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TJXC12-017)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韩红梅孙卫华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文化
  • 2篇广电
  • 1篇当下
  • 1篇地域文化
  • 1篇地域文化资源
  • 1篇影视
  • 1篇影视剧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话语
  • 1篇软实力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文化
  • 1篇审美维度
  • 1篇十七年文学
  • 1篇主义
  • 1篇文化品牌
  • 1篇文化软实力
  • 1篇文化体制
  • 1篇文化体制改革
  • 1篇文化资源

机构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韩红梅
  • 1篇孙卫华

传媒

  • 2篇中国广播电视...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地域文化资源与广电节目创新研究——以天津广电业为例
2015年
中国文化产业的建设重点已经投向了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开发地域品牌文化资源并使其有效传播是地方广电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本文以天津广电业为例,分析广播电视对"地域文化内容"的传播现状,从文化改造、文化内容定位、文化品牌建设三个层面提出创新策略,从而探讨地域文化资源继承与广电节目创新的内在逻辑关系。
韩红梅
关键词:地域文化广电节目文化品牌
十七年文学影视剧中的阶层镜像研究
2014年
自1949年至1966年,中国影视剧的创作和评价主要以政治话语为主导,其人物形象再现也被高度"刻板成见"化。农民,因其与红色政权性质的一致性,具有先天的政治正确性,成为一个被大写和极力讴歌的主体。而地主与知识分子,则以其政治的反动性与革命立场的模糊性,在影像文本中被置于与"革命性"对立的一极。这种影视剧中的人物再现,深刻定格并影响了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化生态,也影响了中国80年代乃至延续到新世纪的文化版图。
孙卫华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影视剧政治话语审美维度
当下广电产业发展的困境及突围创新路径探究——以天津广电产业发展为例
2014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在此背景下,包括广电产业在内的整个文化产业的地位也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党和国家对包括广电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广播影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陆续展开,并取得了重要突破和显著成效,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增强了广播影视的发展活力,促进了广播影视的繁荣发展。天津广电产业也投入到全国的改革大潮中,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韩红梅
关键词:广电产业文化体制改革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