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1100903)

作品数:10 被引量:27H指数:4
相关作者:唐霄雯管敏鑫郑斌娇郑静吕建新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突变
  • 9篇耳聋
  • 7篇线粒体
  • 6篇综合征
  • 5篇基因
  • 5篇非综合征型
  • 4篇非综合征型耳...
  • 3篇基因突变
  • 3篇家系
  • 3篇TRNA
  • 3篇12S_RR...
  • 3篇A1555G...
  • 2篇中国汉族
  • 2篇突变分析
  • 2篇线粒体12S
  • 2篇抗生素
  • 2篇类抗生素
  • 2篇基因突变分析
  • 2篇汉族
  • 2篇氨基糖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 7篇温州医科大学
  • 5篇温州医学院
  • 3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0篇唐霄雯
  • 9篇管敏鑫
  • 8篇郑斌娇
  • 6篇郑静
  • 4篇伍越
  • 4篇吕建新
  • 3篇肖红利
  • 3篇阳娅玲
  • 3篇梁玲芝
  • 3篇薛凌
  • 2篇余啸
  • 2篇方芳
  • 2篇王辉
  • 2篇朱翌
  • 1篇林枝
  • 1篇施苏雪
  • 1篇耿军伟
  • 1篇卢中秋
  • 1篇彭光华
  • 1篇金龙金

传媒

  • 3篇遗传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线粒体tRNA^Asp A7551G突变可能是耳聋相关的线粒体基因新突变
2013年
目的 通过对携带线粒体tRNA^Asp A7551G突变的母系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探讨线粒体tRNA^Asp基因突变对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影响.方法 收集1个携带线粒体tRNA^Asp A7551G突变的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听力学检查、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和GJB2基因突变检测等.结果 家系内共6人患病,母系成员占4人.先证者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表明,该线粒体基因组含28个多态位点,属于东亚人群A4单体型.其中除A7551G同质性突变外,无其他有功能意义的多态位点.A7551G突变位于线粒体tRNA^Asp反密码子环的反密码子旁高度保守区的第37位,保守性指数为100%且未在正常对照中发现.GJB2基因突变分析发现先证者及家系成员携带有与耳聋相关的235delC、299delAT突变位点.家系内母系成员在发病年龄、听力损失程度和听力曲线上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线粒体tRNA^Asp A7551G突变可能通过改变对tRNA二级结构的修饰作用,影响tRNA结构的稳定性,最终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引起耳聋表型,该突变可能是与耳聋相关的线粒体基因新突变.
伍越梁玲芝肖红利阳娅玲余啸郑静方芳郑斌娇唐霄雯
关键词:听觉丧失连接蛋白类突变
25个携带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被引量:6
2013年
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是引起氨基糖甙类药物诱导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对收集的25个携带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了临床和分子遗传学评估。结果表明,这25个家系的母系成员在耳聋外显率、听力损失严重程度和发病年龄上存在较大差异。当包括和不包括氨基糖甙类药物使用史时,耳聋的平均外显率分别为28.1%和21.5%,排除氨基糖甙类药物时,耳聋的平均发病年龄从1~15岁不等。线粒体全序列分析发现了16个新变异,不同的线粒体DNA多态性位点显示这25个家系分别属于东亚人群A、B、D、F、G、M、N和R单倍型,其中线粒体单倍型B的家系耳聋外显率和表现度较其他单倍型高。此外,7个继发突变位点和21个高保守性位点突变可能增加了这些家系的耳聋外显率。GJB2基因上未检测到与耳聋相关的突变,表明在本研究的耳聋家系中,GJB2基因可能没有参与A1555G突变的表型表达。以上各方面提示,线粒体单倍型和其他因素可能参与了这25个家系耳聋患者的表型修饰。
彭光华郑斌娇方芳伍越梁玲芝郑静南奔宇余啸唐霄雯朱翌吕建新陈波蓓管敏鑫
关键词:线粒体12SA1555G突变非综合征型耳聋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两个携带线粒体tRNA^(Met)/tRNA^(Gln)A4401G和tRNA^(Cys)G5821A突变的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被引量:2
2014年
线粒体tRNA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相关的突变热点区域。文章报道了两个具有母系遗传特征的中国汉族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家系先证者和其他成员的临床数据表明,家系中母系成员高血压发病的严重程度存在差异,发病年龄也从36~79岁不等。对两个家系先证者使用24对有部分重叠的引物进行线粒体DNA全序列扩增分析,结果发现这两个先证者均携带同质性的tRNAMet/tRNAGlnA4401G和tRNACysG5821A突变,多态性变异位点都属于东亚单体型C。A4401G突变可能通过影响tRNAMet和tRNAGln前体的加工引起线粒体tRNA代谢水平的改变,而tRNACysG5821A突变位于tRNACys氨基酸受体臂,该突变使tRNACys氨基酸受体臂上原有的G6-C67配对消失,可能影响tRNACys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致使线粒体功能障碍。因此,tRNAMet/tRNAGlnA4401G和tRNACysG5821A突变可能是这两个原发性高血压家系的分子致病基础。
许美芬何轶群耿军伟孟燕子于涵林枝施苏雪薛凌卢中秋管敏鑫
关键词:突变
线粒体tRNA(Ser(UCN))基因突变与耳聋相关性研究
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突变是导致耳聋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线粒体12S rRNA和tRNASer(UCN))基因。本研究绘制了2446例(门诊904例+1542例聋校)中国汉族...
