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ZH053)
-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彭栓红张月琴凌建英王鹏龙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大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多元文化共存的边塞古城:右卫镇
- 2014年
- 边塞古城右卫镇,军事文化影响随处可见,堡子、长城、古城等军事设施至今犹在;右卫镇是走西口必经之地,边地商贸文化值得研究;有满汉回等民族,民族信仰复杂,但和谐共存。不管是商业文化、宗教文化还是戏曲文化都有着浓厚的军事历史背景。
- 彭栓红
- 关键词:军事多元文化
- 文化遗产保护中文艺学的选择
- 2011年
-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目前,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个世界性主题,国际国内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极为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1年起每两年公布一次世界"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的昆曲、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中国书法都榜上有名。
- 凌建英
-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艺学维吾尔木卡姆艺术非物质遗产古琴艺术长调民歌
- 清代晋北村落庙宇会馆及其戏台调查研究——以山西怀仁县石井村龙王庙为例
- 2014年
- 在山西省怀仁县石井村龙王庙内,现存有清同治年间修建的会馆和戏台,两通同治十年(1871年)刊立的石碑也记录了修建会馆和扩建乐楼的经过。这座会馆是迄今为止田野考古发现的唯一的一座在村落庙宇中附建的会馆,对于了解清代后期山西北部村落的发展和戏剧演出有重要意义。
- 王鹏龙
- 关键词:村落会馆戏台碑刻
- 神圣的仪式与世俗的狂欢——传统节日中的怀仁旺火文化解读被引量:2
- 2017年
- 旺火是晋北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尤以怀仁旺火为盛,集中体现在春节和元宵节两个时段,常伴有闹社火,具有全民参与性。旺火社火文化背后既体现了古老的火崇拜、神灵信仰、宗教信仰以以及民间求旺、闹热等心理,又是边塞文化、中原农耕文化、当代仁爱文化杂糅的体现。如今旺火文化已经成为怀仁年节文化的名片,其影响辐射周边。
- 彭栓红
- 关键词:民众心理
- 近代乡村的赛戏仪式与社会秩序——以大同地区为例被引量:1
- 2010年
- 在乡村,"赛"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宗教祭祀,一部分是演戏。村民所说的"赛"大多指宗教祭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近代乡村的赛戏文化是中国古老的傩文化与地方文化的结合与再创造。从赛戏的前奏、仪式及仪式的主角来看,"赛"的内涵已经同保卫村落、创建美好家园和进行社会教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乡村社会秩序的建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探讨乡村的赛戏仪式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剖析近代乡村社会。
- 张月琴
- 关键词:仪式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