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16101)

作品数:20 被引量:90H指数:6
相关作者:罗卓荆胡学昱孟浩丁坦胡慧敏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第四军医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7篇干细胞
  • 12篇神经干
  • 12篇神经干细胞
  • 12篇分化
  • 11篇脊髓
  • 7篇细胞分化
  • 7篇脊髓神经
  • 7篇骨髓基质
  • 5篇诱导分化
  • 5篇基质干细胞
  • 5篇骨髓基质干细...
  • 4篇体外
  • 4篇脊髓神经干细...
  • 3篇神经细胞
  • 3篇髓源性
  • 3篇体外诱导
  • 3篇全反式
  • 3篇全反式维甲酸
  • 3篇人骨髓

机构

  • 20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作者

  • 20篇罗卓荆
  • 6篇胡学昱
  • 4篇叶正旭
  • 4篇曹延林
  • 4篇丁坦
  • 4篇胡慧敏
  • 4篇孟浩
  • 3篇禹晓东
  • 3篇田爽
  • 3篇龚凯
  • 2篇王亮
  • 2篇冯林杰
  • 2篇杨旻
  • 2篇闫铭
  • 2篇黄景辉
  • 2篇褚尤标
  • 2篇张永光
  • 2篇褚尤彪
  • 2篇宫伟
  • 2篇梁伟

