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09CM001)

作品数:5 被引量:123H指数:5
相关作者:侯明秦平汪洪毅魏昱赵洪国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小板
  • 5篇血小板减少
  • 4篇血小板减少症
  • 4篇免疫
  • 4篇免疫性
  • 4篇免疫性血小板...
  • 4篇免疫性血小板...
  • 2篇性疾病
  • 2篇血小板减少性...
  • 2篇特发性
  • 2篇特发性血小板...
  • 2篇特发性血小板...
  • 2篇紫癜
  • 2篇成人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地塞米松治疗
  • 1篇血小板计数
  • 1篇血性
  • 1篇原发性
  • 1篇诊治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作者

  • 5篇侯明
  • 1篇崔中光
  • 1篇刘新
  • 1篇赵洪国
  • 1篇魏昱
  • 1篇汪洪毅
  • 1篇王琳
  • 1篇单宁宁
  • 1篇王欣
  • 1篇秦平
  • 1篇隋潇徽
  • 1篇姜玉杰
  • 1篇李颖

传媒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0
2012年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以往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出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等临床表现。近年来ITP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均取得重大进展,使我们对ITP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有了崭新的认识。
侯明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黏膜出血发病机制ITP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出血评分系统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多数情况下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出血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但某些血小板重度减少(PTJT〈20×10^9/L)的患者仅有轻度出血甚至无出血表现。由于缺乏客观的临床评估方法,目前尚无法对ITP患者的出血情况实现量化的精准评价,只能依据外周血PLT的检测值选择治疗方案并进行疗效评估。近年来,多个出血评分系统被用于量化ITP患者的出血情况、评估出血风险,指导临床医生结合PLT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价疗效。现就各出血评分系统作一简要综述。
王琳侯明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出血性疾病评分系统血小板计数疗效评估
连续2个周期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 观察连续2个周期大剂量地塞米松对成人新诊断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9例新诊断的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地塞米松治疗组30例,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 d,7 d后再重复1个周期,以后不进行维持治疗;泼尼松治疗组29例,1.0~1.5 mg·kg-1·d-1口服,连用4周后逐渐减量.观察二组间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近期疗效:治疗后第1、2周地塞米松组有效率明显高于泼尼松组(50.0%比24.1%,73.3%比55.2%,P值分别<0.01和0.05),治疗后第3周有效率仍高于泼尼松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3%比68.9%,P>0.05).远期疗效:随访3个月,除第1个月地塞米松组复发率与泼尼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比20.0%,P>0.05),第2、3个月地塞米松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泼尼松组(24.0%比40.0%,32.0%比65.0%,P值分别<0.05和0.01).地塞米松组不良反应轻微,无1例并发感染及出现库欣综合征.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常规制量泼尼松且安全性好.
崔中光魏昱侯明赵洪国汪洪毅
关键词:地塞米松泼尼松
2012版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被引量:73
2013年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既往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成人发病率为5~10/10万,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60岁以上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发群体。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止血与血栓学组于2012年制定了"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现解读如下。
秦平侯明
ITP患者脾细胞分泌IL-18及IL-18结合蛋白的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本研究旨在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脏单个核细胞培养后IL-18,IL-18结合蛋白(b ind ingprotein,BP),IFN-γ,IL-4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常规无菌制备脾单个核细胞,置含PHA(phytohem agg lutinin)10μg/m l,10%胎牛血清的RPM I1640完全培养基中,于37℃、5%CO2条件下培养;分析ITP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脾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脾单个核细胞培养48小时后,ITP患者IL-18和IFN-γ的含量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IL-18BP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6);IL-4低于检测限。结论:IL-18、IL-18BP等细胞因子表达失衡在ITP的免疫紊乱和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单宁宁王欣姜玉杰隋潇徽李颖刘新侯明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介素18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