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789201)

作品数:31 被引量:177H指数:9
相关作者:杨维慎邵宗平熊国兴徐南平时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化学工程
  • 13篇理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9篇钙钛矿
  • 7篇膜反应器
  • 7篇混合导体
  • 7篇甲烷
  • 7篇反应器
  • 6篇透氧膜
  • 6篇合成气
  • 6篇部分氧化
  • 4篇SR
  • 4篇掺杂
  • 3篇氧分离
  • 3篇氧化偶联
  • 3篇陶瓷
  • 3篇偶联
  • 3篇混合导体透氧...
  • 3篇甲烷部分氧化...
  • 3篇CO
  • 2篇氧化物
  • 2篇致密膜
  • 2篇陶瓷膜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南京工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南京化工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合...

作者

  • 10篇杨维慎
  • 9篇时钧
  • 9篇徐南平
  • 7篇熊国兴
  • 7篇邵宗平
  • 6篇廖传华
  • 5篇董辉
  • 5篇佟建华
  • 5篇林励吾
  • 4篇陈初升
  • 4篇顾学红
  • 3篇杨丽
  • 3篇陈长林
  • 3篇丛铀
  • 2篇彭定坤
  • 2篇刘盛林
  • 2篇邓增强
  • 2篇任焱杰
  • 2篇徐晓春
  • 2篇程谟杰

传媒

  • 5篇Chines...
  • 4篇Chines...
  • 3篇Chines...
  • 3篇无机材料学报
  • 2篇过滤与分离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天然气化工—...
  • 2篇2000年中...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中国陶瓷
  • 1篇石油化工设备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Scienc...

