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6048)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2
相关作者:叶黎明许冬葛倩于晓果雷吉江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兰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环境意义
  • 2篇古环境
  • 2篇古环境意义
  • 1篇底栖有孔虫
  • 1篇第四纪
  • 1篇盐岩
  • 1篇有机质
  • 1篇有孔虫
  • 1篇水团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柱样
  • 1篇黏土矿物
  • 1篇晚第四纪
  • 1篇晚更新世
  • 1篇晚更新世以来
  • 1篇温度
  • 1篇矿物
  • 1篇更新世

机构

  • 4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4篇叶黎明
  • 3篇许冬
  • 2篇于晓果
  • 2篇葛倩
  • 2篇雷吉江
  • 1篇边叶萍
  • 1篇章伟艳
  • 1篇邱中炎
  • 1篇刘焱光
  • 1篇姚旭莹
  • 1篇杨克红
  • 1篇郭海超

传媒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极地研究
  • 1篇海洋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白令海底栖有孔虫壳体镁钙比值对水团温度的响应
2012年
底栖有孔虫壳体Mg/Ca是重建深层水团古温度的主要指标。通过分析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底栖有孔虫Uvigerina peregrina壳体的Mg/Ca和δ18 O,探讨了"Mg/Ca古温度重建方法"在白令海低温水体中的可行性及其转换函数。结果表明,利用U.peregrina壳体δ18 O换算的"结壳温度"明显低于"现代水团温度",不能客观反映温度对Mg/Ca的控制作用;可能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水深小于150m样品中U.peregrina壳体的Mg/Ca与"现代水团温度"之间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在深海区两者之间却呈现出良好的指数关系:Mg/Ca=0.69*e0.43*T。该公式指出白令海低温水体中Mg/Ca对温度的敏感性约为43%℃-1,由其估算的温度误差约为0.2℃。
叶黎明邱中炎雷吉江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温度白令海
北冰洋阿尔法脊晚第四纪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为探讨晚第四纪有机碳埋藏情况变化与海冰覆盖和环流等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北冰洋阿尔法脊08B85-D孔沉积物的Mn和Ca含量、粒度组成、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δ13C组成。结果表明有机碳含量并不具备冰期-间冰期旋回性,有机碳来源具有4种不同模式,海冰覆盖程度和波弗特环流的强度共同决定了阿尔法脊处有机碳来源的构成,在MIS7内若干时段海冰覆盖极少,极盛的波弗特环流可将陆源有机质直接输送至阿尔法脊处,使沉积有机质中陆地来源占主导,形成了具有地层对比意义的独特信号。在MIS6-MIS1,08B85-D孔有机碳始终以海洋源贡献占主导,与海冰覆盖程度维持在较高水平,限制了陆源有机碳的输送有关,特别是在MIS6和MIS4-MIS3时,海冰很盛,波弗特环流有可能消亡。
许冬叶黎明于晓果葛倩雷吉江
楚科奇海陆坡ARC5-M06柱样晚更新世以来黏土矿物组成变化的古环境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对中国第5次北极科学考察采自楚科奇海陆坡的ARC5-M06柱样进行粒度、冰筏碎屑、碎屑矿物、黏土矿物、岩心XRF扫描、沉积物颜色分析,初步建立了楚科奇海陆坡晚更新世MIS3期以来的沉积地层框架。ARC5-M06柱黏土矿物组合类型为伊利石(66%)-绿泥石(22%)-高岭石(9%)-蒙皂石(3%)组合,与北冰洋边缘海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组合类型对比表明,MIS3期以来楚科奇海陆坡除MIS3期晚期黏土矿物陆源主要来自北美大陆的加拿大马更些河入海物质及少量太平洋水团携入的北美育空河入海物质外,其他时期均主要来自于东西伯利亚海的输入;自MIS2末次盛冰期以来,陆坡与海盆的黏土矿物源区发生了改变,陆坡主要来自于东西伯利亚海的输入,海盆主要来自于北美大陆物源输入,受波弗特海的输入影响较大。
章伟艳于晓果刘焱光叶黎明许冬边叶萍姚旭莹郭海超刘小娅
关键词:黏土矿物古环境
350ka以来北冰洋波弗特环流演变及其沉积响应被引量:2
2012年
波弗特环流(Beaufort Gyre)是决定北冰洋海冰运移方向和滞留时间的主要因素。依据沉积物的颜色旋回、Mn元素含量和有孔虫丰度,本文建立了阿尔法洋脊(Alpha Ridge)B85-D孔轨道尺度上的年龄框架,并深入分析了该孔晚第四纪以来冰筏碎屑(IRD>154μm)含量、组分及其源区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350ka以来最显著的变化发生在末次冰期(MIS2~4期),期间沉积物中Ca元素和白云石含量都接近于零,大部分来自班克斯岛、维多利亚岛和麦肯齐地区的碳酸盐岩碎屑没有在阿尔法洋脊沉积;随着波弗特环流的消亡,搬运陆源碎屑的海冰很可能沿着北美海岸线直接进入了欧亚海盆。而在末次间冰期(MIS5期),波弗特环流却十分流畅,并将大量碳酸盐岩碎屑限制在美亚海盆内,导致阿尔法洋脊沉积物中Ca元素含量急剧升高,与之对应的白云石含量高达16.4%。通过类比可知,在MIS6期波弗特环流的状态可能与MIS2~4期相似,而在MIS8和MIS10这两大冰期,波弗特环流却类似于MIS5期。显然,波弗特环流的存在与否并不严格遵循"冰期-间冰期"旋回,这种变化很可能是风场强度和海冰浓度双重作用的结果。
叶黎明葛倩杨克红许冬
关键词:碳酸盐岩白云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