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087)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5
相关作者:匡翠萍顾杰马震姚凯华蒋茗韬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水利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输运
  • 5篇泥沙
  • 5篇泥沙输运
  • 2篇水动力
  • 2篇港口
  • 2篇港口工程
  • 1篇盐分
  • 1篇盐分特征
  • 1篇盐渍
  • 1篇盐渍化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类
  • 1篇淤积
  • 1篇石油类
  • 1篇石油烃
  • 1篇输沙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中石油类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盐

机构

  • 6篇同济大学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浙江省水利河...
  • 1篇上海市政工程...

作者

  • 5篇匡翠萍
  • 5篇顾杰
  • 3篇马震
  • 1篇姚凯华
  • 1篇谢海澜
  • 1篇梁慧迪
  • 1篇蒋茗韬

传媒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泥沙研究
  • 1篇节水灌溉
  • 1篇中国港湾建设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华北地质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港口工程建设对渤海湾西南岸水沙动力环境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基于Delft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渤海湾西南岸二维潮流、波浪和泥沙输运数学模型.运用验证合理的模型研究近20年的港口工程建设对渤海湾西南岸水沙动力特征的累积影响以及黄骅、滨州两港水沙动力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港口工程建设使渤海湾西南岸逐渐形成3个相对独立的海区;波流耦合作用下,全潮平均含沙量分布情况基本与纯潮流时相似,但量值提高近8倍.沿岸流的增强使含沙量等值线趋于与岸线平行,涨潮输沙量的增加使黄骅港以西,黄骅、滨州两港之间以及滨州港以东近岸区域的泥沙含量比例重新分配;总体看来,连片港口工程建设使渤海湾西南岸逐步达到新的输沙平衡状态.黄骅港综合港区与滨州港防波堤一期工程(2012年)与规划工程(2020年)可分别削弱正常天气、常浪天气下港区间泥沙相互输运的影响.
宋竑霖匡翠萍梁慧迪谢海澜
关键词:港口工程水动力泥沙输运
黄骅港工程进展对潮流输沙影响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随着黄骅港工程不同位置的导堤、防波堤和港口建筑物等的陆续建成,势必对近岸海域的潮流和泥沙输运产生不同的影响。文中应用Delft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黄骅港海域水动力泥沙数学模型对黄骅港一期工程、外航道整治工程、2011年和2013年工程下的潮流和泥沙输运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一期工程导堤长度短,黄骅港东南和西北区域间悬沙输运和交换比较畅通;外航道整治工程后,港区东南和西北区域被分割成两片较为独立区域,东南区域总体含沙量大小及泥沙输运范围均有所减小;综合港区北导堤工程的建设进一步阻碍了东南和西北区域的水体和悬沙交换,降低了黄骅港两侧近岸区域与原口门处的高悬沙浓度范围。
顾杰刘鹏晨宋竑霖马震谢海澜
关键词:水动力泥沙输运
潮流与泥沙输运对黄骅港工程的响应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黄骅港的泥沙淤积问题一直是影响通航能力和投资建设的关键因素.黄骅港通过2011年整治工程大大改善了航道的通航能力,并减缓了泥沙的淤积,为港池提供了平稳的水域.基于验证的MIKE 21软件中的潮流和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2011年工况下港区的潮流场以及泥沙浓度场对工程的响应,并对比分析了有无波浪作用下泥沙浓度场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防波堤外延把黄骅港分为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明显的阻流作用迫使潮流携带泥沙沿堤向外海侧搬运;无波浪作用时,港区含沙量在平均值0.02kg·m-3附近变化,有波浪作用时,含沙量大幅上升,近岸区形成高含沙水体;防波堤阻碍高含沙水流跨过航道,提高了航道的使用寿命.
匡翠萍钱从锐姚凯华顾杰
关键词:泥沙输运航道MIKE
泥沙输运与海床演变对曹妃甸港口工程的响应特征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Delft3D软件建立了波流共同作用下曹妃甸海域三维泥沙输运与海床演变数学模型,使用2012年实测潮流和含沙量对模型进行验证.运用验证后的数学模型对2012年曹妃甸工程的泥沙输运和海床演变进行模拟,从而分析泥沙输运与海床演变对港口工程的响应特征,得出以下结论:曹妃甸海域含沙量较低,小于0.2kg·m-3,呈现在平面上为西部高、东部低,滩地高于外海,在垂向上为由表层至底层增大的特点;甸头、西部滩地和东坑坨海域为主要冲刷区,西部深槽和东部老龙沟深槽为主要淤积区.海床一年的冲淤演变总体在0.5m以内,海床是动态稳定的,冲刷率和淤积率均是港口运行可接受的.