传媒

  • 8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全国首届动物...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A和SHH体外联合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转化为神经细胞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研究体外使用全反式维甲酸(RA)和音猬因子(SHH)联合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转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从健康志愿者髂骨处抽取骨髓5ml,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到第三代后分别接种于A组[RA0.5μg/ml]、B组[SHH500ng/ml+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8(FGF-8)100ng/ml]和C组[RA0.5μg/ml+SHH500ng/ml+FGF-8100ng/ml]诱导液中,诱导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及免疫荧光技术观察诱导前后细胞改变。结果诱导7d后,各组均有部分BMSCs胞体收缩,折光性增强,突起伸出,表现出神经细胞的形态。免疫荧光表现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MAP-2)和β微管蛋白(β-tubulin)阳性。C组的各种分化细胞数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HH联合RA可以在体外有效诱导人BMSCs转化为神经细胞,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胡慧敏罗卓荆丁坦胡学昱禹晓东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神经细胞细胞分化全反式维甲酸
基因重组BDNF感染脊髓神经干细胞及其表达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脊髓神经干细胞(NSC)被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后目的基因的表达。[方法]用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hBDNF)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液感染脊髓NSCs,取感染后的NSCs培养液(BDNF条件培养液)培养背根神经结(DRG)和小鼠嗜铬瘤细胞(PC12细胞)检测培养液中BDNF活性;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检测培养液中BDNF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DNFmRNA。[结果]感染hBDNF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的NSCs上清中有BDNF的表达,经hBDNF条件培养液培养的PC12细胞,数量增多,突起明显变长。经hBDNF条件培养液培养背根神经结,神经元突起伸出,逐渐增多,长度大于神经节直径。[结论]脊髓NSC可直接作为基因靶细胞,被BDNF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有效感染而表达和分泌有生物学活性的BDNF。
曹延林罗卓荆叶正旭
关键词:脊髓神经干细胞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脊髓神经干细胞HBDNF病毒感染后
胚胎小鼠脊髓源性与纹状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及分化特点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小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与纹状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增殖特点,比较两种来源的神经干细胞发育时期上的异同,寻找更有利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种子细胞。方法利用显微解剖、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在孕14d小鼠的胎鼠的脊髓及纹状体中分离培养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克隆细胞的神经巢蛋白(nestin)抗原和诱导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并比较两种来源的干细胞在培养及分化方向上的异同点。结果从胎鼠的脊髓和纹状体中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两种来源的干细胞均具有连续克隆能力,可传代培养,表达nestin。脊髓血清诱导分化后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8.tubulinⅢ阳性细胞(13.5±0.8)较纹状体源性神经干细胞(17.4±1.1)减少,而nestin、GFAP阳性细胞明显增多(45.7±0.3 vs 539.2±1.2;25.2±1.3vs 18.8±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细胞增殖特点和分化结果的区别,证实纹状体源性神经干细胞更适合用于移植修复脊髓损伤。
叶正旭曹延林黄景辉闫铭梁伟杨旻罗卓荆
关键词:纹状体脊髓神经干细胞
骨形成蛋白-2诱导脊髓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对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诱导分化成为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取孕14d的胚胎小鼠脊髓,原代培养出脊髓NSCs.培养四代后,分别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存在与否的不同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的BMP-2,观察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鉴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浓度的BMP-2(1~10ng/ml)与bFGF(20ng/ml)联合作用,可促进脊髓NSCs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抑制其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较高浓度BMP-2(100ng/ml)可抑制脊髓NSCs的增殖甚至导致细胞死亡.结论:脊髓NSCs在低浓度BMP和bFGF联合作用下能有效地分化成具有多种特性的神经样细胞,并与脊髓具有良好的同源性,可为脊髓损伤的修复研究提供良好的细胞学基础.
叶正旭罗卓荆孟晋宏曹延林王树森
关键词: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骨形成蛋白分化胶质细胞
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大鼠嗅神经鞘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同种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通过差速贴壁法获得较高纯度的嗅鞘细胞,在接种培养后的9~12d,收集并制备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与纯化培养第3代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诱导分化后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诱导分化结果。[结果]发现大鼠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同种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有明显的诱导分化作用,在72h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MAP-2和GFAP阳性细胞的比率分别为55%、23%。[结论]大鼠嗅鞘细胞条件培养液有明显的诱导同种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作用。
冯林杰罗卓荆王晓礽沈学锋孟浩王亮史晓娟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嗅鞘细胞共培养分化
成年脊髓损伤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分化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分化情况。方法采用Allen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利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在成年脊髓损伤7d大鼠脊髓中分离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神经干细胞,并进行培养鉴定。结果从成年脊髓损伤7d大鼠脊髓中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该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可传代培养,表达神经巢蛋白抗原。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致伤7d的成年大鼠脊髓组织体外可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并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有可能参与脊髓损伤的修复过程。
叶正旭李静黄景辉闫铭梁伟杨旻罗卓荆
关键词:脊髓脊髓损伤干细胞细胞分化
褪黑素与全反式维甲酸共同作用对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2006年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 id,ATRA)与不同浓度的褪黑素(m elaton in,MT)共同作用对体外培养的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取孕14 d的胚胎大鼠脊髓,原代培养出脊髓NSCs,传4代后分别加入ATRA与不同浓度的MT组合。采用细胞计数结合免疫荧光检测法,观察NSCs细胞的生长增殖及分化状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8.8±1)%]相比,单纯ATRA作用组神经元分化比率[(10.6±2%]无明显差异;单纯MT作用组100 mol/L[(24.8±2)%]与10 nmol/LMT[23.4±1%)]2组都能明显促进脊髓NSCs向神经元分化,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ATPA与100μmol/LMT共同作用组[(53.9±2)%],进一步提高了脊髓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比率;ATRA与10 nmol/LMT共同作用组[(26.7±2)%]也能促进脊髓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与对照组相比较),但其分化率与单一使用MT的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单纯应用不同浓度的MT都促进脊髓源性的NSCs向神经元分化,但ATRA与不同浓度的MT联用对神经元分化率有着不同影响。
龚凯罗卓荆禹晓东褚尤标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褪黑素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
BMSC向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胡学昱田爽罗卓荆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
大鼠嗅鞘细胞无血清上清液诱导脊髓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嗅神经鞘细胞上清液对脊髓神经干细胞共培养发生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获得较高纯度的嗅鞘细胞,分时段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选取最佳状态细胞无血清培养后取上清液,与3代纯化后的神经干细胞共培养,观察分化过程,免疫荧光法鉴定诱导结果。[结果]MTT法分6个时段检测纯化后的嗅鞘细胞,发现9 d及12 d细胞活性最高。使用无血清嗅鞘细胞上清液与脊髓神经干细胞共培养发现诱导作用明显,向神经元样细胞及胶质细胞分化的比例分别达到53%和42%。[结论]嗅鞘细胞在体外培养的不同时间段活性不同,无血清的嗅鞘细胞上清有明显诱导神经干细胞向成熟神经元分化的作用。
丁坦罗卓荆武肖娜
关键词:嗅鞘细胞神经干细胞分化
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初步诱导分化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的方法和初步诱导BMSC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方法。方法:采用正常成人献髓者骨髓,分离扩增BMSC,原代培养后将传1~4代细胞按1×104/ml种于24孔板,绘制生长曲线、贴壁率,观察细胞生长及不同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对BMSC的作用。以全反式维甲酸(RA)和bFGF为诱导剂,观察诱导前后BMSC的变化。结果:原代BMSC生长状态良好,传至第5代仍保持干细胞特性,bFGF可明显促进BMSC增殖,且呈剂量依赖关系。RA和bFGF诱导12h,BMSC逐渐向神经样细胞转化,胞体收缩成锥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细胞伸出细长突起,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呈Nestin阴性,NSE阳性,GFAP阳性,且NSE阳性细胞数较GFAP阳性为少。结论:BMSC可在体外稳定扩增,且能保持干细胞特性,RA和bFGF可诱导其分化为神经细胞。
胡学昱罗卓荆田爽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神经细胞诱导分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