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08D042)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白淑英乌静邵力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越轨
  • 1篇越轨行为
  • 1篇少年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存在
  • 1篇青少年
  • 1篇青少年网络
  • 1篇协商
  • 1篇公共协商
  • 1篇辩护

机构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3篇白淑英
  • 1篇乌静
  • 1篇邵力

传媒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青少年犯罪问...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论虚拟秩序被引量:3
2009年
虚拟实践的产生,使虚拟秩序成为当代哲学中的一个新命题。虚拟秩序是虚拟实践者基于网络空间的技术性体验和理性设计而形成的一种群众秩序和一种合规则的关系状态,具有显秩序和隐秩序双层结构。从表面上看,网络空间的自由性不利于虚拟秩序的生成,但是虚拟秩序指向的合目的性、演进过程的规律性以及虚拟实践者的良知和内外压力,使网络空间的秩序得以可能。虚拟秩序的生成是"自在"性与"自为"性的统一。政府与公众建立在公共协商基础上的虚拟秩序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虚拟实践者对平等性和包容性的诉求,为虚拟世界的多元化主体创造理性协商、规范参与的空间。
白淑英
关键词:公共协商
社会存在还是意义建构?——为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辩护
2010年
在论及网络越轨行为时,学界研究大多习惯将网络越轨行为与青少年群体紧紧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缺乏必要的实证数据的支持。在某种意义上说青少年的越轨身份和网络越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制造"和"生产"出来的,具有意义建构的意味。青少年越轨身份的被制造,来自于作为网民主体的青少年必定存在网络越轨行为的论断和对青少年年龄区间界定的含混;而网络越轨行为的"被生产",则源自于通过对网络环境容易产生越轨行为的判断而进行的标定。正确和客观地认识网络中的青少年越轨行为,需要将日常生活理论作为理论支点,采用统计概括和田野调查的研究范式对网络越轨中的青少年人口统计学特征和越轨行为特征进行科学准确的把握。同时也不能忽略越轨含义的中性色彩,区别对待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
白淑英邵力
关键词:青少年
论我国互联网管制的政策主体与能力提升问题被引量:6
2009年
我国的互联网管制正在经历着一个由单一政策主体向多元政策主体发展的过程,并且仍然存在着管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出现了诸如权力主体间的重叠与冲突、权力主体与公众主体的割裂等一系列现象。应通过协调权力机构间的关系、重视网络公众的主体作用、明确互联网管制的标准和责任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我国互联网的管制能力。
乌静白淑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