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CJL013)

作品数:5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何光辉杨咸月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管理层
  • 4篇管理层收购
  • 2篇绩效
  • 1篇道德风险
  • 1篇上市公司
  • 1篇上市公司管理
  • 1篇上市公司管理...
  • 1篇上市公司管理...
  • 1篇投资者
  • 1篇投资者理性
  • 1篇金融
  • 1篇金融绩效
  • 1篇公司管理
  • 1篇公司管理层
  • 1篇股价
  • 1篇股价反应
  • 1篇额度
  • 1篇保险
  • 1篇保险额度
  • 1篇财务

机构

  • 5篇复旦大学
  • 4篇上海社会科学...

作者

  • 5篇何光辉
  • 4篇杨咸月

传媒

  • 2篇中国工业经济
  • 1篇财贸研究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财经研究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绩效出现结构性变化被引量:15
2007年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因子分析系统,应用面板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财务绩效进行多角度、全方位考察。结果发现,上市公司MBO前后7年间总的绩效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规模变量出现显著增长;而经营效率却明显下降;资产负债状况显著恶化。这种结构性变化,可能是国内上市公司MBO绩效变动的典型特征,是经营者热衷于MBO的主要原因。要确保国内MBO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资产负债率的非正常上升,防止其规模变量盲目扩张。
杨咸月何光辉
关键词:管理层收购财务绩效
从“中关村”论我国管理层收购“做亏模式”的控制被引量:12
2006年
“中关村”管理层收购表面上看是因为“亏损”企业的大股东急于脱手,经营者进行“蛇吞象”式的收购。实际上是一种效仿者众的管理层收购“做亏模式,”为了达到“将企业做亏后再买之”的目的,经营者通常处心积虑,从一开始就采取措施倒逼大股东就范;其危害十分巨大,不仅保护中小投资者将落空,上市公司扭亏增盈无望,而且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也会成泡影。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针对“做亏模式”不同阶段特点予以控制。
杨咸月何光辉
道德风险与存款保险额度的市场决定被引量:29
2006年
中国建成何种存款保险制度模式将直接影响到银行行为和金融稳定。存款保险具有诱发银行从事更高风险经营的制度激励。为此,实践中许多经济体对存款保额人为设定上限。但总体上不是降低而是加大了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而保额如果由市场内生决定,则能够摆脱人为确定保额的困境。在金融业相对稳定的背景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应该发挥后发优势,利用市场决定保额以尽量增加市场约束力。而且操作上也较为简单易行,并可与其他金融改革和制度建设互动进行。
何光辉
关键词:道德风险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股价反应——与投资者市场行为理性的对照检验被引量:6
2007年
本文采用标准事件研究法来考察管理层收购(MBO)在中国证券市场的股价反应。与在国外给公众股东带来巨大溢价形成对比的是,MBO在中国没有给流通股东带来收益,市场对MBO公告没有做出任何显著反应。进一步对中国投资者是否具有理性进行检验和比较后发现投资者是理性的,MBO在中国既不属于“利好”,也不属于“利空”,且似乎有市场操纵嫌疑,必须进一步规范。
何光辉杨咸月
关键词:管理层收购股价反应投资者理性
第二次杠杆收购浪潮中的管理层收购及其经营效率被引量:1
2008年
1997年以来,欧美等国开始了第二次杠杠收购浪潮,其中管理层收购(MBO)十分活跃。相关的理论研究十分关注其效率,除了金融绩效外,许多研究更关注于实体经济效率。股东回报和会计绩效的研究表明MBO产生了显著的财务收益。而实体经济绩效更能准确地反映经营效率,克服了金融绩效的诸多局限,其研究显示企业在MBO后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有些则认为就业岗位和R&D投资出现了下降。与国外相比,MBO在我国的绩效研究严重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何光辉杨咸月
关键词:管理层收购金融绩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