘国祥
关键词: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特征
沿海地区DInSAR形变探测:精度与可应用性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在区域地表形变探测方面已表现出极好的应用前景。以我国沿海地区的2个典型实验区(即香港新机场和台湾西部地震区)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卫星ERS-1/2所获取的多幅SAR影像来探测香港填海地基沉降和台湾地震形变,与地面水准和GPS数据比较,评价干涉结果的实际观测精度,最后分析干涉雷达在沿海地区应用的局限性,并指出潜在的解决途径。
刘国祥丁晓利
关键词:沉降地震形变
InSAR基本原理被引量:31
2004年
作为InSAR系列讲座的第三篇,本文首先介绍干涉相位信号及InSAR测高与探测形变的基本原理。最后比较并讨论其在地表高程和形变测量中的敏感程度。
刘国祥
关键词:测高干涉相位形变测量地表SA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