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FWW001)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新德秦艺更多>>
相关机构:温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新教
  • 2篇新教传教士
  • 2篇英译
  • 2篇晚清
  • 2篇教士
  • 2篇翻译
  • 2篇传教
  • 2篇传教士
  • 1篇道教
  • 1篇道教文化
  • 1篇典籍英译
  • 1篇译家
  • 1篇译事
  • 1篇诗经
  • 1篇他者
  • 1篇他者形象
  • 1篇体例
  • 1篇全译
  • 1篇注本
  • 1篇晚清时期

机构

  • 4篇温州大学

作者

  • 3篇李新德
  • 1篇秦艺

传媒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温州大学学报...
  • 1篇文化与传播
  • 1篇基督教文化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理雅各对《诗经》的翻译与诠释被引量:7
2013年
从最初耶稣会士对《诗经》的研究翻译,到后来新教传教士、汉学家以及中国译者对《诗经》的翻译与诠释,《诗经》西译、西传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历史。然而传教士出身的汉学家理雅各在短短的十年内先后出版了三个《诗经》英译本,这在《诗经》西译传播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本文重点探讨作为译者的理雅各在英译《诗经》时的历史语境、翻译体例,进而评价理雅各《诗经》译本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李新德
关键词:《诗经》理雅各汉学
晚清新教传教士对道教文化的诠释
2014年
一、引言继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对中国道教进行初步的研究后,新教传教士在关注中国儒家思想与佛教的同时,也开启了对道家思想与道教的研究,西方传教士对中国道教文化的体认走过一段漫长的过程。早期来华的新教传教士虽然在他们的书信、报告以及西文著述里提到中国的道教,如马礼逊(Robert Morrison)、郭实腊(Karl Gutzlaff)、麦都思(W.H.Medhurst)、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等,但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作为一种宗教的道教之迷信与偶像崇拜的一面,他们几乎不谈《道德经》。
李新德
关键词:CULTUREDAOISMSTUDIES
译家经典,译事典范——吴国珍《〈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评析被引量:1
2014年
文章在比较诸多《论语》英译本的基础上,从三个侧面探讨吴国珍先生英译的《〈论语〉最新英文全译全注本》,着重讨论其译文的三大特色,即体例独特、译义确切、通俗易懂。并由此得出结论:尽管可能存在一些可资商榷的地方,吴译《论语》仍不失为一部上乘之作。
秦艺李新德
关键词:典籍英译体例
晚清时期新教传教士对《论语》的英译与诠释被引量:2
2016年
与明清之际耶稣会士把翻译包括《论语》在内的儒家经典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同,晚清时期新教传教士对《论语》的翻译活动更多是个人行为。从1809年到1910年一个世纪里,先后有四位新教传教士出版了《论语》英译本。早期新教传教士马士曼、高大卫翻译《论语》最初动因是学习语言的需要,他们对中国的宗教文化并无深入的研究;而理雅各、苏慧廉等则是在研究中国宗教的基础上翻译《论语》的,他们不管是在翻译体例方面,抑或是在译文质量上都进一步完善,他们的翻译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的汉学研究与发展。晚清时期新教传教士基于不同的"他者"中国宗教观,在英译《论语》时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李新德
关键词:他者形象翻译策略新教传教士《论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