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773042)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4
相关作者:伏义路卞国柱刘涛胡天斗谢亚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主题

  • 4篇低碳醇
  • 4篇碳醇
  • 4篇催化
  • 4篇催化剂
  • 3篇溶胶
  • 3篇溶胶-凝胶法
  • 3篇超细粒子
  • 2篇硫化
  • 2篇硫化态
  • 2篇EXAFS
  • 2篇EXAFS研...
  • 2篇K-CO-M...
  • 1篇氧化物
  • 1篇钴钼
  • 1篇钴钼催化剂
  • 1篇钼催化剂
  • 1篇钼基催化剂
  • 1篇活性炭载体
  • 1篇合成低碳醇
  • 1篇复合氧化物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伏义路
  • 4篇卞国柱
  • 4篇胡天斗
  • 4篇刘涛
  • 3篇鲍骏
  • 3篇谢亚宁
  • 1篇姜明
  • 1篇李忠瑞
  • 1篇韩波

传媒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分子催化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硫化态Co-Mo-K/AC合成醇催化剂的EXAFS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采用XRD、EXAFS等手段考察了Co载量对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并关联其合成醇活性。活性炭担载的硫化态Co Mo K样品中 ,Mo主要以MoS2 物种形式存在于活性炭的表面上 ,而Co在低Co载量时主要形成“Co Mo S”相 ,在高Co负载量会有部分类Co9S8的物相出现。经Co助剂修饰后的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合成醇催化性能 ,Co助剂有利于合成C2 + 醇。Co/Mo原子比为 0 5时 ,表面“Co Mo S”相可能达到饱和 ,合成醇的收率也最高。Co物种是和MoS2 物相以协同的方式起作用的。
李忠瑞伏义路姜明胡天斗刘涛谢亚宁
关键词:钼基催化剂活性炭载体硫化态EXAFS低碳醇
Ni-Mo氧化物超细粒子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9
1999年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NiMoO4超细粒子催化剂.使用DTA、BET比表面测定、XRD和LRS等表征手段考察了热处理条件和焙烧温度对粒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氩气气氛中于210℃分解干凝胶中的柠檬酸,可以避免柠檬酸分解时燃烧大量放热而引起超细微粒的烧结,脱除柠檬酸后的超细粉末为NiMoO4.经400℃以上的高温处理后,微粒明显晶化.
卞国柱韩波伏义路
关键词:复合氧化物溶胶-凝胶法超细粒子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超细粒子K-Co-Mo催化剂性能和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2001年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Co Mo超细粒子氧化物 ,所得干凝胶分别置于空气和氩气中进行焙烧 ,然后经K2 CO3 助化后硫化。使用X射线衍射 (XRD) ,BET比表面测试和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 (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 ,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的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活性。XRD结果表明 ,在空气中焙烧的样品为单一的CoMoO4 物种 ,其晶粒尺寸约为 6 0nm ;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 ,柠檬酸的分解对样品起到还原作用 ,主要物种为CoMoO3,同时存在少量的CoMoO4 ,晶粒尺寸约为 2 0nm。BET结果表明 ,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硫化态样品中主要物种为MoS2 和Co9S8,此外 ,还可能存在CoMoS3 13 物种。XRD和EXAFS结果均表明 ,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硫化后 ,其晶粒尺寸相对较小。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催化剂晶粒尺寸的降低明显促进了合成醇的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
鲍骏卞国柱伏义路胡天斗刘涛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低碳醇
超细粒子K-Co-Mo催化剂中钴含量对催化剂结构及其合成低碳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0年
采用溶胶 -凝胶法 ,制备了不同钴含量的钴钼超细粒子氧化物 ,将其与 K2 CO3干混后进行硫化 .使用 X-射线衍射 (XRD)和扩展 X光吸收精细结构 (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 ,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的 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性能 .结构表征结果表明 ,不含钴的氧化态样品 ,主要以颗粒度较大的 Mo O2 物种存在 ;添加钴后 ,样品粒子的颗粒度大幅度降低 ,钴钼组分主要以 Co Mo O3物种的形式存在 ,当钴含量增加时 ,Co Mo O3的晶形趋于改善 .硫化态样品中钼以类似于 Mo S2 物种的形式存在 ,但粒子尺寸较小 .同时 ,体系中还存在 Co- Mo- S和Co9S8物种 .XRD和 EXAFS结果表明 ,适量钴的添加 ,有利于样品的硫化 .活性测试表明 ,钴的加入 ,明显促进了超细粒子催化剂合成醇的活性及 C2 +醇选择性的提高 ,其中 Co/Mo比为 1 .0 0的样品 ,活性最好 ,产物中 C2 +醇的含量也最高 .结合结构表征结果 ,认为钴是以协同作用的方式参与反应 .
鲍骏卞国柱伏义路刘涛谢亚宁胡天斗
关键词:K-CO-MO催化剂低碳醇CO
不同方法制备的硫化态K-Co-Mo催化剂的EXAFS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采用共沉淀法和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同组分的硫化态K Co Mo催化剂 ,并用EXAFS研究了体系中Mo原子和Co原子的局域配位情况 .结果表明 ,硫化态K Co Mo样品中Mo原子以类似于MoS2 结构的物种存在 ,而Co原子除了以Co9S8形式存在外 ,还以一种Co Mo S相的形式存在 ,Co Mo S的晶相结构与MoS2 类似 .结合活性测试结果认为Co Mo S的形成促进了样品催化活性的提高 .此外 ,EXAFS结果还表明 ,不同制备方法对K Co Mo样品中Mo物种晶粒尺寸具有较大的影响 ,而对Co9S8粒子则影响不明显 ,其中 ,采用溶胶 凝胶方法制备 ,并且在氩气中处理过的样品中Mo物种具有最小的晶粒尺寸 .
鲍骏卞国柱伏义路刘涛谢亚宁胡天斗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硫化态催化剂低碳醇EXAF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