唐霄雯郑静管敏鑫
关键词:耳聋线粒体突变
文献传递
浙江省1822例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浙江省人群中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间隙连接蛋白(GJB2)基因突变的情况,为浙江省GJB2基因突变图谱的绘制及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聋的预防奠定基础。方法:收集浙江省1 822例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及467例正常对照的血样,对GJB2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测序,统计受检者GJB2基因突变情况。结果:1 822例患者中,共检测到30种基因突变,其中明确病理性突变11种,亚效等位基因1种,多态性突变16种,新突变方式2种。病理性突变中,c.235delC突变的检出率(18.50%)及等位基因频率(12.16%)最高,c.299_300delAT、c.176_191del16、c.512_513insAACG、c.35delG、c.283G>A、c.427C>T、c.35insG、c.439G>A、c.571T>C、c.139G>T突变的检出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依次降低。结论:c.235delC突变是浙江省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聋患者GJB2基因最常见的突变;移码突变是GJB2基因中较为常见的致病突变类型;新发现的2种突变丰富了GJB2基因突变图谱。
范文露时雯雯王必斌郑斌娇薛凌唐霄雯管敏鑫
关键词:GJB2基因突变分析
318例非综合征型聋人群GJB6基因突变分析(1例同时携带GJB2和GJB6基因缺失突变的耳聋家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了解318例非综合征型聋人群缝隙连接蛋白B6(GJB6)基因突变的携带情况。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318例非综合征型聋人群GJB6基因编码区,用基因芯片与二代测序法对可能携带致病GJB6突变家系全体成员进行118个已知的耳聋基因检测。结果:绘制了318例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聋人群的GJB6基因突变频谱,发现1例同时携带GJB6和GJB2基因缺失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聋家系,经临床和分子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家系成员在发病年龄、听力曲线和听力损失程度上存在差异。突变分析显示,该家系成员同时携带了GJB2基因235delC+/-突变和GJB6基因228delG+/-突变。其中,GJB6基因228del G缺失突变是未报道过的新的位点变异。该缺失位于GJB6基因高度保守的编码区,在19个物种中的保守性指数达100%。结论:GJB6基因228del G缺失突变导致框架移码,转录时在第81位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翻译的多肽比野生型蛋白少了181个氨基酸,可能是新的非综合征型聋相关的致病突变,但仍需进一步的功能研究验证。
郑斌娇张婷王辉唐霄雯郑静吕建新管敏鑫
关键词:缺失突变
一个携带线粒体tRNAHis12192G>A突变的耳聋家系研究
2016年
目的从临床、遗传和分子特征等方面对1个携带tRNAHis12192G>A突变的非综合征型耳聋(NSHL)家系进行研究,探讨线粒体tRNAHis12192G>A突变在NSHL中的作用。方法扩增572例NSHL患者和521例健康者GJB2、GJB3、GJB6基因编码区,以及线粒体12SrRNA和tRNA基因,对携带tRNAHis12192G>A突变的1个家系进行GJB2、GJB3、GJB6、线粒体基因相关分析。结果在572例NSHL患者中发现1例线粒体tRNAHis12192G>A突变携带者。该患者及其家族成员具有典型母系遗传特征,未检出GJB2、GJB3、GJB6基因致病突变。在患者家系成员中,母系成员13人,其中7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结论 tRNAHis12192G>A突变可能是该NSHL家系成员罹患耳聋的主要分子基础。家系成员发病程度、发病年龄等表型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与环境因素以核基因背景等有关。
王辉姚娟范文露唐霄雯郑斌娇吕建新薛凌管敏鑫
关键词:非综合征型耳聋线粒体DNA突变
线粒体tRNA^(Ile) A4317G突变可能影响12S rRNA A1555G突变相关的耳聋表型表达被引量:4
2013年
