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117)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史劲松李会窦文芳许正宏闫玉洁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篇分批发酵
  • 2篇补料
  • 2篇补料分批
  • 2篇补料分批发酵
  • 1篇碳源
  • 1篇前体物质
  • 1篇发酵
  • 1篇发酵生产
  • 1篇杆菌
  • 1篇胞外多糖
  • 1篇SM
  • 1篇BACILL...
  • 1篇L-脯氨酸
  • 1篇大肠杆菌

机构

  • 3篇江南大学

作者

  • 3篇李会
  • 3篇史劲松
  • 2篇许正宏
  • 2篇窦文芳
  • 1篇高金卉
  • 1篇马洋
  • 1篇闫玉洁
  • 1篇赵世杰

传媒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前体物质和碳源补加策略对缺陷短波单胞菌发酵生产L-脯氨酸的影响
2012年
对缺陷短波单胞菌(Brevndimonas diminut)JNPP-NSS产L-脯氨酸的补料分批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初始添加50 g/L前体物质谷氨酸,以最适初始葡萄糖浓度100 g/L,于35 h以3.0 g/(L.h)的流速补加葡萄糖,使总糖浓度达120 g/L的补碳方式,L-脯氨酸的合成浓度有所提高。发酵结束,L-脯氨酸的终浓度提高到54.40 g/L,底物葡萄糖对L-脯氨酸的转化率达到0.45 g/g。
李会赵世杰窦文芳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L-脯氨酸前体物质碳源补料分批发酵
大肠杆菌K5多糖生物合成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K5多糖的生物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在摇瓶及5 L发酵罐中进行K5多糖发酵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糖20 g/L,蛋白胨15 g/L,MnCl4·4H2O0.1 g/L,MgSO4·7H2O 2.0 g/L,KH2PO42.0 g/L,K2HPO49.7 g/L,脱水枸橼酸钠0.5 g/L;250 mL摇瓶最佳装液量为15 mL。优化后5 L发酵罐中K5多糖的质量浓度为1.8 g/L,较优化前的0.3 g/L提高了5倍。
李会高金卉窦文芳史劲松许正宏
关键词:大肠杆菌
Bacillus mucilaginosus SM-01补料分批发酵产胞外多糖被引量:4
2015年
在5 L发酵罐上对Bacillus mucilaginosus SM-01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分批发酵时不同初始葡萄糖浓度对菌体生长及多糖合成的影响,选取60 g/L为最适初始葡萄糖浓度。进一步研究初始葡萄糖浓度为30 g/L时不同补料方式对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批补料为最适补料方式。采用分批补糖发酵工艺,即初始葡萄糖浓度为30 g/L,发酵后期分批次补加剩余30 g/L葡萄糖,胶质芽孢杆菌胞外多糖的浓度可达到38.62 g/L,较分批发酵提高36.8%,葡萄糖转化率由47.0%提高至64.4%。
杨庆胜闫玉洁马洋李会史劲松
关键词:BACILLUS胞外多糖补料分批发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