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2009-1-09)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成军王琦张锦前刘顺爱袁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地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毒
  • 3篇慢性
  • 3篇肝炎
  • 2篇细胞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慢性肝
  • 2篇慢性肝病
  • 2篇基因
  • 2篇核心蛋白
  • 2篇干扰素
  • 2篇肝病
  • 2篇肝炎病毒
  • 2篇NS3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2篇丙型肝炎病毒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分子
  • 1篇凋亡

机构

  • 6篇北京地坛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成军
  • 5篇王琦
  • 4篇刘顺爱
  • 4篇张锦前
  • 2篇董金玲
  • 2篇高萍
  • 2篇冯胜虎
  • 2篇李鑫
  • 2篇杨松
  • 2篇全敏
  • 2篇蔡娟
  • 2篇赵昌松
  • 2篇袁征
  • 1篇梁金秋
  • 1篇万钢
  • 1篇华文浩
  • 1篇鞠威
  • 1篇张强
  • 1篇徐文良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HCVcore/NS3/NS5A对内源性IFN-β表达影响及其调控机制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core、NS3、NS5A对内源性IFN-β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HCVcore、NS3、NS5A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ore/NS3/NS5A转染至HepG2细胞,验证蛋白表达之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及ELISA方法观察3种蛋白对IFN-β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构建IFN-β全长启动子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借助双萤虫素酶活性检测,探讨HCVcore、NS3、NS5A对IFN-β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结果 pcDNA3.1/myc-His-core/NS3/NS5A在HepG2细胞中成功表达,与转染pcDNA3.1/myc-His空载体相比,pcDNA3.1/myc-His-NS3/NS5A过表达时,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能抑制HepG2细胞内IFN-β的表达,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萤虫素酶活性检测显示,转染IFN-β全长启动子报告基因表达质粒后,与对照组相比,双萤虫素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1/myc-His-core过表达时对IFN-β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HCVNS3/NS5A在mRNA及蛋白水平能抑制IFN-β表达,并通过其转录水平影响IFN-β表达,core对IFN-β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其具体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董金玲高萍刘顺爱王琦张锦前成军
关键词:核心蛋白病毒非结构蛋白质类干扰素Β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骨保护素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变化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的变化,探讨慢性肝病致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试验组,其中95例不伴有肝硬化,205例伴肝硬化,根据Child-Pugh分级:A级69例,B级62例,C级74例,选取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相匹配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血清OPG、RANKL应用ELISA方法检测,应用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跟骨硬度指数(SI),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患者OPG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伴肝硬化组、肝硬化A组、肝硬化B组和肝硬化C组患者的血清OPG水平逐渐降低,RANKL值则逐渐升高(P<0.05)。对照组、不伴肝硬化组、肝硬化A组、肝硬化B组和肝硬化C组患者血清OPG/RANKL比值逐渐降低,对照组OPG/RANKL值较其余4组均显著升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患者的跟骨S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A组、B组、C组患者S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SI(P<0.05)。结论 OPG、RANKL和OPG/RANKL系统可能参与慢性肝病相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过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引起OPG、RANKL以及OPG/RANK的变化,上调破骨细胞,使得骨吸收大于骨形成,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张强成军赵昌松赵昌松袁征蔡娟万钢
关键词:慢性肝病
丙型肝炎病毒与细胞自噬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细胞降解受损细胞器和错误折叠的蛋白分子,以及作为同有免疫应答的一部分来清除入侵病原体的一个动态连续的生理过程。自噬相关蛋白参与其吞噬底物的双层膜结构(double membrane vesicles,DMVs)的形成,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自噬溶酶体的成熟,
全敏王琦成军
关键词:细胞自噬丙型肝炎病毒相互作用蛋白分子生理过程细胞器
慢性肝病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调查慢性肝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并与正常人群作对比研究。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5例不伴有肝硬化,205例伴有肝硬化,根据Child-Pugh分级:A级69例,B级62例,C级74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相匹配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用GE公司生产的AchillesExpress跟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跟骨硬度指数(SI),对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的跟骨SI(83.99±11.86)与对照组SI(98.73±13.19)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硬化A组(93.78±12.60)、B组(80.26±11.38)、C组(69.84±10.01)患者S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SI(98.73±13.19)(P<0.001)。肝硬化A组(93.78±12.60)、B组(80.26±11.38)、C组(69.84±10.01)SI有明显降低趋势(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I减少有年轻化的趋势,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SI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数据说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合并骨质疏松,而且,骨质疏松患病率随肝硬化的严重程度逐步升高。
赵昌松张强成军袁征蔡娟李鑫徐文良华文浩
关键词:肝炎慢性骨质疏松跟骨流行病学定量超声
丙型肝炎病毒不同基因型核心蛋白对肝母细胞瘤细胞凋亡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HCV不同基因型核心蛋白(core)在肝母细胞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构建6a基因型HCV core的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ore(6a)[pCore(6a)];分别将1b、3a和6a基因型HCV core质粒以及空质粒pcDNA3.1/myc-His(-)(pNC)瞬时转染HepG2细胞,48小时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发生的情况;利用Real-time PCR检测胱冬肽酶-3的mRNA水平变化;利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胱冬肽酶-3的活性变化,比较HCV不同基因型core对细胞凋亡作用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6a基因型HCV core的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ore(6a)[pCore(6a)];与pNC组相比,表达1b、3a和6a基因型HCV core的HepG2细胞中,Annexin V+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其中6a基因型core较1b和3a基因型core作用显著(P=0.000、0.001);同时实验组中凋亡效应分子胱冬肽酶-3的mRNA水平及其活性较对照组均降低;其中与1b和3a基因型core相比较,6a基因型core显著降低胱冬肽酶-3的mRNA水平,而在抑制胱冬肽酶-3活性方面无显著差别。结论 HCV不同基因型core对细胞凋亡的作用不同;基因6a型core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HCV基因6型核心蛋白可能更易导致肝癌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
冯胜虎鞠威全敏杨松刘顺爱张锦前王琦梁金秋纪世博成军
关键词:基因型核心蛋白细胞凋亡
HCV基因6型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4年
HCV是慢性肝病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约有1.7亿人感染HCV病毒。HCV基因多样性程度高,分为至少6种基因型和至少83种基因亚型,这是HCV感染慢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了解HCV各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将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HCV基因6型有多种亚型,同时特殊的传播途径又加快了这种基因型病毒的传播速度,因此了解HCV基因6型的流行病学特点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将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冯胜虎杨松刘顺爱王琦张锦前成军
关键词:流行病学特点HCV基因感染慢性化基因亚型HCV病毒基因多样性
HCV NS3对IFN-λⅠ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2013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NS3对干扰素-λⅠ(IFN-λⅠ/IL-29)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HCV NS3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NS3转染至HepG2细胞,验证HCV NS3蛋白表达之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和ELISA法观察HCV NS3对IFN-λⅠ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构建IFN-λⅠ全长启动子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和3’-非翻译区(3’-UTR)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借助双萤光素酶活性检测,探索HCV NS3对IFN-λⅠ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结果 pcDNA3.1/myc-His-NS3在HepG2细胞中成功表达,与转染pcDNA3.1/myc-His空载体相比,pcDNA 3.1/myc-His-NS3过表达时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能抑制HepG2细胞内IFN-λⅠ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萤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IFN-λⅠ全长启动子和3’-非翻译区报告基因表达质粒后,双萤光素酶活性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 NS3在mRNA及蛋白水平能抑制IFN-λⅠ的表达,但其转录水平不受影响,具体调控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高萍董金玲刘顺爱王琦张锦前成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