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2743)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5
相关作者:曹晖汪明庄淳徐佳张子臻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胃肠
  • 10篇间质
  • 9篇间质瘤
  • 6篇胃肠间质瘤
  • 5篇预后
  • 5篇胃肠道
  • 5篇肠道
  • 3篇肿瘤
  • 2篇伊马替尼
  • 2篇胃肠道间质瘤
  • 2篇胃肠道间质肿...
  • 2篇间质肿瘤
  • 2篇复发
  • 2篇肠道间质瘤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源
  • 1篇血小板源性
  • 1篇血小板源性生...
  • 1篇血小板源性生...
  • 1篇血小板源性生...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曹晖
  • 9篇汪明
  • 3篇徐佳
  • 3篇张子臻
  • 3篇庄淳
  • 2篇赵文毅
  • 2篇赵刚
  • 1篇邱伟箐
  • 1篇王超杰
  • 1篇沈志勇

传媒

  • 6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视野生型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1
2014年
胃肠间质瘤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c.kil基因或PDGFRA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有10%~15%的胃肠间质瘤不存在c—kit基因及PDGFRA基因的突变.称为野生型胃肠间质瘤。这一类胃肠问质瘤在分子机制及临床特征上与突变型胃肠间质瘤有湿著差异.且其本身存在高度异质性。临床医师在诊断与治疗野生型胃肠间质瘤时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曹晖汪明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野生型
靶向药物治疗时代的柳叶刀——手术在晚期胃肠间质瘤治疗中的地位被引量:14
2016年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恶性肿瘤,由于起病隐匿。相当一部分病例在发现时已是局部晚期或已发生转移。分子靶向药物甲磺酸伊马替尼(IM)的问世,极大地改变了GIST的治疗模式。IM对于GIST的治疗最先应用于晚期GIST,且取得成功并迅速成为晚期GIST治疗“金标准”。在IM有效地延长了晚期GIST患者生存期的同时.手术在晚期GIST治疗中的地位成为了临床上越来越受关注的一个课题。目前,在高复发风险或局部晚期GIST的治疗中,IM已经通过手术后辅助治疗或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形式与外科手术相结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目前有限的循证医学证据,在局部晚期或“困难解剖部位(食管.胃结合部、十二指肠、直肠等)”的原发性GIST中,外科手术可以与IM结合,实现类似晚期胃癌治疗模式中的“转化治疗”;对于对IM治疗有一定反应(部分缓解、疾病稳定或局限性进展)的复发转移性GIST病例。外科手术可能为患者带来有限的生存获益:对于广泛进展的复发转移性GIST,外科手术指证应严格限制于出现并发症或急诊情况等综合情况的评判中。
曹晖汪明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外科手术靶向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相关MicroRNA的研究进展
2015年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目前靶向治疗最为成功的实体肿瘤之一。鉴于其生物学行为的复杂多样性,准确判断其危险程度及预后,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尤为重要。Micro RNA(mi RNA)是一种新兴的肿瘤标志物,与GIST的发生、发展及病人预后密切相关。
王超杰张子臻曹晖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MIRNA分子标志物预后
胃肠间质瘤危险度评估方法的再认识被引量:3
2015年
胃肠间质瘤(GIST)生物学行为多样,准确判断肿瘤的复发风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临床问题。 GIST复发危险度的评估体系已经经历了数次变革,但仍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各种病理形态学指标、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他分子标记物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丰富到 GIST 危险度评估体系中去,在肿瘤个体化治疗的新形势下,GIST危险度的评估必将越来越多元化。
汪明曹晖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危险度评估预后
胃肠道间质瘤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探讨影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术后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IM)辅助治疗停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手术并在术后接受IM辅助治疗的138例中、高危原发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的预期停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54.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Ki67指数(P=0.005)、肿瘤局部侵犯(P=0.026)与胃肠道间质瘤术后IM辅助治疗停药后复发有关.根据两项危险因素在COX回归分析中所占不同权重建立综合评分模型,其预测IM辅助治疗后复发风险的准确性优于NIH分级(AUC:0.714比0.631);基于综合评分模型建立了复发低危组和高危组患者的预期停药后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1.3%和31.1% (P<0.05).结论 对于NIH分级中、高危的患者,如果合并有肿瘤局部侵犯,或虽然没有肿瘤局部侵犯但Ki67指数>8%的患者,应尽量延长IM的辅助治疗时间.
