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5Z414)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隋军金红光蔡睿贤林汝谋徐建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太阳能
  • 2篇热电
  • 2篇热电联产
  • 2篇热电联产系统
  • 2篇系统集成
  • 2篇冷热电联产
  • 2篇冷热电联产系...
  • 2篇联产系统
  • 1篇再生能源
  • 1篇制氢
  • 1篇太阳能集热
  • 1篇太阳能集热器
  • 1篇梯级利用
  • 1篇能源
  • 1篇可再生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集热
  • 1篇集热器
  • 1篇分布式供能
  • 1篇分布式供能系...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金红光
  • 3篇隋军
  • 2篇蔡睿贤
  • 1篇徐建中
  • 1篇韩巍
  • 1篇刘启斌
  • 1篇蒋润花
  • 1篇林汝谋
  • 1篇郭栋
  • 1篇洪慧
  • 1篇袁建丽

传媒

  • 3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科技导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低温太阳热能与甲醇重整互补制氢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150-300℃中低温太阳能驱动的甲醇-水重整反应制氢的新方法,该方法操作温度远低于其他太阳能热化学制氢方式。在5 kW抛物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反应器上对制氢关键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甲醇转化率可达90%以上,产物氢气浓度为66%-74%;1 mol甲醇制氢量可达2.90 mol,接近理想状态3 mol;基于能量品位的概念,深入分析了这一过程的能量转换机理;并对制氢成本进行了初步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为高效利用中低温太阳热能与低能耗、低成本制氢提供一条新途径。
刘启斌洪慧袁建丽金红光蔡睿贤
关键词:制氢
分布式供能及其系统集成被引量:18
2007年
分布式供能系统直接面向用户,满足用户冷、热、电等多种能源需求,具有高效、环保、可靠、经济等特点。分布式供能系统与电网等集中式供能系统的互补是未来可持续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分布式供能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微型、小型动力技术,中低温余热转换和利用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是实现系统大幅度节能最有效的手段。本文提出了分布式供能系统集成应当遵循能的综合梯级利用,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综合互补,以及全工况系统集成等原则。
隋军金红光林汝谋徐建中
关键词:分布式供能系统系统集成可再生能源梯级利用
基于太阳能甲醇分解的冷热电联产系统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从太阳能与化石能源综合互补利用的思路出发,将中低温太阳能利用与冷热电联产系统有机结合,研究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甲醇分解冷热电联产系统。该联产系统能够提高现有太阳能系统在中低温范围内的能源利用效率,并能部分替代化石能源。(火用)分析表明,系统节能关键在于太阳能供热甲醇分解过程有效减少了燃烧过程能量损失。本文的研究可为太阳能系统的发展及化石能源的替代提供新的思路。
郭栋隋军金红光
关键词:冷热电联产
太阳能与冷热电联产系统集成被引量:14
2009年
本文研究太阳能与冷热电联产系统集成,增加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利用中低温太阳能。在相对节能率的基础上提出全年相对节能率,并采用全年相对节能率评价新系统,用以确定最佳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用软件Aspen Plus模拟流程,装机容量275 kW时,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增加,新系统的全年相对节能率先增加后减少,最大全年节能率值为32.7%,而常规系统的全年节能率为30.7%,新系统较常规系统的全年节能率相对提高了6.5%,最佳太阳能集热面积为350 m^2。对于不同装机容量,设计最佳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对于同一装机容量,讨论太阳辐射强度及日照时间对最佳太阳能集热面积的影响。
蒋润花蔡睿贤韩巍隋军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系统冷热电联产系统太阳能槽式太阳能集热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