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11400-3274800)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李法军朱泓王明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石器
  • 1篇石器时代
  • 1篇头骨
  • 1篇年龄鉴定
  • 1篇人骨
  • 1篇鲤鱼
  • 1篇明清
  • 1篇明清时期
  • 1篇墓地
  • 1篇花园
  • 1篇古人
  • 1篇合葬
  • 1篇夫妇合葬

机构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天津市文化遗...
  • 1篇广东省文物考...

作者

  • 2篇李法军
  • 1篇王明辉
  • 1篇朱泓

传媒

  • 1篇文物春秋
  • 1篇广州文博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鲤鱼墩新石器时代头骨的非连续性形态特征观察与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鲤鱼墩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北部湾东岸的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距今约6000年左右。该遗址发现的8座单人葬的人骨是目前粤西地区发现最多且保存相对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的人骨材料,它们的发现对于探讨雷州半岛以及两广地区人类种族进化与分布、古越族的产生和形成、该地区现代居民的种族起源研究以及该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我们认为鲤鱼墩人在那些已被确认为可用于区分人群的头骨非连续性形态特征上与北海道阿依努组、绳纹组和波利尼西亚人群相对接近,而与北方人群相对疏远。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其他特征上鲤鱼墩居民表现出与北方人群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考虑到鲤鱼墩居民在牙齿类型上较接近'巽他型牙',但在某些特征上更接近'中国型牙'的现象,我们认为这或许暗示着鲤鱼墩入在头骨的其他特征上与东南亚人群可能存在更多的相似特征,同时也与东北亚人群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但由于此次对比人群较少,对比特征有限,因此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资料积累和深入研究来证实这种推测。
李法军王明辉冯孟钦朱泓
关键词:新石器头骨人骨
有关古人骨年龄鉴定的问题——以天津蓟县明清时期敦典夫妇合葬墓和桃花园墓地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对于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来说,"提高人骨年龄鉴定的准确度"是一个重要的且急需多学科共同探讨的课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学术界常用的两种年龄判定方法,结合天津蓟县明清时期人骨的年龄鉴定工作,提出仅仅用牙齿磨耗来鉴定年龄是存在一定偏差乃至错误的,因此建议在以后的年龄鉴定过程中,使用多个鉴定指标做出的校正值是比较稳妥的。
李法军盛立双
关键词:年龄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