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SQ201009)

作品数:2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天然陈特固王嵘余克服施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全球变暖
  • 1篇温排水
  • 1篇海洋站
  • 1篇钙化
  • 1篇变暖
  • 1篇滨珊瑚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家海洋局

作者

  • 2篇陈特固
  • 2篇陈天然
  • 1篇施祺
  • 1篇郑兆勇
  • 1篇汤超莲
  • 1篇周雄
  • 1篇余克服
  • 1篇莫少华
  • 1篇时小军
  • 1篇王嵘

传媒

  • 1篇热带地理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全球变暖和核电站温排水对大亚湾滨珊瑚钙化的影响被引量:18
2011年
全球变暖引起的珊瑚白化和珊瑚钙化能力减弱,对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对高纬度海域石珊瑚(Scleractinia)群落被认为是珊瑚物种延续的最后避难所。通过分析大亚湾海域持续生长46年(1962—2007年)的滨珊瑚Porites骨骼参数(生长率、密度和钙化率),研究相对高纬度海域石珊瑚钙化对全球变暖以及人为热排放的响应模式。结果显示,滨珊瑚平均生长率、密度和钙化率分别为0.97cm.a?1(0.41—1.32cm.a?1)、1.45g.cm?3(1.17—1.65g.cm?3)和1.40g.(cm2.a)?1[0.59—1.93g.(cm2.a)?1]。海表温度(SST)是该海域石珊瑚钙化的主导控制因素。1962—1993年,全球变暖、SST上升对大亚湾滨珊瑚生长有缓解冬季低温胁迫、促进骨骼钙化的作用。然而,随着SST持续上升以及大亚湾核电站的运行,全球变暖与核电站温排水对滨珊瑚骨骼形成高密度带造成抑制作用,导致自1993年以后滨珊瑚骨骼生长率和钙化率呈下降趋势,并出现1997—2001年和2006年的低谷。因此,全球变暖,至少是初期,对相对高纬度海域石珊瑚钙化乃至珊瑚礁发育是有促进作用的。但随着SST持续上升,加上ENSO等极端高温事件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在未来会出现相对高纬度海域的大面积石珊瑚白化。
陈天然余克服施祺陈特固王嵘
关键词:全球变暖温排水滨珊瑚钙化
涠洲岛海洋站1960―2010年DHW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根据涠洲岛海洋站实测海表温度(SST)历史资料和该岛珊瑚礁普查(Reef Cheek)历史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和对比分析法探讨该站SST变化中夏季DHW(Degree Heating Weeks)的变化趋势及珊瑚白化的海洋站DHW临界值,结果表明:(1)1960―2010年涠洲岛DHW有轻微的上升趋势,与气候全球变暖统计上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涠洲岛出现珊瑚白化的海洋站DHW指标为6.0(℃.周);(3)预估2030年前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对涠洲岛珊瑚礁造成致命的影响。
郑兆勇汤超莲陈天然莫少华周雄时小军陈特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