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3-002)

作品数:56 被引量:502H指数:14
相关作者:纪友亮高志勇曾联波陈竹新巩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天文地球
  • 20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5篇盆地
  • 13篇前陆
  • 10篇前陆盆地
  • 10篇陆盆
  • 9篇储层
  • 8篇褶皱
  • 8篇层序
  • 6篇断层
  • 6篇新生代
  • 6篇构造带
  • 6篇冲断带
  • 5篇地层
  • 5篇断陷
  • 5篇松辽盆地
  • 4篇梨树断陷
  • 4篇裂缝
  • 4篇格架
  • 4篇发育
  • 4篇凹陷
  • 4篇白垩系

机构

  • 38篇中国石油天然...
  • 15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2篇中国地质大学...
  • 9篇浙江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油勘探...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 4篇教育部
  • 4篇西安科技大学
  • 4篇中国石化
  • 4篇中国石油
  • 3篇南京大学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作者

  • 16篇纪友亮
  • 12篇高志勇
  • 9篇曾联波
  • 8篇陈竹新
  • 7篇巩磊
  • 6篇雷永良
  • 6篇陈贤良
  • 6篇肖安成
  • 5篇郭美丽
  • 5篇杨克明
  • 5篇冯佳睿
  • 5篇祖克威
  • 4篇李小陪
  • 4篇赵雪松
  • 4篇樊太亮
  • 4篇李本亮
  • 4篇董有浦
  • 4篇贾承造
  • 4篇王宏语
  • 4篇刘君龙

