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2079)

作品数:20 被引量:138H指数:7
相关作者:张树明汤琳魏正宇张良赵亚云更多>>
相关机构:东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2篇铀矿
  • 11篇成矿
  • 8篇铀矿床
  • 8篇矿床
  • 7篇龙首山
  • 6篇地球化
  • 6篇地球化学
  • 6篇铀成矿
  • 5篇地质
  • 5篇定年
  • 5篇矿化
  • 5篇斑岩
  • 4篇地质特征
  • 4篇相山矿田
  • 4篇矿田
  • 3篇地球化学特征
  • 3篇岩脉
  • 3篇岩石
  • 3篇铀矿化
  • 3篇同位素

机构

  • 27篇东华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核工业二〇三...

作者

  • 18篇张树明
  • 7篇汤琳
  • 7篇魏正宇
  • 6篇张良
  • 4篇赵亚云
  • 2篇宋凯林
  • 2篇许迅
  • 2篇秦雨
  • 1篇刘晓东
  • 1篇王蕾
  • 1篇张展适
  • 1篇饶泽煌
  • 1篇郭国林
  • 1篇刘金枝
  • 1篇张莹
  • 1篇方欣
  • 1篇彭瑞强
  • 1篇赖冬蓉
  • 1篇曹寿孙
  • 1篇张鑫

传媒

  • 3篇矿物学报
  • 3篇矿床地质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甘肃科技
  • 1篇江西科学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甘肃地质
  • 1篇地质通报
  • 1篇资源环境与工...
  • 1篇现代矿业
  • 1篇能源研究与管...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中国矿物岩石...

