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10255)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高红亮金明飞常忠义李博黄静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泰兴市东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谷氨酰胺转胺...
  • 1篇选育
  • 1篇药用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抑菌物质
  • 1篇饮料
  • 1篇原生质
  • 1篇原生质体
  • 1篇质体
  • 1篇乳化
  • 1篇乳化特性
  • 1篇乳饮料
  • 1篇筛选法
  • 1篇疏水层析
  • 1篇酸性乳饮料
  • 1篇起泡
  • 1篇起泡特性
  • 1篇微生物谷氨酰...
  • 1篇稳定性

机构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上海工会管理...
  • 3篇泰兴市东圣食...
  • 2篇平顶山金晶生...
  • 1篇东华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作者

  • 6篇高红亮
  • 5篇常忠义
  • 5篇金明飞
  • 3篇李博
  • 2篇黄静
  • 1篇张艳芳
  • 1篇康立
  • 1篇成楠
  • 1篇蒲金平
  • 1篇贾彩凤
  • 1篇何灿
  • 1篇张伟
  • 1篇杨雪霞
  • 1篇牛延宁
  • 1篇赵文超
  • 1篇何新舟
  • 1篇方莹
  • 1篇黄迪
  • 1篇王静

传媒

  • 2篇大豆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选择性水解对大豆分离蛋白表面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控制温度与p H,研究胃蛋白酶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对大豆分离蛋白水解模式的影响及产物乳化性和起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 H2.0,37℃时,选择性水解11S组分;p H3.8,70℃时,选择性水解7S组分;p H2.0,70℃时,11S组分与7S组分均被水解;p H3.8,37℃时,11S组分与7S组分几乎不发生水解。水解产物乳化特性显示11S被选择性水解后,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均显著提高,分别从0.724,25 min提高到1.716,38.2 min;7S被选择性水解的蛋白乳化活性没有改善,但乳化稳定性提高到29.6 min;而11S与7S均被水解后,蛋白乳化活性提高到1.417,乳化稳定性则较差。各水解产物的起泡能力与泡沫稳定性均显著提高,其中水解产物在p H4.5处上清的起泡能力最强,接近未水解蛋白的4倍,7S被水解的蛋白在p H4.5处上清的泡沫稳定性最好,约为未水解蛋白的1.2倍。
王静陈洁李博高红亮金明飞崔红亮常忠义
关键词:乳化特性起泡特性
茂源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索制备高纯度茂源链霉菌原生质悬液的条件,为原生质体融合提供支持。【方法】在茂源链霉菌菌丝体一级培养不同时间(4,8,12,16,20,24,28,32,36,40,44,48h)后,称取菌丝体干质量,确定一级培养最佳时间;将一级培养的菌丝体转接培养二级菌丝体,在不同培养时间(13,14.5,16,17.5,19,20.5h)根据原生质体制备率、再生率的综合情况及菌丝体形态显微镜观察结果,确定二级菌丝体的培养时间及培养基中添加甘氨酸的最佳质量浓度(0,2,5,10,20g/L),根据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确定使用溶菌酶的质量浓度(2,5,8,10,20,50mg/mL)和酶解时间(1,2,3,4,5,6,7,8h),使用不同方法(500r/min离心法与双层18μm和0.45μm滤膜过滤法)分离原生质体,对原生质体分离后的损耗情况进行比较,确定分离条件。【结果】茂源链霉菌一级菌丝体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8h;二级菌丝体培养的最佳条件为:在培养基中添加5g/L甘氨酸,培养16h,溶菌酶最适质量浓度为8mg/mL,酶解3~4h;以500r/min离心分离原生质体可以获得较纯净的原生质体悬液;茂源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率最高达97.82%,再生率最高达9.04%,纯度最高达87.53%。【结论】得到了制备高纯度的茂源链霉菌原生质体悬液的条件。
赵文超牛延宁金明飞黄静高红亮常忠义方莹鲁伟步建国
关键词:谷氨酰胺转胺酶原生质体
亚硝基胍诱变丙酸杆菌选育高产抑菌物质菌株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提高丙酸杆菌代谢物的抑菌活性,为薛氏丙酸杆菌代谢物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以实验室保藏的薛氏丙酸杆菌H1310为出发菌株,采用亚硝基胍(NTG)进行诱变处理,待突变菌株长出后采用双层平板筛选法进行筛选,而后通过深层液体发酵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复筛。[结果]当最优的NTG诱变浓度为0.3 mg/m L时,致死率为90.69%。采用双层平板法,从3 564株菌落中挑选出87株突变株,进一步进行复筛,获得一株突变菌株,其代谢物抑菌活性达(28.30±2.47)AU/m L,比出发菌株提高43.87%。[结论]确定了丙酸杆菌NTG诱变选育的试验方法,获得一株抑菌活性高的遗传性能稳定的菌株。
何新舟查东风黄汉峰杨雪霞常忠义高红亮
关键词:抑菌活性
蛋白质谷氨酰胺酶产生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筛选出能够产生蛋白质谷氨酰胺酶(Protein-glutaminase,PG)的菌株,并对筛选出的菌株分类和鉴定。[方法]以carboxybenzoxy(Cbz)-Gln-Gly为唯一氮源,从来自全国各地采集到的726份土样中富集筛选能够产生蛋白质谷氨酰胺酶的菌株,分别从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对所筛选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并测定发酵上清的脱酰胺活性。[结果]共筛选到9株产PG酶的细菌,经鉴定,其中7株为产吲哚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indologenes),一株为解朊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 proteolyticum),另外一株为粘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gleum)。[结论]分别发酵测定9株菌的PG酶活性,产吲哚金黄杆菌ZYF120413-7发酵酶活最高,为0.7168U/m L。粘金黄杆菌D4-1-1的产酶能力最低,其酶活为0.1029U/m L。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扩大了PG酶产生菌株的来源,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张艳芳贾彩凤何灿康立黄迪成楠宁显尚黄静金明飞鲁伟步国建高红亮
关键词:金黄杆菌属
药用级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纯化工艺研究
2014年
为了提高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纯度和扩展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探索了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安全高效的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纯化方法。轮枝链霉菌发酵后,经离心10 000 r/min 4℃除去菌体,调节发酵液电导率至4.1mS/cm和pH6.0后,以直线流速60cm/h通过SP Sepharose FF阳离子交换层析柱对目的蛋白高选择性和高载量地捕获,再通过phenyl sepharose 6 FF(high sub)疏水层析柱进行精细纯化。纯化后经SDS-PAGE鉴定纯度达到95%以上,HPLC分析纯度>99%。鲎试剂测定内毒素含量为0.013EU/ml,达到中国药典中血制品要求的低于0.15EU/ml标准。
裴正培李博张伟高红亮常忠义金明飞鲁伟步国建
关键词:谷氨酰胺转胺酶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纯化
谷氨酰胺转胺酶与大豆多糖复配在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了谷氨酰胺转胺酶与可溶性大豆多糖复配对酸性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添加方式、最佳添加量和最适体系pH。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在酸性乳饮料中谷氨酰胺转胺酶和可溶性大豆多糖最佳复配方案:可溶性大豆多糖添加量为0.25%、谷氨酰胺转胺酶加量为4 U·g-1蛋白,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添加方式为与可溶性大豆多糖混合加入、酸性乳饮料体系pH为3.4。谷氨酰胺转胺酶与可溶性大豆多糖复配后赋予饮料更好的口感和稳定性。
蒲金平李博高红亮金明飞崔玉红常忠义
关键词:谷氨酰胺转胺酶可溶性大豆多糖酸性乳饮料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