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3BJJ057)

作品数:10 被引量:135H指数:5
相关作者:苗珊珊陆迁徐永金同海梅许增巍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价格波动
  • 3篇大米
  • 2篇农户
  • 2篇粮食安全
  • 2篇粮食价格
  • 2篇福利效应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玉米
  • 1篇玉米产量
  • 1篇社会资本
  • 1篇生化
  • 1篇生化技术
  • 1篇生活垃圾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水利
  • 1篇水利设施
  • 1篇农产
  • 1篇农产品
  • 1篇资本

机构

  • 10篇河南理工大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华夏职业...

作者

  • 9篇苗珊珊
  • 3篇陆迁
  • 2篇徐永金
  • 1篇郎付山
  • 1篇许增巍
  • 1篇同海梅

传媒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改革
  • 1篇西安财经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模式被引量:15
2014年
利用2000—2011年中国15个省区小麦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单位面积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和分析,并从农业技术进步有偏演进的视角考察我国及各省区生化技术与机械技术的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2000一201 1年小麦单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7,年均提高1.9%,技术效率提高速度较快;各省技术效率水平差异较大,且生化技术与机械技术的利用效率变动差异较大,北方(河南、湖北和黑龙江)农业机械装备程度和土地规模水平高于南方(安徽、河北),因此,北方平均机械技术利用效率高于南方;我国小麦农业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生化技术型模式。
苗珊珊
关键词: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小麦生化技术机械技术
大米市场价格波动态势及周期性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探索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短期波动态势及周期性特征,以期为稳定农民的市场预期,提高其生产积极性提供参考。在对国内外大米市场价格波动分析的基础上,以2006年1月-2010年12月的中国大米市场价格周指数为样本,采用TARCH类模型,分析了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的周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米市场价格具有显著的ARCH效应,其波动具有集簇性、非对称性、记忆性和持续性。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和相关主体可根据大米市场价格波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下期的大米市场价格进行预测,密切关注价格上行趋势,采取相应措施减缓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短期剧烈波动。
苗珊珊
关键词:粮食安全大米价格波动
粮农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价格抑或收益被引量:16
2013年
通过分析粮农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测算农户短期和长期对价格、成本、单产纯收益等因素变化刺激反应的灵敏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价格与收益因素对粮食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粮农对粮食价格信号更为敏感;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对自身价格和单产纯收益的长期和短期弹性都较小,但价格的长短期弹性都大于单产纯收益的长短期弹性;粮食价格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程度大于单产纯收益的影响程度,农户更注重总收入最大化。因此,可通过提高价格对粮食生产进行调控、制定有针对性和偏重性的惠农政策提高粮农收益和种粮积极性。
苗珊珊陆迁
关键词:粮食价格
大米价格波动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中国1991—2009年大米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在对大米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估计的基础上,运用Minot福利效应模型对中国大米价格波动的农户福利效应进行测算和分解。结果表明:1991—2009年期间,价格波动导致农户短期生产福利为26.79亿元,农户短期消费福利为-68.17亿元,农户短期总福利累计为-41.36亿元;农户长期生产福利累计为27.43亿元,农户长期消费福利累计为-18.93亿元,农户长期总福利累计为8.51亿元。大米价格变化引起农户收入与大米消费支出变化的相对值决定农户总福利效应。当价格变化引起农户收入大于大米消费支出变化时,农户福利得到改善;反之,农户福利恶化。大米价格变动的农户长期福利效应与短期福利效应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农户长期福利效应优于短期福利效应。
苗珊珊
关键词:农产品大米价格粮食安全
粮食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福利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1978~2010年13个省区城镇居民的数据资料,对粮食需求弹性进行估计,运用Minot福利效应模型,考察粮价波动的城镇居民福利效应。在此基础上,将城镇居民按其收入分为七个等级,考察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粮食价格波动对其短期福利及长期福利的影响机理。最后,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粮食价格波动对城镇居民福利变动的冲击效应。
