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9318000095)

作品数:18 被引量:103H指数:6
相关作者:苏生瑞裴向军成良霞李鹏王孝健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8篇崩塌
  • 6篇地震
  • 6篇边坡
  • 5篇公路
  • 3篇岩质
  • 3篇岩质边坡
  • 3篇公路边坡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灾害
  • 2篇动力响应
  • 2篇动力响应研究
  • 2篇灾害
  • 2篇震后
  • 2篇软弱
  • 2篇软弱层
  • 2篇强震
  • 2篇汶川地震
  • 2篇结构面
  • 2篇滚石
  • 2篇UDEC

机构

  • 12篇长安大学
  • 7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长春工程学院
  • 2篇四川省交通厅...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 1篇四川省交通运...

作者

  • 12篇苏生瑞
  • 6篇裴向军
  • 5篇成良霞
  • 4篇王孝健
  • 4篇李鹏
  • 3篇程强
  • 3篇张宁博
  • 2篇徐亮
  • 2篇王琦
  • 2篇王闫超
  • 2篇李必良
  • 2篇吴景华
  • 1篇李世贵
  • 1篇杨林科
  • 1篇李松
  • 1篇高雄飞
  • 1篇黄翔超
  • 1篇苏卫卫
  • 1篇孙书勤
  • 1篇袁进科

传媒

  • 3篇长春工程学院...
  • 2篇岩土力学
  • 2篇灾害学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黄金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甘肃水利水电...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甘肃地质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地质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震后公路边坡崩塌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震后崩塌是强震作用下形成的一类分布广泛、震裂变形严重、潜在威胁大的次生地质灾害。为了较为深入系统地分析其形成机理,本文结合对映秀至卧龙公路沿线震后公路边坡崩塌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115条实测剖面的分析,首先把震后公路边坡崩塌地质灾害从孕育形成到失稳破坏的演化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原始结构面的形成阶段、潜在变形体的形成阶段、震裂岩体的形成阶段和失稳破坏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震后公路边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可归纳为震裂-滑移式、震裂-倾倒式、震裂-溃屈式和震裂-错断式4种模式,研究成果为灾后公路重建和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参考。
成良霞苏生瑞李松张宁博
关键词:公路边坡
山区公路强震灾害链影响与控制——以映卧公路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地震可以引发多种灾害链,尤其是强震。震区环境不同,引发的灾害链也不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映秀至卧龙公路两旁次生地质灾害尤为严重,先后多次中断震中交通生命线,严重影响公路的安全运行和灾后重建。由于山区公路环境具有特殊性,通过对震后映秀至卧龙公路边坡现场调查资料分析,山区公路强震灾害链主要可以分为公路自身系统及其灾害链和公路社会系统及其灾害链,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形成过程和对山区公路环境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链式影响提出了不同的灾害防治措施,以求达到断链的目的,将损失最小化。同时也为将来发生强震后山区公路的抢通与恢复重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成良霞苏生瑞李松张宁博
关键词:山区公路汶川地震灾害链
汶川县城区某危岩体基本特征及稳定性分析评价
2012年
在研究危岩所处的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和危岩失稳诱发基础上,分析了危岩卸荷带的特征和各危岩单体的结构特征。采用赤平投影法和极限平衡法对该区2个代表性的危岩单体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经分析,在暴雨和地震工况下均处于欠稳定或不稳定状态,并根据危岩单体的具体特征,提出了裂缝填埋、削方减载和清表喷锚的治理措施。
杨林科孙书勤
关键词:危岩体结构特征稳定性分析
震裂斜坡软岩崩塌成因机制与稳定性评价被引量:2
2011年
"5.12"汶川地震触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同时形成了大量震裂松动岩体,这些岩体除受控于自身节理裂隙和结构面,还受控于地震裂缝。极震区软岩崩塌十分发育,震裂斜坡岩体损伤大,借助西部交通科技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展开了对软岩崩塌的研究。基于对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和震裂软岩裂隙和结构面组合的调查,阐述了崩塌危岩体的变形特征,进而采用赤平投影法和UDEC数值模拟对其成因机制和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危岩体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给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马艳波裴向军黄翔超
关键词:破坏模式UDEC
芦山地震公路地质灾害调查及评估被引量:12
2014年
芦山7.0级地震诱发公路沿线大量地质灾害,通过调查掌握了350 km灾区公路沿线158处崩塌及滑坡灾害点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庐山地震区高陡边坡崩塌落石问题突出,陡坡硬岩段是地震崩塌灾害高发区。芦山地震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白垩系-第三系巨厚层状砾岩,二叠系、泥盆系灰岩,以及澄江-晋宁期闪长岩、花岗岩边坡上。实测剖面统计表明边坡失稳区坡度在40°以上的占总数量的95.3%。根据震后崩塌对公路通行的危害程度,划分了严重、大、中、小四个危害等级,考虑崩塌灾害发生可能性、崩塌失稳形式及规模、坡高、坡面形态及坡度、公路位置及构造物形式,进行震后崩塌灾害危害评估。
程强郑同健
关键词:公路地质灾害
山区强震灾害的环境效应分析
2011年
结合2010年8月汶川地震灾区实地调查结果,将山区环境系统分为山区自然环境、山区社会环境和山区生态环境3个子环境系统,同时对强震造成的不同子环境系统的影响效应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的破坏效应、社会环境的震损效应和诱发效应,以及生态环境的生态效应。这些灾害效应均十分巨大,并且不是孤立存在的,处于一个共同体中相互影响,或同时发生,或前后相继,共同对灾区环境造成破坏。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强震改变后的山区环境的治理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苏生瑞成良霞李松张宁博
关键词:生态效应
层次分析法在震后崩塌危险性评价上的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在综合分析影响震后崩塌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选取了较为系统的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其次,建立了震后崩塌危险性等级评价模型,评价了S303线映秀—卧龙段K07+100~K07+400处震后边坡的危险性。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判结果与选取崩塌实际情况一致。
李松苏生瑞尚瑾瑜高晖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四川地震灾区郑家山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分析滑坡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形成机制,根据试验所得各项计算参数,采用4种计算模型、3种工况对此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徐亮裴向军吴景华
关键词:滑坡地震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崩塌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0
2013年
针对进行崩塌危险性评价存在不确定因素,通过对影响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标条件的研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用信息熵和未确知测度理论方法,建立崩塌危险性等级评价和排序模型。从实际地质条件出发,考虑影响崩塌危险性的15项因素,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该模型针对崩塌危险性评价中的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利用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对崩塌危险性进行等级判定,并对其危险性进行排序。将该方法应用于S303线映秀至卧龙段公路17处崩塌的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意义明确,为今后崩塌危险性评价提供借鉴意义。
何虎军苏生瑞王孝健李鹏
关键词:崩塌危险性未确知测度信息熵综合评价
基于模糊评判法的震后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
在综合分析影响震后公路边坡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地形地貌条件、构造条件、地层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其他因素作为一级评价因子,下分边坡坡形、坡体结构、边坡坡度、边坡坡高、细观构造、出露结构面和地层岩性等15个二级评价因子;应...
王孝健苏生瑞张苏茂
关键词:隶属函数模糊综合评判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