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672025)

作品数:9 被引量:117H指数:5
相关作者:郑经堂陆安慧王茂章张碧江刘振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6篇炭纤维
  • 5篇活性炭
  • 5篇活性炭纤维
  • 5篇PAN-AC...
  • 3篇微结构
  • 3篇微孔
  • 2篇等温线
  • 2篇吸附剂
  • 2篇分子
  • 2篇分子筛
  • 2篇PAN基
  • 2篇ACFS
  • 1篇低分压
  • 1篇有机吸附剂
  • 1篇中孔
  • 1篇炭分子筛
  • 1篇前驱体
  • 1篇氢氧化
  • 1篇氢氧化钾
  • 1篇微结构研究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郑经堂
  • 7篇陆安慧
  • 6篇王茂章
  • 2篇张碧江
  • 1篇申文忠
  • 1篇刘振宇
  • 1篇杨全红
  • 1篇樊彦贞
  • 1篇李文翠

传媒

  • 2篇新型炭材料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炭素
  • 1篇Chines...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炭素技术

年份

  • 6篇2001
  • 3篇200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PAN基ACFs对甲醇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研究了PAN基炭纤维预氧毡、炭毡、空气氧化毡、KOH活化毡对甲醇的吸附性能。吸附实验是在室温下采用鼓泡法进行的 ,以高纯氮气为载气使甲醇饱和蒸气通过吸附床层 (装填量为 1g) ,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取点 ,采用气相色谱检测出口气的浓度。实验发现活化程度高的ACF对甲醇蒸气表现出较高的吸附能力 ,防护时间较长 ,可超过 6min。
陆安慧郑经堂
关键词:甲醇PAN基炭纤维
H-K法研究ACFs的微结构被引量:22
2000年
ACFs的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 ,在不同相对压力下的吸附行为对应不同的孔隙结构。在一定范围内微孔是决定吸附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以 N2 吸附等温线为依据 ,采用 H- K法考察了不同比表面积 ACFs在微观结构以及吸附性能上的差异。采用 BET法计算比表面积 ,Hovath- Kawazoe方程表征微结构。研究表明 ACFs含有大量的小于 0 .7nm的极微孔 ,这些极微孔对吸附等温线的贡献较大 ,并且在吸附过程中赋予ACFs分子筛特性。同时发现随着 ACFs比表面积的增加极微孔的分布相应变宽。
陆安慧郑经堂王茂章樊彦贞
关键词:吸附纤维活性炭纤维
炭分子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3
2001年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炭分子筛的发展现状 ,包括炭分子筛的前驱体、制备方法以及应用等。
陆安慧郑经堂王茂章
关键词:炭分子筛微孔变压吸附前驱体
分子筛型PAN-ACF制备及表面结构的XPS研究被引量:8
2001年
以聚丙烯腈基活性炭纤维( PAN-ACF)为原料 ,首次采用液相浸渍结合空气氧化的方法 ,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改变原料的表面结构和孔隙结构 ,制备出具有分离 N_2/O_2性能的分子筛型 PAN-ACF.采用 TGA-DTA、电子天平及 XPS技术分析表征了分子筛型 PAN-ACF的吸附性能和表面结构 .结果表明 :浸渍煤焦油后的 PAN-ACF在 100~ 400℃之间失重缓慢 ,是煤焦油中苯环及杂环类化合物与纤维表面氧化接枝的过程;经 350℃浸渍空气氧化 ACF对 N_2/O_2吸附量及选择性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选择系数达到 5.6;浸渍煤焦油的 PAN-ACF表面具有一定量的羟基、醚基、羰基和羧基等含氧官能团 ,氧化过程中各类官能团含量发生改变 ,类石墨碳含量随浸渍浓度增加而增大;浸渍氧化再炭化的结果使 PAN-ACF对 N2/O2吸附选择性得到明显提高 .
陆安慧李文翠郑经堂
关键词:分子筛有机吸附剂XPS
KOH二次活化制备富含中孔的PAN-ACF被引量:4
2001年
以水蒸汽活化的聚丙腈基活性炭纤维 (PAN ACF)为原料 ,研究了KOH二次活化对PAN ACF纳米孔隙结构发展过程的影响。以氮吸附等温线为基础 ,根据微孔填充理论 ,采用αs plot和DFT等方法研究了二次活化PAN ACF的纳米微结构。结果表明 :在实验考察范围内 ,经过二次活化后PAN ACF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增加 ,尤其中孔容积增加显著 ,约占总孔容积的 5 0 % 。
陆安慧申文忠郑经堂
关键词:PAN-ACF活化氢氧化钾
催化CVD调变PAN-ACF微结构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首次采用催化气相沉积法 ( CVD) ,以异丙醇为溶剂将催化剂 [Ni( NO3) 2 · 6H2 O]有效地分散在 PAN-ACF较大的微孔上 ,使其成为积炭的活性位 ,从而将 ACF的孔径调控在分子筛孔径效应范围内 .以液氮为吸附质 ,测定了样品吸附等温线 ,采用 H-K及 DFT法计算孔结构 ,用 XRD及 SEM表征 ACF的显微织构 。
陆安慧郑经堂王茂章
关键词:PAN-ACF微结构硝酸镍活性炭纤维
高比表面积PAN-ACF的吸附与孔结构解析被引量:27
2001年
以 KOH为活化剂制备了比表面积大于 2 0 0 0 m2 / g的高比表面积 PAN基活性炭毡 (ACF)。以液氮为吸附介质在 77.4 K测试 PAN- ACF吸附等温线 ,并对其孔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 BET法计算比表面积 ,t- plot法、Horvath- Kawazoe、Dubinin- Radushkevich方程以及密度函数理论 (DFT)表征孔结构。研究表明即使比表面积超过 30 0 0 m2 / g时 ,PAN- ACF的孔分布仍然很窄 ,并且含有大量的分子筛型孔。以金子克美等人提出多段吸附机理为依据 ,采用 DR方程对 PAN- ACF三段吸附过程所对应的 E0 、x进行了计算。结果认为低压段的负偏离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吸附势较强的微孔与表面官能团共同作用的结果 ,并非完全由于活化扩散引起。以上分析方法的表征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为 PAN- ACF的吸附性能与孔结构提供了准确的信息。
陆安慧郑经堂王茂章
关键词:高比表面积PAN-ACF活性炭纤维孔结构孔分布吸附等温线
PAN基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及其孔隙结构解析被引量:26
2000年
通过氮吸附等温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聚丙烯腈(PAN- Polyacrylonitrile)-基活性炭纤维(ACF- Activited Carbon Fiber)的表面和孔隙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吸附测量可以提供有关碳质吸附剂的孔结构复杂性;通过XPS对PAN基ACF的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及含量进行了表征,由SEM对PAN基ACF的表面以及断面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直接观察,提供了有关孔隙结构的直接证据。
刘振宇郑经堂王茂章张碧江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孔径分布微结构PAN基吸附剂
活性炭纤维极微孔对极低分压吸附质的吸附初步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极微孔的含量和分布决定了活性炭纤维(ACF)对极低分压吸附质的吸附行为。半对数吸附等温线直观地描述了 ACF在极低压力下的吸附行为,并能定性地反映了极微孔的结构。
杨全红郑经堂王茂章张碧江樊彦贞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等温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