徐佳赵文毅庄淳汪明张子臻赵刚曹晖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复发
基因突变检测在胃肠间质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价值被引量:11
2013年
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是胃肠间质瘤(GIST)最重要的分子特征。对这两个基因突变的检测对于诊断KIT阴性GIST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用于预测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此外,近年来更多的研究关注于把基因突变状态作为判断GIST预后因子的可行性。
曹晖汪明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预后
合并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合并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2年11月间在上海仁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25例原发性GIST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者46例.未合并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者479例。结果合并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的46例GIST患者术前诊断率仅为2.2%(1/46),按NIH术后危险度分级,极低危患者36例(78-3%),低危患者9例(19.6%),高危患者1例(2.2%)。与未合并其他消化道肿瘤的GIST患者相比,合并者多见于老年患者(P=0.001),多发生于胃(P=0.000),肿瘤直径更小(P=0.000),核分裂像更少(P=0.000),危险度更低(P=0.000)。46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36.1%,显著低于未合并者的82.2%(P=0.000)。结论合并其他消化道恶性肿瘤的GIST大多为低危或极低危险度,对预后影响较小,其预后主要取决于合并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故对其治疗主要针对合并的恶性肿瘤,同时在不明显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下可考虑一并切除GIST。
庄淳汪明邱伟箐徐佳沈志勇曹晖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胃肠道恶性肿瘤预后
内镜辅助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治疗胃间质瘤被引量:7
2013年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和腹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创治疗已经成为现代外科的主流趋势。然而,单纯应用内镜或腹腔镜的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双镜联合技术弥补了这一不足,拓宽了微创技术的应用领域。内镜辅助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总结了43例内镜辅助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治疗胃间质瘤的经验,认为这一术式是安全可行的。
汪明曹晖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腹腔镜检查内镜检查胃切除术
胃肠间质瘤诊断与治疗的新挑战——从循证医学到精准医学的思考与实践被引量:5
2016年
随着近年来的肿瘤分子诊断的发展及靶向药物的推广应用.癌症治疗已经逐步进入了精准医学新时代。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诊断和治疗充分体现了精准医学的理念.但是目前在GIST临床诊治的诸多方面(如基因突变与预后的相关性、野生型GIST的治疗策略以及耐药现象的应对等)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需要探索。
曹晖汪明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
中高度复发风险胃肠间质瘤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IM)对中高度复发风险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术后辅助治疗疗效及其优化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9月间接受R0手术切除的连续225例中高危原发GIST患者(中危62例,高危163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比较接受IM辅助治疗及未接受IM辅助治疗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在中危GIST患者中,服药组与未服药组相比,5年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83.3%和88.6%,两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高危GIST患者中,服药组与未服药组术后1年的RFS分别为93.5%和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而术后5年RFS分别为56.1%和50.2%,两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此外,在高危GIST患者中,核分裂象>10/HPF或有局部浸润的服药组和未服药组患者比较,服药组术后1年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未服药组,P值分别为0.022和0.036,而核分裂相≤10/HPF且无局部浸润的服药和未服药组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9).结论 GIST术后IM辅助治疗可有效延缓肿瘤复发,但不能预防IM停药后的肿瘤复发,对于核分裂象>10/HPF或伴有局部浸润的高危GIST患者,应尽量延长术后IM的辅助治疗时间.
徐佳庄淳赵文毅汪明张子臻赵刚曹晖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伊马替尼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