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2QDJ029)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王涛杨强于冬雪雷刚崔晓临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降水
  • 3篇气候
  • 3篇黄土高原
  • 2篇植被
  • 2篇植被覆盖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农户
  • 2篇农户土地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温
  • 2篇气温降水
  • 1篇大雨
  • 1篇地块
  • 1篇地区降水
  • 1篇血缘
  • 1篇血缘关系
  • 1篇植被覆盖变化
  • 1篇陕北黄土高原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机构

  • 8篇西安科技大学
  • 5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江西信息应用...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8篇王涛
  • 5篇杨强
  • 3篇于冬雪
  • 2篇崔晓临
  • 2篇雷刚
  • 1篇陶辉
  • 1篇陈海
  • 1篇冯鹏飞
  • 1篇刘子凡
  • 1篇孟欣
  • 1篇吴同
  • 1篇张振鹏

传媒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资源与水工...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6
2014年
以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6个气象站点1959-2011年逐日降水数据为基础,选择降水量、降水强度、日最大降水、有降水日数、中雨日数和大雨日数6个降水指数,利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及IDW空间插值方法,分析了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近53 a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有降水日数减少趋势显著,降水强度增加趋势显著,其它指数均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1960-1969年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多发期,而1990-1999年为匮乏期。2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强度于1984年发生增加突变,有降水日数于1980年发生减少突变。3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强度以延安地区为高值中心,吴起为低值中心;其它指数均以洛川为高值中心,横山为低值中心,呈自南而北的递减规律,表现出对季风气候过程的响应。有降水日数持续减少和降水强度持续增加将会导致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加剧,应予以重视。
王涛于冬雪杨强
关键词:降水指数MANN-KENDALL检验黄土高原
陕西省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的区域差异被引量:2
2013年
以陕西省境内47个气象站点1959~2009年逐月气温、降水数据为基础,利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滑动t检验,分析陕西省近51a气温、降水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的时空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年平均气温以陕北黄土高原区和关中平原区增温显著,且前者增暖突变最早;春季和秋季平均气温以关中平原区增温幅度最大,春季平均气温陕北黄土高原区增暖突变最早;秋季平均气温关中平原区增暖突变最晚;冬季平均气温以陕北黄土高原区增温幅度最高,陕南秦巴山地区最低,且关中平原区增暖突变最早,陕南秦巴山地区最晚.(2)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减少突变发生在陕南秦巴山区;春季平均降水量以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减少趋势显著;夏季和秋季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关中地区在夏季发生增加突变,陕北黄土高原区在秋季发生减少突变.
王涛崔晓临杨强
关键词:气候MANN-KENDALL
陕西省气温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6
2014年
为了深入认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气温、降水响应及变化趋势,采用距平分析、线性趋势法、5年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以及滑动t检验方法,分析近50年陕西省气温降水的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1960—2009年气温的年际和季节变化以年平均气温、春季、秋季和冬季平均气温的显著升高,及冬季和秋季的较早增暖突变为特征;降水量的年际和季节变化以年降水量、春季和秋季降水量显著减少,夏季和冬季降水量显著增加,以及春季降水量的较迟减少突变、夏季降水量的较早增加突变为特征。近50年陕西省气温降水年际和季节变化趋势符合中国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
王涛崔晓临杨强于冬雪
关键词:气候变化
相邻关系、血缘关系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来自地块尺度的检验被引量:2
2013年
农户是农业用地的直接支配者,其对农业土地利用的决策直接影响农业景观格局。分析影响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因素,可为指导农业用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在地块尺度上,通过构建相似度框架,定量分析相邻关系、血缘关系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将地块种植作物视为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阐明微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相邻关系(居住位置相邻)与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具有微弱关系,不存在农户决策相似性随距离衰减的情况;②血缘关系中以兄弟关系数量最多,68.92%的兄弟关系中农户决策倾向于相似和偏相似,兄弟关系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③农户社会经济条件与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关系密切,表现为随社会经济条件相似度的增加,农户决策相似度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特征。以2008年数据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表明了结果的一致性。
