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C752022)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张海榕薛武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1篇叙事
  • 1篇语境
  • 1篇身份
  • 1篇身份叙事
  • 1篇批评语境
  • 1篇评语
  • 1篇权力
  • 1篇种族
  • 1篇辖域
  • 1篇美国文学
  • 1篇美国文学批评
  • 1篇镜像

机构

  • 2篇扬州大学

作者

  • 2篇张海榕
  • 1篇薛武

传媒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的辛克莱·刘易斯研究
2011年
刘易斯研究在历时层面上的特点显现为,从1920年代的"传记研究"到三四十年代的"讽刺手法"研究,再到1950年代的"社会批评"、1960—1970年代的"人物形象分析"和"语言修辞学"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刘易斯小说的研究在共时层面上彰显出从"内部方法"向"外部方法"逐步过渡的特征。就叙事学研究而言,主要的研究分析都属于从时间维度剖析刘易斯的叙事艺术,研究者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空间维度上的叙事学研究。历年来研究者们的理论争辩和观点争锋不仅形成了极富思想史特色的刘易斯批评传统和多元化的研究发展趋势,同时也使得刘易斯小说研究成为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一门显学。
张海榕薛武
关键词:美国文学批评语境
《王孙梦》中的跨种族身份叙事
2010年
辛克莱.刘易斯其后期创作的《王孙梦》中聚焦美国社会中的种族问题,以主人公聂尔为主要描写对象,表达了对种族问题的强烈关注和深刻的政治洞见。小说紧紧围绕聂尔的跨种族身份叙事,叙说种族身份如何影响甚至入侵个体生活的现象,冷静地审视了美国种族问题给人们带来的毒害,指出聂尔寻找家族血缘皇室性的过程就是他不断摆脱"白人身份"所赋予的荣耀和光环并把黑人重新当作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过程,也是聂尔设法还原"白人身份"以本来面目的过程。本文拟从文化和心理层面上动态地揭示出刘易斯赋予聂尔这一人物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旨在探讨刘易斯在此作品中的意识形态倾向。
张海榕
关键词:权力镜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