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01AA1996)

作品数:3 被引量:102H指数:3
相关作者:张红纪兆林童蕴慧徐敬友陈夕军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水稻
  • 2篇致病
  • 2篇致病作用
  • 2篇纹枯病
  • 2篇纹枯病菌
  • 2篇枯病
  • 2篇降解酶
  • 2篇胞壁降解酶
  • 2篇病菌
  • 1篇稻纹枯病
  • 1篇致病力
  • 1篇生物活性
  • 1篇水稻纹枯病
  • 1篇水稻纹枯病菌
  • 1篇细胞
  • 1篇活性
  • 1篇产酶
  • 1篇产酶条件

机构

  • 3篇扬州大学

作者

  • 3篇陈夕军
  • 3篇徐敬友
  • 3篇童蕴慧
  • 3篇纪兆林
  • 3篇张红
  • 1篇张华东
  • 1篇徐艳

传媒

  • 2篇扬州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立枯丝核菌毒素的产生及与致病力的关系被引量:41
2004年
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培养滤液经活性炭吸附、甲醇洗脱、旋转蒸发浓缩获得粗毒素。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该粗毒素能诱发水稻叶片产生似纹枯病的典型症状,明显抑制水稻胚根生长,致使水稻幼苗萎蔫;粗毒素浓度越高,作用越强,当稀释至200倍时仍具有一定生物活性;不同菌株产毒能力差异明显,且与致病力呈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显示毒素在病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病菌最佳产毒条件为:菌丝在改良Richard培养液(pH 7)中,25~30℃下黑暗培养15~20 d,每隔6或12 h人工振荡1次。水稻不同抗(特青和J-85)、感(LMNT)品种的胚根和幼苗对粗毒素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预示毒素可用于水稻品种抗纹枯病的初步鉴定。
徐敬友张华东张红童蕴慧徐艳陈夕军纪兆林
关键词:致病力水稻生物活性
水稻纹枯病菌胞壁降解酶的产生及致病作用被引量:59
2006年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Kühn)在改良的Marcus培养液中能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5种胞壁降解酶,其中PG、Cx和PMG活性较高,而PGTE和PMTE活性很低。病菌产生胞壁降解酶的最佳条件是:在pH5培养液中28℃下静置培养6 d。病菌接种水稻叶鞘后也能显著产生PG、Cx和PMG等胞壁降解酶,并且病斑外侧褪绿部酶活最高,平均为对照(健康部)的3.4倍;其次是褐色部,酶活总量平均为对照的2.9倍;病斑中央枯白部酶活较低,但明显高于对照。这一结果提示,在病菌侵染和扩展过程中胞壁降解酶起重要作用。果胶酶(PG、PMG)和纤维素酶(Cx)无论是单独处理还是混合处理,对水稻叶鞘都具有显著地损伤细胞膜和浸渍组织的作用。
陈夕军张红徐敬友童蕴慧纪兆林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菌胞壁降解酶产酶条件致病作用水稻
纹枯病菌胞壁降解酶对水稻组织和细胞的破坏作用被引量:20
2005年
通过针刺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胞壁降解酶——果胶酶(PG、PMG)和纤维素酶可使水稻叶鞘褪绿变黄。经浸泡处理,上述酶液使水稻愈伤组织细胞破裂崩解;水稻叶鞘细胞超微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如细胞壁部分裂解、叶绿体和线粒体损伤等。这些结果提示病菌产生的胞壁降饵酶具有显著的致病作用。
张红陈夕军童蕴慧纪兆林徐敬友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菌胞壁降解酶致病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