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G2004104)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相关作者:谢田甜李冬云杨辉郭兴忠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超微细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氧化铝
  • 2篇纳米
  • 1篇水合氧化铝
  • 1篇纳米氧化铝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超微细化...

作者

  • 2篇杨辉
  • 2篇李冬云
  • 2篇谢田甜
  • 1篇郭兴忠

传媒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纳米Al2O3粉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5年
纳米氧化铝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其制备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系统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工艺过程和各自的优缺点,综述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纳米氧化铝的应用领域,并指出了纳米氧化铝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的若干工作。
李冬云连加松谢田甜杨辉
关键词:纳米氧化铝
水合氧化铝的热处理及纳米氧化铝的颗粒特性被引量:15
2006年
利用IR、XRD、TG-DTA和TEM等测试技术研究了醇铝的水解产物——水合氧化铝的特性及水合氧化铝的热处理过程,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纳米氧化铝颗粒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醇铝的水解产物水合氧化铝为富含吸附水和结构水的非晶态一水铝石,300℃煅烧后出现部分非晶态γ-Al2O3;煅烧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均能影响纳米氧化铝粒子的晶型、大小和形貌,其中煅烧温度影响最大,冷却方式影响次之,保温时间影响最弱;在750℃/3h、800℃/4h、900℃/4h、950℃/4h和1000℃/4h随炉冷却工艺条件下,分别得到粒径为3 ̄5nm、3 ̄5nm、5 ̄10nm、10 ̄15nm和50 ̄100nm的纤维状或球状、α相或γ相的纳米氧化铝粒子。
李冬云杨辉谢田甜郭兴忠连加松
关键词:氧化铝水合氧化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