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1JAZD880010)

作品数:5 被引量:181H指数:5
相关作者:刘海峰郑若玲刘清华张耀萍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高考
  • 2篇招生
  • 2篇考试
  • 2篇高校招生
  • 2篇高考改革
  • 2篇高校
  • 1篇大学自主
  • 1篇招考
  • 1篇招生制度
  • 1篇社会
  • 1篇升学
  • 1篇升学率
  • 1篇试评
  • 1篇自主招考
  • 1篇利益博弈
  • 1篇美国高校
  • 1篇美国高校招生...
  • 1篇教育
  • 1篇教育公平
  • 1篇考试竞争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作者

  • 2篇刘海峰
  • 1篇郑若玲
  • 1篇张耀萍
  • 1篇刘清华

传媒

  • 3篇东南学术
  • 2篇高等教育研究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考竞争的本质与现象被引量:38
2006年
高考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在现象和本质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高考竞争日趋激烈、高考科目多与考生负担重、追求高考升学率等问题,本质和根源并不在高考,高考只是使一些问题突显出来而已。高考并非万恶之源,而是各种教育及社会矛盾的集合点。没有高考,这些矛盾和问题多数还照样存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透过现象看本质,高考制度虽有不少局限,也对中小学教育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它能公正客观地选拔人才,对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而言还是利大于弊。
刘海峰
关键词:高考升学率考试竞争
高考改革的教育与社会视角被引量:97
2002年
高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考试制度 ,它还兼有社会考试性质 ,具有复杂的社会功能。除了为高校选拔新生、促进中小学生努力向学、规范中学办学方向以外 ,高考又是维护社会公平、保持社会流动、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清末废科举时主要考虑教育因素而忽视社会因素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现代的高考改革不仅要着眼于教育本身 ,而且还应顾及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因素 ,在全面研究和长远规划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行。
刘海峰
关键词:高考改革社会科举教育公平
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被引量:35
2007年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考不断朝多样化方向改革,但受传统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以及中国的现实国情所牵制,多样化改革遭遇了公平与诚信危机。作为多样化招生制度的典型代表,以及高等教育的强国与大国,美国的高校招生制度可以成为我国高考多样化改革的重要参考,我们可以从其入学机会公平、录取指标多元、招生高度自主、计划灵活多样等方面得到启发与借鉴。
郑若玲
关键词:高考美国高校招生制度
高校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改革的思路被引量:12
2007年
我国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以来,在考试评价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深入推进评价体系改革中面临一些困惑。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异域地区多元评价的原则,可以探求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评价体系改革的思路。
刘清华
关键词:高考
多利益群体博弈下的大学自主招考改革被引量:5
2007年
高校自主招考是近年来为拓宽统一高考形式而进行的改革之一。与原有的统一高考相比,高校自主招考赋予高校、中学一定的权力,从而出现新的利益分配格局,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问题。探讨各利益集团如何参与利益分配,以及建立与改革相适应的利益分配模式是当前高校自主招考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张耀萍
关键词:自主招考利益博弈高考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