年份

  • 3篇2019
  • 9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首山中段加里东期花岗岩浆作用与铀成矿作用研究述评被引量:6
2015年
龙首山中段广泛出露加里东期花岗质岩体,是龙首山花岗质岩浆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里东期花岗质岩浆活动与铀成矿(尤其是碱交代型铀矿化)关系密切。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项目组认识,系统总结了龙首山地区铀成矿带内加里东期花岗岩浆作用特征和铀成矿作用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加里东期岩浆作用与铀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认为该区加里东期花岗岩浆作用与铀成矿(尤其是碱交代型铀矿化)关系十分密切,既为铀成矿提供主要铀源,也为铀成矿提供热源。同时认为该区在岩浆岩成岩成矿时代、成岩成矿构造环境、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研究程度较低。
赵亚云张树明汤琳尧宏福
关键词:岩浆作用铀成矿作用龙首山
龙首山芨岭地区基性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以甘肃省龙首山芨岭地区基性岩脉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基性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探讨其岩浆源区特征及演化过程。该区基性岩脉SiO_2为47.09%~51.13%;具有高Al(Al_2O_3为14.56%~15.97%)、富Na(Na_2O为3.35%~3.69%)、低K(K_2O为0.347%~1.23%)的特征。稀土总量较低(105.7×10^(-6)~186.97×10^(-6)),稀土配分模式为右倾轻稀土富集型((La/Yb)N=4.50~9.63)。富集元素Ba、U、Pb、P、Ti,亏损元素Rb、Th、K,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基性岩脉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经历了以橄榄石、单斜辉石、Ti-Fe氧化物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岩浆上升过程中基本未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其原岩岩浆是地幔岩部分熔融后,经地幔交代作用形成的熔体。基性岩脉岩浆产生于过渡型地幔源区,源区为尖晶石+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地幔。
张良张良张树明魏正宇陈云杰
关键词:基性岩脉地球化学特征源区
赣中麻鸡嶂钼钨多金属矿化带辉钼矿Re-Os年龄及意义被引量:7
2014年
通过对研究区含矿石英脉及云英岩化石英脉中6个辉钼矿样品进行Re-Os同位素测定,获得石英脉型辉钼矿等时线年龄及模式年龄分别为(157.2±1.4)Ma和(158.5±2.6)Ma,云英岩化性辉钼矿模式年龄为(185.4±2.5)Ma,与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金属成矿时代相当。其成矿机制可归纳为:矿化围岩云英岩化→第一期成矿(早期云英化岩型多金属矿)→第二期成矿(晚期石英脉型矿化多金属矿)。其中云英岩化是本区多金属成矿的必要前提,第一期云英化岩型多金属成矿作用是第二期石英脉型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基础。
宋凯林张树明魏正宇张良
关键词: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成矿时代
甘肃红石泉地区伟晶状白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
<正>甘肃龙首山红石泉地区产有我国乃至世界最为典型的白岗岩型铀矿床,属于祁连—秦岭铀成矿省之龙首山—祁连山铀成矿带重要组成的一部分。红石泉铀矿含矿主岩为伟晶状白岗岩,前人曾对伟晶状白岗岩成岩年龄开展了少量研究,但受当时的...
戚佳伟; 张树明; 杨春四; 蓝德初; 王利玲;
关键词:铀矿床同位素测年
文献传递
光石沟铀矿床晶质铀矿电子探针化学定年研究被引量:32
2012年
铀成矿年龄是铀矿床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准确有效的测定铀矿床的成矿年龄一直是铀矿地质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课题。应用电子探针化学定年方法对陕西丹凤光石沟伟晶岩型铀矿床中晶质铀矿进行了微区定年工作,光石沟铀矿床中晶质铀矿的微区特征及成分信息显示,晶质铀矿形成后一直处在封闭体系之中,后期没有经历热液流体的蚀变改造。本次获得两颗晶质铀矿的成矿年龄分别为(407.6±8)Ma和(416.9±10)Ma,与该矿床的U-Pb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的晶质铀矿年龄一致。
郭国林张展适刘晓东冯张生赖冬蓉周文婷
关键词:晶质铀矿电子探针
江西相山矿田典型铀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意义被引量:27
2012年
对江西相山铀矿田3个典型铀矿床邹家山、横涧和沙洲矿床铀矿石中的萤石矿物进行了系统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邹家山矿床-130 m标高和206 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66.1℃和159.9℃,盐度w(NaCleq)为11.61%和13.16%,密度为0.88 g/cm3和1.00 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之间呈抛物线型关系,密度与均一温度为负相关,而密度与盐度正相关。横涧矿床-3 m标高和92 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59.9℃和291.7℃,盐度w(NaCleq)为13.45%和7.95%,密度为0.91 g/cm3和0.79 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正相关,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关系不明显。沙洲矿床-138 m标高和-98 m标高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297.3℃和272.9℃,盐度w(NaCleq)为13.73%和11.62%,密度为0.86 g/cm3和0.87 g/cm3;均一温度与盐度之间规律性不明显,密度与均一温度负相关、与盐度之间关系不明显。计算获得邹家山矿床-130 m标高和206 m标高铀成矿平均深度是860 m和550 m,横涧矿床-3 m标高和92 m标高平均深度是930 m和950 m,沙洲矿床-138 m标高和-98 m标高平均深度为578 m和537 m。与地表标高对比获得,邹家山、沙洲和横涧铀矿床形成后的剥蚀程度分别在320~416 m、190~240 m、727~902 m之间。相山北西部地区的抬升剥蚀程度强于南东部地区,显示东部和南部地区在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张树明曹寿孙曾文乐饶泽煌谢国发方欣张莹王蕾张鑫
关键词: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铀矿床
江西相山南部花岗斑岩中绿泥石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绿泥石化是铀成矿作用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蚀变类型,针对采自相山南部地区的花岗斑岩岩石样品研究发现,绿泥石化是这一花岗斑岩中常见的热液蚀变现象。选择相山南部地区花岗斑岩中绿泥石进行岩相学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测定各个地区花岗斑岩中绿泥石的化学成分,计算了绿泥石中Al~Ⅳ、Al~Ⅵ、n(Al)/n(Al+Mg+Fe)及n(Al~Ⅵ+Fe~Ⅱ)-n(Mg)等相关指数及其形成温度。讨论绿泥石特征及其形成环境。研究表明:1)相山南部花岗斑岩中绿泥石主要由黑云母蚀变而来,绿泥石主要为蠕绿泥石和铁镁绿泥石,少数属于鲕绿泥石;2)相山南部上南地区花岗斑岩中绿泥石主要来源于铁镁质岩石或富铁、镁的流体,而下堡地区主要来源为泥质岩;3)南部花岗斑岩中绿泥石的形成温度变化于217.91~278.45℃之间,平均温度256.09℃。
许迅张树明杨春四秦雨阮小语彭瑞强
关键词:绿泥石形成环境花岗斑岩
华南印支期花岗岩与热液型铀矿研究主要进展
2017年
印支期花岗岩在华南有较广的分布,但由于此前多认为其成矿作用较弱,对于成岩及相应的成矿作用研究程度较低。近些年来,由于对华南花岗岩工作程度的逐步加深,印支期花岗岩的成岩成矿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根据相关文献的阅读和整理,对印支期花岗岩的成矿特点进行了总结:印支期花岗岩由于当时的受成矿构造背景、自身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流体和铀的地球化学行为的特殊性这些限制,而不具有明显的直接成矿的能力。此外,印支期花岗岩又起到了初步富集成矿元素的作用。从整体来看,印支期花岗岩的成矿作用应是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一个重要的积累时期和演化阶段。
阮小语
关键词:印支期花岗岩
甘肃红石泉伟晶状白岗岩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被引量:5
2017年
伟晶状白岗岩是红石泉铀矿床的含矿主岩,主要由钾长石、石英以及斜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组成,副矿物为黄铁矿和锆石。具有富硅(w(SiO_2)平均72.36%)、高碱(w(Na_2O+K_2O)平均8.75%),相对富钾贫钠(w(K_2O/Na_2O)平均2.67),低铁(w(TFe_2O_3)平均2.75%)、镁(w(MgO)平均0.70%)、钙(w(CaO)平均0.74%),弱过铝的特点,属于弱过铝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Rb、Th、U、La、Ce、Nd、Zr、Hf等元素相对富集,Ba、Sr、Ti、P等元素相对亏损,具有明显的U、Th富集,Eu负异常。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较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图总体略显右倾。结合该区的构造-岩浆演化特点,认为伟晶状白岗岩形成于中高温低压的后碰撞构造环境。
杨春四张树明许迅秦雨阮小语彭瑞强
关键词:岩石地球化学岩相学
甘肃龙首山地区基性岩脉的地质特征及研究意义
龙首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西南缘,阿拉善地块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铜镍等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前人对研究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基础地质研究及找矿工作,但对于区内基性岩脉系统性研究不够。本文选取龙首山基性岩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
蓝德初
关键词:基性岩年代学构造环境岩浆演化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