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504033)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袁清习舒航朱佩平吴自玉黄万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晶体
  • 1篇CT
  • 1篇CT重建
  • 1篇成像
  • 1篇成像方法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篇黄万霞
  • 2篇吴自玉
  • 2篇朱佩平
  • 2篇舒航
  • 2篇袁清习
  • 1篇刘力
  • 1篇王寯越
  • 1篇陈博
  • 1篇刘小松
  • 1篇袁斌
  • 1篇胡天斗
  • 1篇刘宜晋
  • 1篇张凯
  • 1篇李恩荣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代数迭代重建算法在折射衬度CT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8年
X射线折射衬度CT是一种基于相位衬度的断层成像技术,特别适合对由轻元素组成的生物、医学样品进行成像,可以观察到常规吸收衬度CT无法观察到的软组织内部微细结构,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成像方法.迭代重建算法和解析重建算法是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中并行发展的两种算法,虽然已经提出了几种X射线折射衬度CT的解析重建算法,可是还未见X射线折射衬度CT迭代重建算法的报道.研究了代数迭代重建算法在X射线折射衬度CT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了不同的投影数据排列方式对于折射衬度CT重建图像的影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图像重建,获得了满意的CT图像.研究结果表明,在相位衬度CT中,迭代重建算法相对于解析重建算法而言,能减少投影次数,降低曝光剂量,减少对生物样品的辐射损伤,在生物样品成像和投影数据不完整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优势.
张凯朱佩平黄万霞袁清习刘力袁斌王寯越舒航陈博刘宜晋李恩荣刘小松吴自玉
关键词:CT重建
衍射增强成像方法中两种晶体排列方式的对比研究
2006年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4W1A光束线形貌学实验站近两年开展了两块晶体的衍射增强成像实验研究,在实验中,晶体转轴垂直于同步辐射偏振面时的图像质量好于晶体转轴平行于同步辐射偏振面时获取的图像.本文从X光强度分布、单色器晶体的热膨胀、空间分辨率、角分辨率等方面系统地对两种晶体几何排列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和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晶体转轴垂直于同步辐射偏振面时单色器晶体上的热膨胀对成像的影响较小,因而获得了更好的成像质量.
黄万霞朱佩平袁清习王越舒航胡天斗吴自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