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60019)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康瑞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主题

  • 2篇音乐
  • 2篇社会
  • 1篇新史学
  • 1篇仪式音乐
  • 1篇仪式音乐研究
  • 1篇音乐史
  • 1篇音乐史学
  • 1篇音乐研究
  • 1篇秩序
  • 1篇社会地位
  • 1篇社会流动
  • 1篇社会史
  • 1篇社会秩序
  • 1篇时间维度
  • 1篇史学
  • 1篇岁时节日
  • 1篇其人
  • 1篇乐史
  • 1篇乐为
  • 1篇教坊

机构

  • 3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康瑞军

传媒

  • 1篇交响(西安音...
  • 1篇音乐艺术(上...
  • 1篇黄钟(武汉音...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宋代教坊大使丁仙现其人其事被引量:1
2012年
中国历史时期的音乐家,大部分处于社会结构中的"匿名"状态。这些音乐家以集体的身份从事音乐活动,留下不少逸闻、事迹载于史册;但有关他们个人的音乐生平、音乐行为及其创造过程的描述,却是纸笔寥寥。尤其是古代宫廷中的音乐家,更是扮演着他们所从事职业的"附属""陪衬"的角色。在近二十年来国内学界强调人本主义视角的音乐史学思潮中,如何面对这种音乐史记述方式所折射出的历史悖论,如何在今人的视域中还原并解读古代时期音乐家个体的技艺结构、艺术创造空间及价值,是一个很值得斟酌的问题。通过对宋代教坊大使丁仙现音乐事迹的文献考证与理论阐述,尝试对这一问题加以探讨。
康瑞军
关键词:社会地位
中国古代仪式音乐研究的时间维度——以宋代宫廷音乐为例被引量:4
2012年
作为在时间轴线上展开的文化样式,仪式音乐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表现出丰富的时间观念与时间形态,它与其他乐种一道塑造、影响、维护了中国人的艺术形态与宇宙观。在一定程度上,宫廷仪式音乐的展示形成了一种由"岁时节日"和"仪式过程"及其内在节奏所组成的时间结构。这一结构的存在,为仪式音乐时间维度的考量,留出了解读的空间。本文以宋代宫廷仪式音乐为案例,试图从岁时节日、仪式过程两个层面,探讨古代仪式音乐的时间形态与社会效力。
康瑞军
关键词:岁时节日社会秩序
宋代音乐研究的社会史取向——以音乐制度为例被引量:4
2011年
20世纪初兴起的"新史学",是对传统"历史编纂学"的拓展与超越。新史学的主要关注对象即社会史,因此相当长的时段内,社会史就成为"新史学"的代名词。其研究理念与方法,在人文、社科各个领域中均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制度史、社会流动、社会阶层史、婚姻史、风俗史、日常生活史、区域史等无一不显示出令人注目的历史解释力和学术潜力。在宋代音乐史学领域,自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与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之后,有关宋代社会音乐机构的设置、乐人管理制度、宫廷与民间乐人的社会身份与经济地位等史实纷纷在音乐史学家笔下"复活",宋代音乐事件通过学者们对音乐制度规则与实践的社会史动因考察而获得了新的意义。
康瑞军
关键词:新史学社会史社会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