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2002ZY-4)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4
相关作者:侯典云王荔杨凯杨艳琼黄平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新乡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半夏
  • 3篇染色体
  • 2篇染色体观察
  • 2篇染色体数
  • 2篇染色体数目
  • 2篇组培
  • 1篇栽培
  • 1篇施肥
  • 1篇施肥量
  • 1篇施用
  • 1篇施用量
  • 1篇培苗
  • 1篇染色体倍性
  • 1篇染色体基数
  • 1篇组培苗
  • 1篇组织苗
  • 1篇外植体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学
  • 1篇细胞学研究

机构

  • 6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6篇王荔
  • 6篇侯典云
  • 2篇王聪睿
  • 2篇黄平
  • 2篇马占强
  • 2篇杨艳琼
  • 2篇杨凯
  • 1篇刘波
  • 1篇文国松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半夏组培苗栽培技术初探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对组培半夏不同底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组培半夏的产量影响显著,37 500~60 000 kg/km2为组培半夏栽培的最适底肥施用量。
侯典云崔向波王荔
关键词:半夏组织苗栽培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半夏组培一次性成苗的影响被引量:16
2005年
研究采用不同激素浓度配比的培养基,对半夏不同外植体进行一次性成苗的诱导分化培养研究。结果表明:MS基本培养基,附加6-BA 2.0 mg/L+NAA 0.2 mg/L为诱导半夏分化一次性成苗的最佳激素配比。在同一激素配比培养条件下,叶片一次性成苗的诱导分化率最高,叶柄次之,块茎诱导分化率最低。本研究还发现在培养基中加入0.25%的活性炭,可提高半夏组培苗的诱导分化率。
杨凯王荔杨艳琼侯典云黄平刘波
关键词:半夏外植体活性炭
半夏不同居群的细胞学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研究采用BSG去壁低渗法,对采集于不同地区、不同居群的半夏(Pinelliaternata)进行细胞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文献已报道的半夏属有7,8,9和13四个染色体基数外,本研究发现,该属还存在10和23两个染色体基数,并发现半夏存在2n=75,80,84,66,92,100等染色体数目为本研究首次报道,同时分析讨论了不同居群半夏染色体倍性及数目多样性的关系。
侯典云王荔杨艳琼文国松杨凯黄平
关键词:细胞学研究居群染色体基数染色体倍性半夏属
昭通半夏染色体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研究采用BSG去壁低渗法,对采集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的半夏(Pinellia ternata)进行染色体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除本研究报道的半夏染色体数目2n=78与文献报道一致外,该地区的半夏还存在2n=66为本研究首次报道,同时分析讨论了不同居群半夏染色体倍性及数目多样性的关系。
侯典云王聪睿王荔马占强
关键词:半夏染色体数目
昭通半夏染色体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采用BSG去壁低渗法,对采集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的半夏(Pinellia ternata)进行染色体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半夏染色体数目2n=78与文献报道一致;该地区的半夏还存在2n=66。分析讨论了不同居群半夏染色体倍性及数目多样性的关系。
侯典云王聪睿王荔马占强
关键词:半夏染色体数目
不同底肥施用量对组培半夏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为完善半夏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对组培半夏不同底肥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组培半夏的产量有显著的影响。其中,施肥量40000~60000kg/hm^2为组培半夏栽培的最适底肥施用量。
侯典云崔向波王荔
关键词:半夏组培苗施肥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