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兴渔项目(200301C01)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朱新平陈永乐陈昆慈郑光明刘毅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兴渔项目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斑鳠
  • 1篇地理种群
  • 1篇电泳
  • 1篇野生
  • 1篇早期胚胎
  • 1篇乳酸脱氢酶
  • 1篇鳃病
  • 1篇同工酶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 1篇种群
  • 1篇柱状黄杆菌
  • 1篇酯酶
  • 1篇酯酶同工酶
  • 1篇系统进化
  • 1篇酶同工酶
  • 1篇进化
  • 1篇烂鳃
  • 1篇烂鳃病
  • 1篇黄杆菌

机构

  • 4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作者

  • 3篇陈永乐
  • 3篇陈昆慈
  • 3篇朱新平
  • 2篇焦宗垚
  • 2篇郑光明
  • 2篇刘毅辉
  • 2篇陈赛
  • 1篇赵建
  • 1篇陈焜慈
  • 1篇邓国成
  • 1篇杜合军
  • 1篇江小燕
  • 1篇刘礼辉
  • 1篇谢刚

传媒

  • 1篇Curren...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西江野生斑鱯乳酸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陈赛焦宗垚朱新平陈昆慈郑光明陈永乐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酯酶电泳
斑鳠烂鳃病病原菌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从池塘患烂鳃病的斑鳠(Mystus guttatus)亲鱼病灶中分离出一株毒力较强的致病菌-Mg2,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主要特征为:菌体细长,无鞭毛和荚膜,革兰氏阴性,大小0.5×(6.5—11)μm,菌落黄色,边缘不整齐呈假树根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分解酪素和明胶,硝酸盐还原阳性;不分解纤维素、几丁质、酪氨酸、七叶灵和淀粉,吲哚和葡萄糖产气阴性。对恩诺沙星、诺氟沙星、萘啶酸、红霉素、洁霉素敏感,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g2菌株与柱状黄杆菌聚类,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在97.5%以上,综合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两方面的分类鉴定结果,Mg2菌株应归类鉴定为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Columnare)。
邓国成江小燕陈昆慈刘礼辉
关键词:斑鳠柱状黄杆菌RRNA基因系统进化
珠江斑鱯的早期胚胎发育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观察了珠江斑鳠3批次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描述及记录了胚胎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及所需时间。斑鳠的成熟卵子呈圆形,黄色,卵子直径为3.1-3.8 mm,吸水后最大卵径为4.0-4.2 mm,受精卵黏性很小。珠江斑鳠胚胎发育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属于盘状卵裂。在水温(27.5±0.5)℃时,受精后约1 h 10 min进入胚盘形成期,受精2 h 15 min后进入卵裂期,受精后7 h 50 min,进入囊胚期,再经约13 h 45 min进入原肠期,受精后21 h15 min,胚孔封闭,当受精39 h 5 min后,心脏开始出现搏动,受精后55 h,仔鱼开始孵出。
焦宗垚陈赛陈昆慈朱新平谢刚杜合军刘毅辉陈永乐
关键词:斑鳠胚胎发育
珠江卷口鱼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变异被引量:31
2007年
运用传统生物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方法,对珠江水系中栖息于柳江、浔江、西江的卷口鱼(Ptychidio jordani Myers)的形态变异进行了分析。根据高背、平背体型分析了体长/体高比例与地理、性别和年龄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体长/体高比例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卷口鱼逐渐趋向于高背型;三个江段卷口鱼可数性状数据卡方检验没有显著差异;三个江段卷口鱼可量性状数据和框架数据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三个江段的卷口鱼形态差异明显,有一定程度的分化;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柳江群体变异最大,而西江卷口鱼则分化成两个群体,其中一个与浔江群体关系较近。判别分析构建的判别公式可以区分三个江段四个群体的卷口鱼,判别正确率达到99.2%。不同江段卷口鱼的差异表现在整个鱼体上,不能用单独的一或二个参数进行鉴别。
赵建朱新平陈永乐刘毅辉陈焜慈郑光明
关键词:种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