线粒体12S rRNA基因A1555G突变与非综合征型耳聋和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mAn)致聋相关。文章通过对一个携带线粒体12S rRNA A1555G突变的中国汉族母系遗传耳聋大家系成员进行听力学检查和遗传学分析,发现该家系耳聋外显率很高,包括AmAn使用史的耳聋外显率为81%,不包括AmAn使用史的耳聋外显率66.7%,明显高于其他携带A1555G突变的耳聋家系。对该家系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发现存在同质性的tRNAIleA4317G突变和38个多态位点,属于东亚线粒体B4c1b2单体型。进一步分析发现A4317G突变位于tRNAIle的tRNAIleTΨC环区的高保守性区域(第59通用位点),该突变可能影响tRNAIle二级结构和功能,从而导致线粒体功能缺陷,且在961例正常对照中未发现该突变。同时,其他线粒体DNA并未发现有功能意义的突变位点。因此,A4317G突变可能影响tRNAIle的代谢并加重A1555G突变导致的线粒体功能缺陷,最终导致耳聋的外显率增高。从而推测线粒体tRNA Ile A4317G突变可能是一个影响12S rRNAA1555G突变的耳聋表型表达的因素。
梁玲芝伍越阳娅玲蔡沁肖红利郑静郑斌娇唐霄雯朱翌吕建新管敏鑫
关键词:耳聋突变线粒体TRNA
11个携带线粒体tRNA^(Ser(UCN)) G7444A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分析评估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通过对11个携带线粒体tRNASer(UCN)G7444A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等分析评估,探讨线粒体tRNASer(UCN)G7444A突变在母系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PCR扩增2 650例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样本的线粒体12S rRNA、线粒体tRNASer(UCN)基因以及GJB2基因。对11个携带线粒体tRNASer(UCN)G7444A突变的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进行听力学检测、耳聋相关热点基因突变检测以及家系资料等综合分析。结果:在2 650例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中,14例携带线粒体tRNASer(UCN)G7444A突变,突变率为0.53%。在这11个携带线粒体tRNASer(UCN)G7444A突变的家系中,同时携带线粒体tRNASer(UCN)G7444A突变和线粒体12S rRNA A1555G、12S rRNA C1494T或GJB2c.235delC的家系分别为3、1和2个。临床资料分析表明,这11个中国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母系成员在听力损失严重程度、发病年龄以及耳聋外显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携带线粒体tRNASer(UCN)G7444A突变和线粒体12S rRNA A1555G、C1494T或GJB2 c.235delC突变家系的耳聋平均外显率分别为29.4%、42.9%和19.0%。前两者的外显率明显高于只携带线粒体tRNASer(UCN)G7444A突变家系的耳聋平均外显率(为14.0%)。结论:线粒体tRNASer(UCN)G7444A突变可能与线粒体12S rRNA A1555G和C1494T原发突变存在协同作用,共同影响非综合征型耳聋的表型。
唐霄雯阳娅玲高应龙肖红利何哲耘郑静郑斌娇吕建新金龙金管敏鑫
关键词:非综合征型耳聋线粒体12SRRNA
基因表达谱在内耳研究中的作用
2018年
转录差异的识别是了解生物进程和分子机制的关键,而且可以实现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及致病机理的全面阐释。基因表达谱技术凭借精准便捷的优点得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目前已衍生出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DNA微阵列、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和单分子测序(single molecule sequencing,SMS)等众多研究基因转录差异的重要技术方法。本文着重介绍基因表达谱在内耳发育、生理和病理进程中的作用,从内耳研究方面说明基因表达谱技术的全面性和先进性。
金昊吴昊卓越洪文嘉郑考唐霄雯郑斌娇
关键词:基因表达谱内耳转录毛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