年份

  • 6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16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ilicalite-1分子筛膜分离正异丁烷被引量:6
1998年
研究了 2 98和 4 73K时单组分正丁烷和异丁烷及正 /异丁烷混合气 (异丁烷摩尔分数为 75 7% ,正丁烷摩尔分数为 2 4 3% )在管状Silicalite_1分子筛膜上的渗透特性 .研究发现 ,在 2 98,4 73K及 0 0 6MPa的压差下 ,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理想分离系数分别为 16 3和 7 4 .正 /异丁烷混合气在 2 98,4 73K时的分离系数在 2 0~ 2 5之间 .在 2 98K时 ,正丁烷的透量因异丁烷的存在而比相同条件下的单组分的透量低 ;而异丁烷的透量与相同条件下的单组分的透量相比基本保持不变 .在 4 73K时 ,正丁烷和异丁烷的透量与相同条件下的单组分的透量相比均有下降 ,但正丁烷下降更为显著 .
徐晓春程谟杰杨维慎林励吾
关键词:分子筛膜膜分离
Preparation of Zeolite-metal Composite Membrane
2002年
A NaA zeolite membrane was synthesiz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tainless steel slab. The membrane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 and SEM. The membrane was continuous and highly intergrown. The size of NaA zeolite crystals was about 5 ~ 6 mm.
JieLIUXiaoBoCHEN
关键词:MEMBRANEXRD
SrFeCo_(0.5)O_(3.25+δ)粉体的合成和透氧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采用甘氨酸 -硝酸盐法合成 Sr-Co-Fe复合氧化物超细粉体 ,用以制备组成为 Sr Fe Co0 .5O3.2 5+δ(SFC)致密透氧陶瓷膜 .结果表明粉体分散性和烧结性能好 ,残碳量可忽略 ,组成符合给定的化学计量比 .对Sr Fe Co0 .5O3.2 5+δ陶瓷膜材料进行了相结构、微结构、电导和氧渗透性能的研究 ,所获得的 SFC透氧膜材料有较高的氧渗透率 ,并与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得的样品进行了比较 .
刘卫成凯张国光陈初升刘杏芹彭定坤
关键词:透氧膜陶瓷膜
La_(1-x)Sr_xCoO_(3-δ)体系中缺陷形成与输运过程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利用碘滴定法测定了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1-xSrxCoO3 -δ系列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平均价态及氧的非化学计量值。实验发现 :La1-xSrxCoO3 -δ样品中的Co元素的平均价态随Sr掺杂量x的增加先增后减 ,室温下 ,在x =0 .5时取最大值 ,温度升高 ,最大值移至x =0 .4处。实验还发现 ,样品的电导率和 330K时的内耗峰峰高随Sr掺杂量x的变化也有类似极值 ,且极值点也分别出现在 0 .4和 0 .5左右 ,表明复合氧化物La1-xSrxCoO3 -δ中的电子传导是通过极化子进行的。对于同一Sr掺杂量的样品 。
刘卫张霄金鑫金鑫邓增强
关键词:钙钛矿导体
膜反应器中的甲烷转化反应被引量:5
2000年
用EDTA 柠檬酸联合络合法合成了Ba0 .5Sr0 .5Co0 .8Fe0 .2 O3 δ混合导体透氧膜材料 ,并考察了膜片本身对甲烷的活化性能 .结果表明 ,导体膜对甲烷氧化偶联 (OCM )反应具有催化活性 .研究了膜反应器中甲烷部分氧化(POM )制合成气反应 ,发现在开始阶段甲烷转化率有两次快速升高 ,第一次是由于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而产生的 ;第二次是由于透氧量增加而导致的 .透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85 0℃时甲烷转化率达 96 % ,一氧化碳选择性为97.3% ,透氧量为 11ml/ (cm2 ·min) .EDS和XRD分析结果表明 ,反应后透氧膜内表面有碳酸盐生成 。
董辉邵宗平熊国兴佟建华刘盛林杨维慎
关键词:膜反应器氧化偶联甲烷部分氧化合成气
钙钛矿型致密膜透氧过程的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由于钙钛矿型致密膜的透氧机理十分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对过程进行数学模拟是实现其工业化应用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将影响其高温透氧过程的主体扩散和表面交换反应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考虑膜表面气固相交界层内的传递阻力,建立了钙钛矿型致密膜透氧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理论分析,以便为钙钛矿型致密膜透氧过程的实验研究提供前瞻性预测。
廖传华徐南平时钧
面向过程的无机膜透氧工艺设计被引量:1
2003年
根据无机膜透氧过程的高温特点 ,并结合工业应用的经济性要求 ,对无机膜透氧过程的工艺路线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初步实现了无机膜透氧过程与能量回收和高温过程的耦合 ,构筑了面向过程的无机膜透氧工艺设计 ,为实现无机膜透氧过程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指南。
廖传华徐南平时钧
关键词:无机膜
Improved Cellulose Adsorption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rovskite Oxides with Larg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t Low Temperature
2000年
Perovskite-type La1-xSrxMO3-delta (x=0,0.1,0.2, B=Co,Fe,Mn) oxides were prepared by pyrolysis of metal salt-(organic acid)-cellulose compound precursors. Low calcination temperatures, usually lower than 600 degreesC, were needed.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as-prepared oxides is higher than that prepared by the cellulose adsorption method, and is comparable to that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The effective organic acid could be EDTA acid, citric acid or DL-hydroxysuccinic acid, among them, EDTA acid is the best one.
Zong Ping SHAOGuang Tao LIGuo Xing XIONGWei Shen YANG
钙钛矿型致密膜透氧过程的经济评价被引量:3
2003年
在钙钛矿型致密膜透氧过程工艺模拟的基础上,对影响透氧过程经济性的主要操作参数进行了分析评价,优化了钙钛矿型致密膜透氧过程的工艺条件:采用对进料气加压和渗透侧抽真空的联合工艺,在900℃条件下操作最为经济。
廖传华
关键词:经济评价
SO_2在吸收池内的稳定性研究
2001年
在室温条件下 ,以Xe灯为光源 ,利用SO2 的紫外吸收光谱 ,研究了SO2 的浓度随时间连续变化规律。实验中考虑了温度和充垫气体N2 对SO2 的浓度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SO2 的浓度基本上是随时间线性变化的 ;同时 ,SO2 的浓度变化率与光照时间有关。
邓敏孙明马志军邵石生谭锟张寅超胡欢陵
关键词:紫外吸收光谱环境监测二氧化硫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