传媒

  • 6篇石油学报
  • 6篇地质科学
  • 6篇古地理学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大地构造与成...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地质论评
  • 2篇地层学杂志
  • 2篇沉积学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地...
  • 2篇2015年全...
  • 1篇地震地质
  • 1篇世界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9篇2016
  • 9篇2015
  • 16篇2014
  • 13篇2013
  • 11篇2012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天然气多层位成藏要素耦合度研究与有利区带预测被引量:1
2022年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断陷分布广、发育层位多,天然气勘探潜力大。亟需深入开展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成藏主控因素的研究,以期尽快取得新区新层位勘探突破。依据生气强度>20×10^(8)m^(3)/km^(2)作为沙河子组有效烃源岩标准,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不同成熟度泥岩厚度与TOC关系的理论曲线表明,中等丰度泥岩(w(TOC)=1%)厚度应>400 m,高丰度泥岩(w(TOC)>5%)厚度可<100 m。在单井和平面有效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徐家围子断陷不同层位不同地区有效烃源岩发育井数和获气流井数比例,统计获气流井数与正向构造带关系、获气流井与断层距离关系,得出不同地质因素与不同层位气藏的耦合度。结果表明,沙河子组源-藏耦合度高达90.5%,营城组构造-气藏耦合度82.6%,登娄库组断裂-气藏平均距离仅355 m,指出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这3个主要含气层的成藏主控因素分别为源岩、构造和断裂,反映出断陷盆地源控论在纵向上的一种表现形式:自下而上分别为源内气藏、近源气藏和远源气藏,据此预测了外围断陷15个有利勘探区带,可作为下步探井部署和风险井定位的重点方向。
张帆冀晓珊吴玉明吴玉明王义章孙丽媛曹博
关键词:深层天然气成藏要素耦合度有利区带松辽盆地北部
库车前陆盆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砾岩特征与构造演化关系被引量:9
2013年
库车前陆盆地充填有上侏罗统喀拉扎组砾岩、下白垩统底部亚格列木组砾岩和下白垩统上部巴什基奇克组砾岩,通过对这三套砾岩区域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砾态特征、厚度变化特征的详细描述与此三套砾岩沉积古环境的差异对比研究,认为库车前陆盆地中部库车河地区及西部卡普沙良河地区这三套砾岩成份复杂多样,具低成份与结构成熟度;所代表的气候演化特征由早到晚依次为:干旱、半干旱→温暖、湿润→干旱、炎热气候;所反映的沉积相为冲积扇、浊积扇和季节性辫状河沉积。砾岩与构造关系的结果分析表明,喀拉扎组砾岩是晚侏罗世构造活动的标志,亚格列木组砾岩为早白垩世初逆冲推覆活动的开始,巴什基奇克组砾岩则是早白垩世末构造宁静期的沉积响应产物。
李小陪高志勇李书凯冯佳睿赵雪松郭美丽
关键词:库车前陆盆地
致密砾岩储层微观裂缝特征及对储层的贡献被引量:13
2016年
根据微观薄片分析,结合岩芯资料、地表露头以及实验分析,对川西前陆盆地北部九龙山地区致密砾岩储层微观裂缝的成因类型与特征、形成序列、有效裂缝的控制因素以及微观裂缝对储层的贡献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珍珠冲组致密砾岩储层微观裂缝可以分为穿砾缝、砾缘缝和砾内缝3种类型。微观裂缝以构造成因为主,还有成岩成因微裂缝和原生微裂缝。微观裂缝的充填程度较弱,绝大多数微观裂缝都属于有效裂缝。微观裂缝的有效性主要受裂缝的形成时间、后期溶蚀作用以及异常高压流体等因素的影响。微观裂缝的平均开度为11.0μm,平均面密度为0.85 cm/cm2,反映研究区微观裂缝十分发育。微观裂缝的平均孔隙度为0.78%,占储层总孔隙度的22.9%,平均渗透率为3.18 m D,说明微观裂缝是该区致密砾岩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
巩磊曾联波陈树民高帅张本健祖克威苗凤彬
关键词:有效性
库车前陆盆地秋里塔格构造带东、西段构造变形与储层物性的差异性被引量:9
2014年
根据地震剖面解释和平衡剖面分析,库车前陆盆地秋里塔格构造带东段盐下地层的构造变形强度大于西段,东段的构造变形缩短率为13%~25%,形成了断层相关褶皱、叠瓦构造、双重逆冲构造等构造样式;西段的构造变形缩短率小于10%,形成了背冲构造、台阶状构造等断块构造。利用回剥原理,采用盆地模拟技术分析表明,东段的沉降速率大于西段。构造变形和沉降速率的差异性对储层成岩作用和物性产生了重要影响。东段的构造变形强,沉降速率大,储层的深埋时间长,导致储层的成岩作用强,处于中成岩A2—B期,储层的视压实率为37%~64%,储层物性较差;但强烈的构造作用造成裂缝发育,裂缝的存在提高了低渗透储层的渗透性能。西段的构造变形相对较弱,沉降速率较小,储层的浅埋时间较长,造成储层的成岩压实作用较弱,处于中成岩A1—A2期,储层的视压实率为24%~55%,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构造—成岩作用是影响库车前陆盆地秋里塔格构造带低渗透储层物性差异的关键地质因素。
韩志锐曾联波高志勇
关键词:构造沉降储层物性秋里塔格构造带
大巴山与龙门山前晚三叠世构造运动的储层沉积学响应与对比——以宣汉樊哙和广元小塘子剖面为例
前人对四川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有关川西北与川东北地区晚三叠世构造运动的储层沉积学响应与对比研究却鲜有报道。野外露头剖面实测是从事沉积储层研究的重要方法和基本手段,其直观的砂体展布与叠置样式、丰富的沉积...
高志勇白斌朱如凯刘柳红冯佳睿
关键词:龙门山上三叠统沉积环境
文献传递
西昆仑山前侏罗-白垩系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4
2012年
