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S020)

作品数:24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王绍东郑方圆杜婷袁怡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大学包头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游牧
  • 9篇秦汉
  • 8篇游牧民族
  • 8篇农耕
  • 7篇战国
  • 7篇战国秦汉
  • 6篇匈奴
  • 6篇农耕民族
  • 5篇战国秦汉时期
  • 5篇秦汉时期
  • 4篇昭君
  • 4篇民族
  • 3篇昭君出塞
  • 3篇出塞
  • 2篇匈奴族
  • 2篇政权
  • 2篇秦始皇
  • 2篇中原政权
  • 2篇防御功能
  • 1篇东方朔

机构

  • 24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包头职业技术...

作者

  • 24篇王绍东
  • 1篇袁怡
  • 1篇杜婷
  • 1篇郑方圆

传媒

  • 3篇内蒙古大学学...
  • 3篇西安财经学院...
  • 2篇内蒙古社会科...
  • 2篇南开学报(哲...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咸阳师范学院...
  • 2篇青海民族大学...
  • 2篇秦汉研究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阴山学刊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 1篇邯郸学院学报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城非“中国古代中原政权边界”论——以战国秦汉时期为视角被引量:3
2014年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而不是古代中国中原政权的边界线。从"夏""夷"观念上看,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从来没有被认定为"外国";从长城形成的历史看,长城从来没有被当做古代中原王朝的边界线;古代中原政权也从来没有以长城划定自己的活动区限。
王绍东
关键词:战国秦汉游牧民族
长城非“华夏农耕民族封闭、保守象征”论——以战国秦汉时期为视角被引量:2
2017年
长城是华夏民族的精神体现,而不是封闭保守的象征。建造长城的战国秦汉时期,正是华夏民族快速发展、充满活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华夏民族胸襟开阔,思想恢弘,充满自信和自豪,这一时期修筑的长城,不可能体现出保守、畏惧和退缩的精神内涵。修筑长城,是当时农耕民族对付游牧民族的最佳选择。长城从来没有束缚住农耕民族的手脚,反而成为农耕民族向北方边疆地区开拓的桥头堡。长城的修筑,既体现了华夏民族爱好和平、守护文明的民族特点,也体现了进取奋进、开拓有为的民族精神。
王绍东
关键词:战国秦汉农耕民族游牧民族
论古代社会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对抗灾荒的不同方式被引量:1
2019年
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都要面对灾荒的挑战,由于生产方式的特点不同,对抗灾荒的方法和手段也各有异同。总体来说,农耕民族对抗自然灾害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是储蓄,特别是粮食的储蓄。此外,灾前预防、政府救助、移民就粟,邻里互助也是农耕人群度过灾荒的重要手段。游牧民族对抗自然灾害的最有效方法则是移动,只要能够及时转移,躲开灾害,生产就能很快恢复。游牧民族还通过采集狩猎、互助协作,甚至部落兼并和对外战争的方式度过灾荒。
王绍东
关键词:农耕民族游牧民族灾荒
论战国秦汉时期长城的多重功能被引量:4
2015年
对于长城的功能与作用,学者们多将其界定在防御工程这一范畴。实际上,由于长城修筑的时代长、情况复杂,其功能与作用也不可一概而论。以战国秦汉时期的长城为例,它的功能与作用就是多方面的。既有防御功能,也有开拓功能,其中向游牧地区的开拓扩张功能占据着重要地位;此外,中原王朝统治者修筑长城主观上希望它发挥隔离农耕文化区与游牧文化区的作用,而客观上却起到了联系与融通农耕文化区与游牧文化区的作用。
王绍东杜婷
关键词:防御功能隔离功能农耕文化游牧文化
战国秦汉时期中原政权与北方民族对阴山地区的争夺被引量:3
2018年
阴山地区作为农牧交错带和民族聚集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原政权与匈奴争夺的焦点地区。中原政权依靠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和整体的力量,在争夺中占据了优势,并通过军事推进、郡县设置、城镇建设、交通建设、农业开发等综合方式,将农耕生产方式稳步推进到阴山地区。在双方反复争夺、激烈较量的过程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阴山地区碰撞交融,相互学习,为以后中原政权与北方民族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多样化、可借鉴的模式。
王绍东
关键词:战国秦汉农耕民族游牧民族
多民族视角下昭君文化的传播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昭君出塞受到历代文人、大众的关注与吟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社会精英、人民大众、不同民族成员都参与了昭君事迹的传播与昭君文化的创造。昭君出塞具有消弭战争、提倡民族间以和平友好方式交流沟通的意义。昭君文化的内涵具有鲜明时代性、与时俱进性、成长创新性等特点,其主流是进步的、积极的、向上的,是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个人发展的,这是昭君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昭君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王绍东
关键词:昭君出塞昭君文化
战国秦汉时期的北方长城对游牧民族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对于长城,学者们多站在农耕民族和中原王朝的角度加以认识和评价。实际上,长城的修筑,不仅影响了农耕民族,而且对北方游牧民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长城的建造,促进了北方民族专化游牧生产方式的形成与扩大,加速了草原游牧帝国的形成,同时也减弱了北方游牧民族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化解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优势。从总体上看,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抗与斗争中,长城起到了限制和弱化北方游牧民族实力的作用。
王绍东
关键词:战国秦汉匈奴
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文明与野蛮”之辨——从昭君形象的悲剧化色彩说起被引量:1
2013年
昭君出塞,从自身来说,使她摆脱了冷寂的后宫,追求到了个人的自由与幸福;从民族来说,加强了中原汉族与北方匈奴民族的友好关系,推进了民族间的融汇与和解;从国家层面来说,消弭了劳民伤财的战争,换来了和平发展的局面;从历史影响来说,使昭君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宫女,转变为名垂青史、人人颂扬的和平使者。这样说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昭君出塞都是值得赞扬、值得称颂的。但是,
王绍东
关键词:悲剧文明游牧农耕民族
经济视角下匈奴族社会风俗审视
2018年
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曾对匈奴族的社会风俗有过比较详细的描述。匈奴族社会风俗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经济与环境原因。迁徙移动是游牧生产的重要方式,依靠羊、马、牛等草食动物的移动性安排生产生活,构成了匈奴社会风俗的基本特点。产品的单一性与不易贮存性,使匈奴人对农耕民族的产品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如果不能保证正常的贸易与交流,他们往往会通过战争掠夺的方式来获取农产品。匈奴人的聚会、祭祀风俗也受到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游牧生态因素的影响。
王绍东
关键词:匈奴族社会风俗
从《答客难》看战国与汉武帝时期君王的求贤与士人的不遇
2016年
东方朔写的《答客难》一文,对比了战国与汉武帝时期君士关系的变化,揭示了大一统条件下士人不遇的必然性。从历史发展、社会变迁、政治体制的不同去分析解说了战国时期士人的纵横张扬与大一统时代士人的悲摧压抑状况形成的原因。与董仲舒、司马迁相比,东方朔对士不遇现象的认识更深刻,更接近本质,《答客难》一文的思想价值更高。
王绍东
关键词:东方朔汉武帝士不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