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1112)

作品数:6 被引量:103H指数:5
相关作者:姜彤苏布达王国杰施雅风原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吉森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水利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洪水
  • 3篇洪水风险
  • 3篇洪水风险管理
  • 2篇历史演变
  • 2篇长江
  • 1篇动态模拟模型
  • 1篇信息组织
  • 1篇蓄洪
  • 1篇灾害
  • 1篇栅格
  • 1篇栅格数据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因素
  • 1篇水灾
  • 1篇荆江大堤
  • 1篇荆江分洪区
  • 1篇径流
  • 1篇径流序列
  • 1篇基础信息
  • 1篇基于GIS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吉森大学

作者

  • 5篇姜彤
  • 4篇苏布达
  • 2篇施雅风
  • 2篇王国杰
  • 1篇郭华
  • 1篇原峰

传媒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4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GIS栅格数据的洪水风险动态模拟模型及其应用被引量:65
2005年
以GIS栅格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二维水动力洪水动态演进模型.以湖北省荆江分洪区为实验区,在数字地形模型和LandsatETM遥感影像等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分洪区1954年分洪情况和规划运用设计,模拟了不同分洪方案下的洪水淹没范围、水深和相应的洪水淹没地物面积及其可能损失等.模拟结果表明,基于GIS栅格数据的洪水淹没风险模拟模型,可以对长江流域分洪区运用预案的制订、土地利用的规划及洪水科学管理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
苏布达姜彤郭业友Marco GEMMER
关键词:荆江分洪区洪水风险管理
洪湖分蓄洪区洪水淹没风险动态识别与可能损失评估被引量:11
2006年
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长江流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防洪压力.在长江流域开展洪水淹没风险识别与洪水损失评估工作,对于长江流域洪水风险管理具有重大意义.本项研究以洪湖分蓄洪区为案例,采用基于GIS栅格数据整合于Arcview3.x的二维水文-水动力学模型进行洪水淹没风险动态识别,并且根据土地利用分类及其单位面积价值,建立洪水淹没损失函数,进行洪水淹没动态损失评估,建立了东洪湖分蓄洪区洪水淹没动态损失数据库,为东洪湖分蓄洪区的合理利用提供定量科学依据.洪水淹没动态风险识别基于数字高程模型进行,采用修正的1998年夏季洪水水位-时间水文过程线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并以地面糙率反映不同地表覆盖形态对洪水演进过程的影响.
Marco GEMMER王国杰姜彤
关键词:洪水风险管理
长江中游西部地区洪水灾害的历史演变——人文因素与当前趋势被引量:8
2006年
探讨了近3000年来长江中游西部洪水灾害发展的人文因素。古代(3 000-700 a B P)人口较少,多择地势高的岗地居住,只有少数沿江城市需要堤防保护;长江干流洪水可多处分道散流,所携带泥沙导致云梦泽解体消亡。自宋代开始,低地筑垸围湖,与水争地,但九穴十三口畅通,洪水灾害不严重。明代(700-450 a B P)几乎完全堵塞了荆江北流的穴口,荆北大堤联成一体,但堤防薄弱,出现过30次决口成灾。清代以来,随着人口激增,与水争地矛盾加剧,堤防加高培厚,使荆江河道洪水位大幅度上升,溃堤和溃坝洪水灾害较明代成倍出现。同时,历代的“舍南保北”政策迫使长江干流大洪水中过半水量与泥沙向南泄入洞庭湖,曾使洞庭湖面积扩至6 000 km2,以后洞庭湖迅速淤积萎缩。1949至1985年间,人口又一次迅速增长,进一步加强围湖垦殖,大量通江湖泊面积萎缩。除1954和1998年那样人所共知的严重洪水灾害外,内涝渍水灾害也非常严重,人类与洪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三峡大坝的修建,极大地改变了长江中游的水文情势,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农村人口压力减轻,而21世纪初期降水相对较少,因此当前相当一段时间长江中游洪水灾害大为缓和。应抓住时机,总结经验,在人地和谐的现代水科学技术理念指导下,制定21世纪前半期,特别是2020年前的长江水利和水资源发展规划,促使人与洪水和谐共处。
施雅风苏布达姜彤
关键词:洪水灾害人文因素
荆江分蓄洪区防洪基础信息演示系统的构建和运行被引量:1
2005年
荆江分蓄洪区适时分蓄超过荆江河道安全泄量的洪水,确保荆江大堤、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的安全,为长江防洪做出了贡献。为有效开展分洪管理防洪决策信息支持,构建了一套分蓄洪区的防洪基础地理信息演示系统。分析了以往构建系统中需求分析和信息组织的不足,较为详细地进行了需求分析,科学地进行数据组织及数据库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原型法进行系统设计。最后利用控件Mapobjects,将GIS功能嵌入Visual Basic 6.0编制的应用程序中,实现用户需求的各种功能。系统整合了分蓄洪区基础地理数据、水利设施以及安全建设等数据,较好地反映了荆江分蓄洪区的现实特点和意义。系统的运行得到湖北省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的肯定。
郭华苏布达原峰郭业友
关键词:信息组织分蓄洪区荆江大堤防洪决策基础信息
长江荆江分蓄洪区历史演变、前景和风险管理被引量:10
2006年
依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水文资料、遥感影像信息和实地调查资料,分析了荆江分蓄洪区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分洪与发展的矛盾及其在未来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运用基于G IS栅格数据的二维水动力洪水动态演进模型,对荆江分蓄洪区1954年的分洪过程进行了模拟和验证,模拟了不同分洪规划方案下的洪水淹没范围,水深和水位,并结合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定量估算了农户和农业的分洪可能损失。在分洪损失评估基础上提出了荆江分蓄洪区引导人口合理发展、促进土地有效利用、开展防洪教育、实施洪水保险和确保安全运用预案等减轻洪水损失提高运用机率的洪水风险管理初步方案。
苏布达施雅风姜彤郭业友
关键词:历史演变洪水风险管理长江流域
长江干流径流的时序结构与长期记忆被引量:19
2006年
基于宜昌、汉口、大通3个典型控制站的长期月径流序列,本文采用奇异谱分析方法、消除波动趋势法(DFA)等手段,识别长江干流径流序列的趋势、突变、周期振荡等时序结构及其长期记忆特征。主要结论有:①长江干流径流序列存在明显的准15年周期振荡特征,该周期振荡1970s以来受到某种扰动而弱化;②宜昌站径流序列于1926年、1970年发生两次突变,均以径流减少为特征;汉口站径流序列于1955a发生突变,也以径流减少为特征;大通站径流于1955年、1988年发生两次突变,前者以径流减少为特征,后者以增加为特征;③长江干流月径流序列存在较强的确定性成分,长期记忆特征明显;集水面积越大,径流序列的长期记忆越强,表现出明显的记忆累积效应。
王国杰姜彤陈桂亚
关键词:径流序列长期记忆长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