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50533049)
- 作品数:8 被引量:79H指数:5
- 相关作者:曹兴陈琦郭然潘金丽曹伟针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湖南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基于人力资本特征的高技术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
- 2006年
- 高技术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源于高技术企业中人力资本的特殊性,以及人力资本在高技术企业公司治理中的权力竞争力。大多数高技术企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极大地阻碍了企业的生存与持续发展。该研究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根据高技术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人力资本的特点,分析人力资本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并根据高技术企业成熟期的两个阶段特征,具体探讨其治理结构的设计。
- 曹兴曹君
- 关键词:人力资本公司治理股票期权
- 企业成长理论述评被引量:15
- 2008年
- 由于企业成长受众多因素影响,形成了多样性的研究结论。这些成果在研究历程上呈现出从同质分析向异质分析、从外部分析向内部分析、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演变的特征,为我们思考企业成长之源提供了关键维度。
- 陈琦曹兴
- 关键词:理论演进
- 异质性、技术核心能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被引量:10
- 2009年
- 从企业的异质性假设出发,分析了高技术企业成长的竞争行为,从技术核心能力视角对高技术企业的异质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高技术企业核心知识和能力主要体现为技术核心能力,它具有价值性、非竞争性和难以模仿性特征,这些特征导致高技术企业在经营活动,技术核心能力获取以及成本约束等方面,使得高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得以持续。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核心能力演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关系,分析了技术核心能力决定下的最优规模,以及技术核心能力演进与高技术企业最优规模变迁。由此认为,异质性是高技术企业成长中获取持续的超额利润和竞争优势的基础,技术核心能力是高技术企业异质性的形成根源,高技术企业在成长中为了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自身独特的技术核心能力。
- 曹兴陈琦
- 关键词:技术核心能力
- 突破性创新:企业组织管理模式重构及其运行机制被引量:5
- 2007年
- 分析突破性创新过程中领袖企业在组织上的劣势,认为已有的组织模式不适应于突破性创新的需要。通过分析项目负责人制的特征,认为它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以解决这类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不足,尤其是在领袖企业的组织模式的改进上,能应用于其突破性创新的管理。因此,本文应用项目负责人制,对这类企业组织管理模式进行重构,并建立了二元化突破性创新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突破性创新项目的运行机制,对提高大型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曹兴栗亮亮
- 关键词:项目管理
- 技术核心能力演进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分析被引量:10
- 2007年
- 技术核心能力是高技术企业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也是其成长的主要动力。本文在分析技术核心能力形成的模式与演进路径的基础上,对技术核心能力演进各能力阶段的含义及特征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不同层次的技术能力及其对高技术企业成长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认为技术核心能力演进推动了高技术企业不断成长与发展。
- 曹兴潘金丽
- 关键词:技术核心能力
- 技术平台与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微观机制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技术平台的构建、升级和更新直接影响高技术企业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和提升。本文对技术平台的构成要素及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各要素在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中分别对应不同的能力状态,具体分析了技术平台与技术核心能力提升的关系,阐述了二者共同提升的平台——台阶模型及互动作用机制,并结合高技术企业的特征和知识特性,分析了知识在技术平台与技术核心能力提升中的作用过程。
- 曹兴曹伟针
- 关键词:技术核心能力
- 高技术企业成长模式重构及实现方式被引量:21
- 2010年
- 从企业成长内涵出发,对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因素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高技术企业成长由技术核心能力、企业规模以及经营结构3个维度构成。技术核心能力是高技术企业成长的核心内容,企业规模与经营结构是高技术企业成长的表现形式,技术核心能力决定着高技术企业的规模与经营结构。结合生命周期理论,对高技术企业发展阶段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构高技术企业的成长模式;从知识的动态发展过程,分析了该模式的实现方式;从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等视角对技术核心能力的形成与提升进行了探索,以期能对促进我国高技术企业成长有所启发。
- 曹兴陈琦郭然
- 关键词:技术核心能力
- 基于模糊方法的企业核心能力评价被引量:15
- 2006年
- 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核心能力上,对核心能力理论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焦点。迄今为止,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多为定性的理论分析,缺乏比较具体可操作的系统分析方法。本文从企业核心能力的特征入手,试图将企业核心能力划分为“市场-技术-管理”三个层次。其中,“市场层”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价值体现,“技术层”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价值源泉,“管理层”体现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整合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量化——半量化相结合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影响企业核心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从而找出培育和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切入点。
- 曹兴陈琦
- 关键词:核心能力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