杨强王涛陈海
关键词:农户决策农业土地利用
退耕政策对延安地区土壤侵蚀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陕北黄土高原是中国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及退耕政策实施的重要区域,经过10多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科学评价政策实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有助于政策的调整及完善。以延安地区为例,基于该区域土地利用、植被覆盖、DEM及降水等数据,评价退耕政策实施对区域内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1)受退耕政策影响,2000—2010年延安地区及>25°区域耕地面积大幅减少,主要转化为草地和林地,转化比例分别超过80%和15%;(2)>25°区域耕地面积减少207.8 km2,减少47.50%,但仅占延安地区退耕面积的8.8%,由于>25°区域耕地对土壤侵蚀影响较大,完全可以全部实施退耕;(3)退耕政策实施提高了植被平均NDVI值,延安地区及>25°区域,耕地减少区域的植被平均NDVI值在2000—2010年间分别增加53.76%和55.29%;(4)计算表明,2000—2010年间耕地面积减少并未抵消降雨侵蚀力增大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若按2000年降雨侵蚀力不变计算,退耕政策确实起到了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由于土壤侵蚀的减少是一个长期过程,所以退耕政策实施成果的维护、植被覆盖的改善和恢复需要持续进行。
王涛雷刚刘郁丛孟欣张振鹏吴同吴亚颜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植被覆盖土壤侵蚀黄土高原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4年
以陕西省北部6个气象站点1959-2011年逐日降水数据为基础,采用百分比方法确定各站点极端降水阈值,选取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频率、极端降水强度、暴雨量、暴雨日数、大雨量和大雨日数,分析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极端降水经历近30年的持续减少后,近10多年增加较快,各极端降水指数空间上均呈自东南向西北的递减趋势。(2)极端降水量2000~2011年最大,极端降水阈值和极端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分布。(3)极端降水频率以2000~2011年最大,极端降水强度变化趋势不明显。空间分布上极端降水频率以绥德最高,榆林最低;极端降水强度以洛川最高,横山最低。(4)暴雨量和暴雨日数均以2000~2011年最高,空间分布呈自东而西递减,分别形成以绥德和延安、横山和吴起为中心的高值和低值区域。大雨量和大雨日数以1959~1969年最高。空间分布上呈自南而北的递减趋势,均形成以洛川和横山为中心的高值和低值区域。
王涛杨强于冬雪
关键词:降水暴雨大雨黄土高原
居住位置和地块位置相邻关系对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研究是从微观层面深入探讨宏观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的重要方面。相邻关系作为影响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重要因素,还有待深入研究。该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将村域尺度上的相邻关系划分为居住位置相邻和地块位置相邻2种,分别探讨二者与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居住位置相邻与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有微弱关系,不存在农户土地利用决策相似性随距离衰减的情况。农户土地利用决策与不同农户所属地块相邻无关,而与相同农户拥有地块是否相邻有关。
冯鹏飞王涛刘佺段全进刘子凡李昊燔
关键词:地块农户
博斯腾湖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植被覆盖变化对于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区域生态水文响应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利用博斯腾湖流域2001—2013年16天合成MODIS NDVI影像及30 m分辨率ASTER DEM数据,对博斯腾湖流域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博斯腾湖流域植被生长季开始于4月下旬,结束于10月下旬。2001—2013年植被生长季内流域植被NDVI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且891~1500、3501~4000和4001~4808 m范围呈增加趋势,1501~3500 m范围植被NDVI呈减少趋势。(2)博斯腾湖流域2001—2013年植被NDVI以减少趋势为主,占流域面积的61.80%,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占流域面积36.60%。增加区域主要分布在流域东南部焉耆盆地、博斯腾湖的东南侧与西北侧,以及流域西北部的中部部分区域,其他为减少趋势分布区域。增加区域分布在891~2000和3501~4808 m范围,其他高程范围呈减少趋势。(3)博斯腾湖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受到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但高海拔区域植被覆盖变化主要与气候变化有关,而低海拔区域植被覆盖变化受人类活动影响居多。
王涛陶辉雷刚郝宁燕
关键词:MODISNDVI植被覆盖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