匡翠萍戚健文蒋茗韬顾杰
关键词:泥沙输运
沧州东部滨海平原土壤盐渍化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土壤盐渍化是沧州沿海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通过采集浅部0.3~0.5 m,深部0.8~1.0 m土壤样品,开展易溶盐试验,研究区域土壤盐分特征,分析各离子间的相关性,评价土壤盐渍化程度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浅部样品全盐量平均值为4.225 g/kg,高于深部3.828 g/kg。浅部全盐量与Cl^(-)、SO_(4)^(2-)、Na^(+)、K^(+)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深部土壤全盐量与Cl^(-)、Na^(+)、K^(+)、Mg^(2+)含量显著正相关。土壤盐渍化总体处于低-中等水平,不同层位盐渍土均近似平行于海岸带分布;盐渍化程度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加剧的趋势。盐渍化类型主要为氯盐渍化,NaCl是盐分存在最主要形态。浅层地下水性质与包气带岩性是影响盐分积累最主要的因素。
陈彭王威王国明马骏驰
关键词:土壤盐渍化盐分特征影响因素
黄骅港风生流及紊动的三维特性被引量:3
2017年
通过近15年的建设,黄骅港典型的半封闭式港区于2012年基本建成,3条长导堤对流场和紊动能的分布特征影响显著.基于Delft3DFLOW软件建立黄骅港三维潮流数学模型和紊流模型,将已验证的模型与ENE向6、8级风耦合,研究2012年工况下黄骅港风生流及紊动的三维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定量分析可得,ENE向风作用下的黄骅港风生流由东南向西北方向运动,对潮流场的影响显著;与无风相比,6级风作用时流速与紊动能的量值、水平分布以及垂向结构的变化较小,但8级风作用时流速与紊动能的水平分布与垂向结构变化显著,紊动能增加近2倍;垂向平均紊动能与垂向平均流速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紊动能在涨潮期间较落潮期间强;在8级风作用时,风应力在水体表层产生的紊动能明显强于底部边界层作用产生的紊动能,可达2.5倍;长导堤环抱港池内的水体流速和紊动能与港池外相比大幅减弱.
匡翠萍宋竑霖顾杰马震
关键词:风生流紊动
浅层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监测自然衰减(MNA)预测与适宜性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在石油开采、运输、加工的过程中,泄漏、淋落等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石油类污染物通过渗漏进入含水层,对地下水造成污染[1],且危害巨大。目前较典型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主要有3类:抽出处理(Pump-Treat)技术,简称P&T技术;监测自然衰减(Monitor Natural Attenuation)技术,简称MNA技术;原位(In-Situ)修复技术[2]。监测自然衰减同其他技术方法相比,具有彻底清除转化污染物,无二次污染和副产物产生;对污染场地周围的环境无破坏性;处理费用相对较低等特点。通过比较优选监测自然衰减作为研究区主要修复方法,在地下水石油污染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场地开展石油类污染物迁移预测研究。在现场监测和室内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典型场地地下水流模型;以TPH(总石油烃)为目标污染物建立典型场地石油类污染物溶质运移模型,进行预测评价,结果显示监测自然衰减技术适宜作为本场地的主要治理方法,且能在相对较短的修复时间内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从模拟预测结果来看,污染晕的中心始终在场地的中心区域,迁移距离较小,污染物以自然衰减作用为主,受对流弥散作用影响并不明显,总体上看只要措施得当,不会对场地区域外地下水环境造成太严重的影响。
王威陈社明马震陈彭
黄骅港外航道整治工程对风暴潮流下泥沙输运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2003年10月黄骅港海区的一次强寒潮风暴潮造成了港口和外航道泥沙淤积严重,为减少外航道淤积保证外航道正常通航,2004年5月开始实施外航道整治工程。本文建立了黄骅港海域二维水动力和泥沙输运数学模型,模拟在ENE向8级大风作用下整治工程前后风暴增水引起的潮流动力和含沙量变化过程。分析表明:大风作用使黄骅港海区潮流动力失衡,涨落潮输沙不等,同时沿堤流及沿岸流作用加强;整治工程后涨落潮过程中水体交换大幅减少,防波堤的阻水效应增强,阻碍了两侧区域的悬沙输运,近岸区域悬沙浓度相比一期工程有了明显的降低。
匡翠萍刘鹏晨顾杰马震
关键词:风暴潮大风数值模拟泥沙淤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