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451061101005309)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于海霞陈晓宏张强于江华徐礼强更多>>
相关机构:学研究院中山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城市
  • 2篇河道
  • 1篇氮磷
  • 1篇底泥
  • 1篇地表径流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营养化
  • 1篇执法
  • 1篇执法体系
  • 1篇生物滤池
  • 1篇生物滤池处理
  • 1篇湿沉降
  • 1篇水空间
  • 1篇水库
  • 1篇水湿地
  • 1篇水域
  • 1篇水源水库
  • 1篇塔式生物滤池
  • 1篇曝气
  • 1篇曝气复氧

机构

  • 9篇学研究院
  • 6篇中山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作者

  • 6篇于海霞
  • 4篇陈晓宏
  • 3篇张强
  • 1篇于江华
  • 1篇徐礼强

传媒

  • 4篇人民珠江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 1篇Chines...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曝气复氧对华南农村重污染河道底泥氮磷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华南农村的重污染河道水体底泥为试验对象,利用实验室模拟方法研究不同曝气复氧方式对水体氮磷素迁移与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环境溶解氧水平的变化对底泥氮磷的输出和转化途径产生较大的影响;2静置低溶解氧/厌氧条件下,氨氮、总氮的释放质量浓度呈逐渐线型上升的趋势,总磷的释放质量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不断释放;3相对静置实验组,曝气复氧条件使底泥氨氮输出最大质量浓度经一定时间下降到相对稳定的较低质量浓度释放状态,输出氨氮的转化周期缩短,总氮保持相对稳定的较高质量浓度释放趋势,总磷保持相对稳定的较低质量浓度释放状态;4对底泥曝气有助于水体溶解氧的恢复,可明显提高除氮磷效果,并能有效抑制底泥氮磷的再次释放。因此,合理地利用曝气复氧技术有助于河流环境的修复。
徐礼强杨芳罗欢张苑龙李召旭
关键词:复氧氮磷重污染河道底泥
大气湿沉降对河道型水源水库富营养化贡献数模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根据国内外对大气湿沉降的研究成果,初步分析了大气湿沉降对河道型水源水库富营养化的影响。以寻乌县九曲湾水库为例,建立了二维水量水质耦合模型,预测了在一场典型降雨后水库TN、TP的浓度场分布,分析氮、磷营养盐大气湿沉降对水库富营养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九曲湾水库富营养化的主要成因,为水库的富营养化治理提供参考。
吴琼崔树彬罗欢徐礼强
关键词:大气湿沉降富营养化
磁致微生物效应及其在废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2014年
磁致微生物效应可以改变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等行为,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废污水处理领域。主要综述磁致微生物效应及其在废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及发展前景等。
杨芳姚创罗欢李召旭徐礼强
循环式生物滤池处理城市地表径流的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对以木片为填料的塔式生物滤池配置循环装置,将其应用于处理城市地表径流污染.通过设置不同的循环次数,比较了循环操作对滤池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循环式生物滤池在处理径流过程中存在适应驯化期,不同的污染物质其适应驯化时间不同.COD所需驯化时间最长,适应期内总入水水量达到装置空隙体积的8.5倍;NO-3-N和TP适应期相当,总入水水量约为空隙体积的7.2倍;TSS与TN所需的时间最短,总入水水量约为空隙体积的5.3倍.该循环式生物滤池对TSS、COD、NH+4-N、NO-3-N、TN和TP的平均去除效率分别为86.2%、24.3%、11.1%、85.9%、37.7%和45.7%.循环操作对生物滤池的性能影响研究表明,TSS、NH+4-N与TP的去除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TN与NO-3-N的去除未明显影响.由于循环过程中部分有机质从木片中析出,使得有机物质(COD)的去除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于江华于海霞徐礼强
关键词:塔式生物滤池城市地表径流木片
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调控机理及评估模型被引量:1
2011年
城市水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调控机理对维护城市水资源及环境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城市水域问题的生态学实质出发,基于五律协同原理,研究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调控机理及模型。研究表明,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六位一体"调控具有时空层次性、综合性、阶段性特征,灰色评估模型可定量评估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程度,随着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完善,其六位一体度亦随之增高。选取我国著名水域北京颐和园昆明湖、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济南大明湖进行案例比较研究,为我国城市水域生态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于海霞徐礼强陈晓宏张强
海湾型城市滨水空间的战略区位及生态格局——以厦门市马銮湾新城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海湾型城市定位及其滨水空间的生态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海湾资源的稀缺性,论文以厦门市马銮湾为例,在基于区位优势的城市发展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其战略目标、总体发展方向和城市功能定位,进而构建了马銮湾生态保育区、生态重建区和生态过渡区基本生态框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重建区提出了滨水生态空间构建的初步建议。
