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631)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汪生鹏孙霞郭锡杰朱晨沈小绢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家蚕
  • 3篇基因
  • 2篇实时定量PC...
  • 2篇顺式作用元件
  • 2篇丝素基因
  • 2篇丝腺
  • 2篇基因表达
  • 2篇发育时期
  • 2篇蚕丝
  • 1篇蛋白基因
  • 1篇毒性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实时定量
  • 1篇实时定量RT...
  • 1篇丝蛋白
  • 1篇丝蛋白基因
  • 1篇丝胶
  • 1篇丝胶蛋白
  • 1篇启动子
  • 1篇种蚕

机构

  • 6篇江苏科技大学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汪生鹏
  • 4篇孙霞
  • 4篇郭锡杰
  • 2篇沈小绢
  • 2篇朱晨
  • 1篇彭伟
  • 1篇沈兴家
  • 1篇汪伟
  • 1篇王兴科

传媒

  • 3篇蚕业科学
  • 1篇昆虫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1
  • 4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家蚕蚕丝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家蚕蚕丝蛋白是由家蚕丝腺特异合成的,蚕丝蛋白主要由丝素和丝胶组成。其中,丝素包括丝素重链(Fib-H)、丝素轻链(Fib-L)和P25共3种蛋白,其基因的表达主要是在转录水平上受到一系列反式作用因子与相应顺式作用元件的共同调控。蚕丝蛋白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和时期特异性,但是这种特异性并不是十分严格。
汪生鹏孙霞
关键词:丝腺丝胶蛋白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
利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分析家蚕丝素基因的表达
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3种丝素基因在家蚕幼虫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3种丝素基因除主要在5龄幼虫的后部丝腺中表达外,在其他组织如脂肪体和中部丝腺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表达;在4龄眠期的后...
孙霞沈小绢汪生鹏
关键词:家蚕丝素基因实时定量PCR发育时期
文献传递
家蚕丝腺Matchmaker cDNA文库的构建和3种蚕丝蛋白基因转录因子编码区的克隆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Clontech公司SMARTTM技术,分别构建了家蚕4龄眠蚕后部丝腺(PSG0)以及5龄第3天后部丝腺(PSG3)、中部丝腺(MSG3)和脂肪体(FAT3)的Matchmaker cDNA文库,用A3基因引物对几个文库的质量进行了检测;从cDNA文库和家蚕基因组中克隆了FMBP-1、POU-M1和BmFkh 3种在蚕丝蛋白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编码区,并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cDNA文库能够用于利用酵母的杂交系统开展蚕丝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
王兴科汪伟汪生鹏郭锡杰
关键词:家蚕丝腺MATCHMAKER转录因子
家蚕丝素P25蛋白基因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的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阐明蚕丝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家蚕Bombyx mori丝素P25基因启动子上游1233bp的活性及其调控元件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25启动子上游-423~-1233区和-127~-238区存在正调控元件,在-238~-423区段存在负调控元件;PSGF和BMFA两结合元件在P25基因表达中起负调控作用。PSGF结合元件对A3启动子在后部丝腺的活性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进一步验证了PSGF调控元件的功能。通过对P25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分析,尤其是对PSGF和BMFA调控元件的功能分析,有利于进一步了解P25基因表达调控的精细机制。
汪生鹏孙霞沈小绢彭伟郭锡杰
关键词:家蚕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BAC-TO-BAC实时定量PCR
家蚕丝素基因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丝素轻链基因(fib-L)、丝素重链基因(fib-H)、P25基因在家蚕幼虫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3种丝素基因除主要在5龄幼虫的后部丝腺中表达外,在其它组织如脂肪体和中部丝腺中也有一定程度的表达;在4龄眠期的后部丝腺中3种丝素基因也有一定的表达水平,其中fib-L在这一时期的表达量较高。同时发现在5龄第3天和第5天的后部丝腺中,fib-H、fib-L与P25在mR-NA水平上的摩尔比分别为9∶18∶1和19∶32∶1,推测丝素基因的表达可能具有转录后调控,此结果说明家蚕丝素基因的表达可能具有更加精细的调控机制。
孙霞朱晨汪生鹏沈小绢郭锡杰
关键词:家蚕丝素基因实时定量RT-PCR发育时期
家蚕POU因子功能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为了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家蚕POU因子的相互作用蛋白,构建了包含家蚕POU-M2基因的诱饵质粒和猎物质粒,发现包含全长POU-M2的诱饵质粒和猎物质粒对酵母具有毒性和自激活现象。对POU-M2进行结构域分析,发现其构建的诱饵质粒、猎物质粒产生毒性与自激活现象来源于POU-M2因子羧基端POU结构域的DNA结合能力。POU-M2因子的转录激活域为氨基端约140个氨基酸区段,其中氨基端约100个氨基酸为激活作用的重要区段。鉴定发现POU结构域中的POUH区(POU同源结构域)对POU结构域与DNA的结合起主要作用,POUS区(POU特异性结构域)可以增强POU结构域与DNA的结合能力。最终采用截去POU氨基端激活区的片段作为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的诱饵质粒。
朱晨孙霞汪生鹏沈兴家郭锡杰
关键词:家蚕酵母双杂交毒性自激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