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0481)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何博侠李春雷刘若琳张毅商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理工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篇自动测量
  • 2篇密封
  • 2篇密封圈
  • 2篇航天
  • 1篇智能测量
  • 1篇智能检测
  • 1篇烧蚀磨损
  • 1篇身管
  • 1篇视场
  • 1篇数字全息
  • 1篇双向反射分布...
  • 1篇炮身
  • 1篇曲面
  • 1篇全息
  • 1篇热系统
  • 1篇火炮
  • 1篇火炮身管
  • 1篇机器视觉
  • 1篇集散控制
  • 1篇集中器

机构

  • 6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何博侠
  • 3篇张毅
  • 3篇刘若琳
  • 3篇李春雷
  • 1篇薛蓉
  • 1篇赵辉
  • 1篇王昌明
  • 1篇孟翔飞
  • 1篇何云峰
  • 1篇卜雄洙
  • 1篇何勇
  • 1篇李江平
  • 1篇商飞

传媒

  • 3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测控技术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机械制造与自...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航天密封圈智能测量与检测系统的集成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实现航天用O形密封圈的智能化全自动测量与检测,建立了双工位智能测量与检测系统,研究了大量程测量与曲面缺陷检测系统集成方案以及测量路径自主规划技术。首先,针对O形圈的柔性结构、曲面外形以及内径与截面直径之比跨度大的特点,提出基于多视场协同的双工位智能测量与检测方案,介绍了系统集成方法及其工作原理。然后,根据密封圈在大视场中的全景图信息及检测路径规划基本准则,导出了通用的小视场图像采集路径计算方法。最后,建立了密封圈检测路径的物理坐标与大视场图像坐标的映射关系,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全自动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本集成方案能够对外形尺寸为Φ5.4~Φ140mm的O形圈进行智能化自主测量与检测,实际检测路径的位置与理想位置之间的平均误差为0.086mm;与手工测量和检测相比,效率提高了20倍以上,能够满足航天用精密密封圈的智能、高效、全自动测量与检测要求。
何博侠李春雷李江平张毅刘若琳
关键词:密封圈智能测量智能检测自动测量
供热系统集中器的智能控制终端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解决目前城市供热系统主控中心单一控制方式造成的工作量大、控制不稳定、上传数据延迟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楼栋集中器为控制对象的智能控制终端。该终端主要由中央处理器、IC卡读写模块、万年历时钟模块、数据存储比对模块、短信提醒模块、声光提醒模块组成。采用集散控制方式,把供热系统主控中心的单一控制权分散到每个楼栋,用户持IC卡到主控中心充值购热,然后在居民楼的控制终端刷卡来控制自家热量的使用状态,实现了供热管理的集中操作、分散控制、分级管理和灵活组态。
刘若琳何博侠李春雷张毅
关键词:供热系统集散控制
火炮身管静态多参数测量系统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针对目前火炮身管静态参数测量系统存在的精度不高、效率低、结构分散等问题,研制了一种集身管内径、烧蚀磨损及身管弯曲度测量于一体的新型高精度火炮身管测量系统。该测量系统综合利用精密机械制造、光学测试、图像采集与处理、计算机控制及软件设计等学科技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各测量模块装置在身管膛内行走机构载体上,应用该系统对某两型火炮身管进行实际测量,各项参数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了火炮身管静态多参数测量的需求。
孟翔飞王昌明何博侠何云峰赵辉
关键词:火炮身管烧蚀磨损
航天密封圈的曲面成像理论及其缺陷检测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利用视觉图像技术检测O形(密封)圈这类全向曲面特征零件的表面缺陷时存在曲面成像一致性差的难题,研究了曲面成像基础理论和航天系统用O形圈表面成像及其表面缺陷的全自动检测方法。首先,把O形圈表面划分为细小网格状的曲面小块,基于曲面小块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得到点光源辐照时曲面小块的辐射强度计算公式。然后,通过半球积分求得空间连续光源辐照条件下曲面小块的辐射强度计算方法。最后,结合O形圈曲面方程,建立了O形圈表面成像理论,并据此提出基于三镜头相机组的O形圈表面缺陷成像检测方法。对O形圈弧段曲面的成像实验表明:理论计算的亮度分布与实际亮度分布一致,垂直安装的镜头相机组对应的平均亮度误差为6.8,标准差为12.6;倾斜安装的镜头相机组相应的平均亮度误差最大为19.4,标准差为10.3;缺陷检测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可靠检测出O形圈表面任意位置的缺陷,能够实现航天密封圈的全自动可靠检测。
何博侠张毅童楷杰李春雷刘若琳
关键词:航天材料密封圈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基于数字全息的单透镜表面轮廓检测
2016年
为了对光学元件的三维面型进行检测,提出了用数字全息的方法实现单透镜的非接触无损、高效率检测。首先构建了离轴透射式数字全息系统,采用角谱算法对数字全息图进行再现,然后采用HRO相减法消除零级衍射干扰像,提高全息图质量,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相位进行解包裹,进而获取透镜的三维轮廓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数字全息技术能有效获取光学元件表面轮廓信息。
薛蓉
关键词:数字全息光学元件
机器视觉多视场协同测量方法被引量:12
2012年
提出了机器视觉多视场协同测量方法以实现二维几何特征的现场高精度自动测量。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了实现多视场协同测量的关键技术。首先,建立测量空间,在大视场图像上识别被测特征并规划测量路径,建立大视场图像坐标与测量空间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测量路径,在测量空间中完成小视场序列图像的自动采集。然后,建立大视场图像坐标与小视场图像坐标之间以及相邻小视场图像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据此关系,在小视场图像的相应位置搜索并构建精细的辅助测量特征。最后,根据小视场序列图像在测量空间中的方位,求解各局部被测特征参数并进一步求和得到整体被测特征参数。应用该方法对φ150mm圆盘上分布的100mm孔距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03%。该方法测量精度不受机械坐标精度的影响,适用于在工业现场组建高精度自动测量系统。
何博侠何勇卜雄洙商飞
关键词:机器视觉自动测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