于海霞徐礼强陈晓宏张强
关键词:海湾型城市滨水空间
城市水域生态格局的内涵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10年
城市水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生态廊道,其功能的正常实现与否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判别并维护城市水域生态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从地理学视角探讨城市水域生态格局的科学内涵,辨析城市水域的自然基底类型,阐释城市水域格局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的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化传统是影响城市水域生态格局形成和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城市水域生态格局对城市用地布局、公共空间以及景观轴线具有明显导向作用。科学剖析并构建城市水域生态格局,可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对厦门市水域生态格局进行优化调控。
于海霞徐礼强张强陈晓宏
关键词:城市水域
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水利政策法规体系研究
2010年
建立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水利政策法规体系是珠江三角洲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珠江三角洲地区现行水利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入手,开展珠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政策法规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现行水利政策法规体系仍很不完善,许多立、改、废工作亟待进行,2008年水政执法有效率总体较高,但很少在珠江三角洲层面开展区域一体化的联合执法,珠江三角洲水利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应重点加强与水利现代化建设、水资源一体化配置、保护及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而建立统一协调、快速高效的区域一体化的联合执法体系。
于海霞徐礼强张强陈晓宏
关键词:执法体系珠江三角洲
基于分层系数法的磨刀门水道咸淡水混合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基于2005年枯水期同步水文测验数据,分析了调水前后表层(0.2 H)和底层(0.8 H)含氯度的变化趋势、咸界(250 mg/L含氯度)影响范围的变化。运用分层系数法分析的结果表明,磨刀门水道的盐水楔现象较为明显,盐水楔自下游往上可至竹排沙站;由挂定角站至竹排沙站,咸淡水由"部分混合-盐水楔型"过渡到以部分混合为主盐水楔为辅,再向上游,十三顷站和大敖站则呈现较稳定的均匀混合型,但在较少的时间也会出现部分混合,盐水楔出现的时间极少。
徐礼强于海霞于海霞邓家泉杨莉玲
关键词:磨刀门水道
Removal Efficiency Simu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Analysis of Particles Behavior in a Stormwater Wetland During Dry Days:A Case Study in Janghwa-do,Korea
2012年
Particles behaviour was monitored and analyzed in a stormwater wetland over a period of 4 months (June-September,2009).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articles behaviour can be affected by many processes,such as sedimentation,resuspension,adsorption and release in stormwater wetlands during dry days.Due to the effects of these factors,the particles removal efficiency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settling theo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value obtained using the measured particles number concentration.And the measured efficiency showed a turning point in the range of 2-4 μm,which was within the colloidal particles range.Analysis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showed that particles were finer in the outflow than inflow due to sedimentation of the coarse particles and resuspension of the fine particles in the wetland.Particles in different size range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their contribution to turbidity and total suspended solids concentration.The finer particles (less than 10μm) showed a closer relationship with the turbidity while coarser particles (>4μm) were more related to total suspended solid concentration.
Yu JianghuaXu LiqiangYu HaixiaKim Youngchul
关键词:胶体颗粒水湿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