苗珊珊徐永金陆迁同海梅
关键词:价格波动福利效应误差修正模型
我国大米产业波动的来源及冲击路径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采用修正后的两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我国大米产业波动来源,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供求冲击对大米价格和产出的传导路径。结果发现:大米产业70%的价格波动来源于供给冲击的作用;短期内供给冲击占据产出波动的主导地位,而长期内需求冲击解释54%左右的价格波动;总体而言,供给冲击在中国大米价格波动中具有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应对大米产业波动及时调控,防止由于政策调控的滞后效应,导致价格与产出波动放大的结果。
苗珊珊
关键词:价格波动SVAR模型大米产业
河南省农村基本环境公共服务多中心供给机制研究——以河南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为例
2014年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农户意识淡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以及缺乏治理机制创新等问题,导致农村基本环境公共服务难以落实到我国农村基层,通过以农村生活垃圾为例,探索根据垃圾处理不同环节特点,构建农户、市场、政府、社会多中心参与的机制。
郎付山许增巍
关键词:生活垃圾公共服务多中心治理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农户福利效应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本文基于1978-2011年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在对粮食供需弹性以及粮食收益率估计的基础上,运用Minot福利效应模型,对粮食价格波动中农户福利的变动进行了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粮食价格波动的农户福利效应由两方面组成,包括农户作为净生产者的福利变动和其作为净消费者的福利变动。生产福利变动与粮食生产价格变动具有同向作用关系,粮食生产价格平均每提高10%,农户的短期生产福利将增加2.17%,长期生产福利增加2.19%;而消费福利变动与粮食销售价格变动具有负向作用关系,粮食销售价格平均每提高10%,短期消费福利减少1.44%,长期消费福利将减少1.34%。粮食价格变动引起农户收入与粮食消费支出变化的相对值决定农户总福利效应。最后本文分析了这一结论的政策性含义。
苗珊珊
关键词:价格波动福利效应农户
社会资本多维异质性视角下农户小型水利设施合作参与行为研究被引量:72
2014年
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是实现准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方式,同时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也是众多单个农户行为选择的结果。理论研究发现,极其复杂多变的个体决策行为可以通过突破传统经济学的同质性假设——运用个体异质性来表征。本文将农户异质性概念引入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问题研究,探索农户社会资本异质性与农村社区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的互动关系及影响机理,试图解决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中集体行动的实现问题。首先,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将社会资本归纳为社会声望、社会参与、社会信任和社会网络四个不同维度。在此基础上,利用陕西省关中地区393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多维异质性对农户参与小型水利设施合作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多维异质性对农户参与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信任维度、参与维度和网络维度社会资本是农户小型水利设施参与行为的重要促进因素,而声望维度社会资本则降低了农户的参与行为。反映出社会资本的多维异质性将导致集体行动结果的不确定性。某一维度的社会资本促进合作供给的产生,而另一维度的社会资本则对合作供给起到抑制作用,而且各维度交互作用可能使社会资本对合作供给影响结果产生不同结果。此外,农户参与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水利对农业重要性的认知、水利设施维修情况以及用水纠纷对农户参与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种植面积对农户小型水利设施合作供给参与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根据以上结果,政府应该通过培育农户多维度的社会资本,强化社会资本的正向影响,促进小型水利设施的合作供给;此外,通过加强组织服务功能、提高农户合作�
苗珊珊
关键词:集体行动小型水利设施
中国三大区域玉米产量及增长率的因素分解被引量:3
2014年
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在长期演变中逐步形成了特征明显的三大区域,依据玉米种植的区域差异特性和产量变化趋势,本研究将中国玉米生产格局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产区,对三大区域玉米总产量及玉米增长率的因素贡献进行分解,结论是单产和种植面积对三大区域总产量增长的贡献率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中部产区玉米总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种植面积增加和单产水平提高的双重贡献;而南部产区玉米总产量增加则主要来自单产水平的提高。总体而言,中国玉米单产和种植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但种植面积扩大是玉米产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苗珊珊徐永金陆迁
关键词:玉米贡献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