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Y201120017)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蒋丽萍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篇仿拟
  • 2篇汉译
  • 1篇译者
  • 1篇寓言
  • 1篇教学研究
  • 1篇教学
  • 1篇汉译过程

机构

  • 2篇浙江财经大学
  • 1篇浙江财经学院

作者

  • 2篇蒋丽萍

传媒

  • 1篇黄冈职业技术...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仿拟汉译过程中的译者认知
2012年
仿拟以故意效仿或套用现成语言,在众多辞格中表现最为活跃,被广泛地运用到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中,赋予现成的言语意韵新颖,幽默诙谐,带来无限的言语艺术魅力。本文丛认知视角,以Faucolm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依据,结合图示和译例,阐释、论证仿拟汉译过程即是一个概念整合的过程,是译者在意义转换时经历了一系列动态的思维认知活动。
蒋丽萍
关键词:译者
仿拟汉译的寓言投射的教学研究
2017年
寓言投射是文本意义解读与再构的认知机理。文章运用寓言投射理论,以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中的仿拟实例为分析语料,从仿音、仿词(语)、仿句(篇)揭示译者在仿拟言语解读和意义重构中的多重寓言思维运作,为语言和翻译教学与应用研究提供一个认知新视角。
蒋丽萍
关键词:仿拟汉译
从概念整合看仿拟汉译模式的认知构建
2013年
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为作为修辞格的传统仿拟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认知视角。以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为理论框架,结合图示和译例分析,提出仿拟汉译常规模式和非常规模式。通过认知分析表明,概念整合理论下仿拟汉译模式的动态构建,与译者的最优化选择和对映射网络类型的判断有着密切的关系。
蒋丽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