中生界侏罗-白垩系在西昆仑山北缘大量出露,但是山前覆盖区钻井揭示其分布较为有限且不连续.通过大量野外地质调查,厘定了西昆仑山前侏罗-白垩系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认为研究区的侏罗-白垩系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上覆新生代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内部为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与邻区有明显的区别.确定了侏罗-白垩系在地球物理资料中的识别标准,并通过大量的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的标定、解释,圈定了侏罗-白垩系的分布范围,总结了其厚度变化趋势;认为三叠纪末挤压变形残留的古地形对侏罗-白垩系的分布起到了控制作用,新近纪以来的挤压变形则对侏罗-白垩系的分布起到改造作用.研究成果对解剖西昆仑山前的中、新生代的演化历史,指导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程晓敢陈汉林师骏廖林杜治利黄智斌
关键词:中生界地球物理
火山碎屑岩储层异常高孔隙成因——以南贝尔凹陷东次凹北洼槽为例被引量:14
2012年
南贝尔凹陷东次凹北洼槽铜钵庙组—南屯组发育火山碎屑岩储层,在纵向上存在5个异常高孔隙带,其深度分布范围分别为1 450~1 500m、1 560~1 775m、1 840~2 030m、2 110~2 230m、2 330~2 520m。针对上述5个异常高孔隙带,应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铸体图像分析、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其成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异常高孔隙的形成主要与凝灰质成分的溶蚀溶解作用有关,凝灰质成分易于发生溶蚀是形成异常高孔隙的根本原因;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是溶蚀溶解作用得以进行的主要营力;有利的沉积相带空间配置关系是控制异常高孔隙带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高岭石向绿泥石转化产生的无机酸对于异常高孔隙的形成有一定贡献。
张丽媛纪友亮刘立张革赵磊穆涵宜
关键词:火山碎屑岩溶蚀
构造地质学的进展与学科发展特点被引量:19
2014年
构造地质学堪称"地质学中的哲学"。可分为中小尺度的"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近年来,中小尺度的"狭义"构造地质学研究已不局限于单个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而是表现为:①广度上,区域构造分析正在与年代学、三维反射地震、GPS观测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构造事件和过程的定量化厘定、盆地构造的数字化描述、地壳形变的全空间长期实时监测;发展构造建模(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技术;应用地球物理的成果丰富构造变形研究的实例;②深度上,探寻构造变形的流变学机理,并从若干研究点上认识深部地壳的构成、韧性变形带及相关构造作用的过程和效应。大地构造学研究正在新的知识体系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推动下深入到地幔范围以及大陆构造领域。认识板块构造作用下壳幔物质的循环过程,追溯大陆构造分裂与拼合的演化历史,探索新的岩石圈—地幔动力学模式和"板块"运动模式。当前的构造地质学具有以技术、产业和社会需求、人才为导向的发展特点。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把握新技术、新资料,适应经济产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需求,加强年轻一代地质人才的培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贾承造雷永良陈竹新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地球科学
松辽盆地北部古中央隆起带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条件被引量:4
2019年
松辽盆地北部古中央隆起带勘探程度低,天然气成藏条件认识薄弱,但勘探潜力不容忽视,是大庆油田重要的资源接替领域。通过同位素、包裹体等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分析和地质综合研究,首次开展了古中央隆起带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条件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发育烃源岩,气源来源于沙河子组烃源岩;成藏期为烃源岩生排气初期,先充注油藏,然后裂解为气藏。最后进一步指出古中央隆起带基岩为油气优势运聚地区,具备天然气成藏条件,可作为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下步勘探的重点领域。
张帆冉清昌冉清昌吴玉明
关键词:天然气组分包裹体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沉积体系变迁及演化模式被引量:22
2016年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整体气候炎热、干旱,受板块差异挤压的影响,周围山体继承性隆升,前渊坳陷不断发生迁移。构造作用控制物源区迁移,进一步分配了不同时期沉积体系的展布。通过大量野外露头、测-录井、岩心和分析化验资料,阐明了川西前陆盆地物源特征及沉积体系变迁,以塔里木盆地北缘现代沉积为启示,建立了川西前陆盆地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1这一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2种类型沉积体系,分别为早侏罗世的冲积扇—河流—正常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和中—晚侏罗世的冲积扇—河流—浅水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2早侏罗世,前陆盆地的前渊坳陷位于米仓山山前,短轴方向的龙门山主体是研究区的主要物源区;中侏罗世,前陆盆地的前渊坳陷转移到大巴山山前,长轴方向的大巴山和短轴方向龙门山主体共同为研究区供源;晚侏罗世,前陆盆地的前渊坳陷再次转移到龙门山北段山前,长轴方向的龙门山北段和短轴方向龙门山主体共同为研究区供源;3证实了"长轴短轴共存,近源远源汇砂"的物源分布特征,建立了2种川西侏罗纪前陆盆地沉积演化模式,分别为早侏罗世的再生前陆盆地大盆深湖模式和中—晚侏罗世的再生前陆盆地大盆小湖模式。
刘君龙纪友亮张克银李龙迪王天云杨永张洁
关键词:物源体系侏罗系川西前陆盆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