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YBB020)

作品数:15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易显飞陈多闻刘明黎昔柒刘明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技术创新
  • 2篇哲学
  • 2篇技术哲学
  • 1篇哲学视野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转型
  • 1篇农业经济时代
  • 1篇企业
  • 1篇企业技术创新...
  • 1篇情境
  • 1篇网络
  • 1篇网络时代
  • 1篇维度
  • 1篇文化
  • 1篇现代性批判
  • 1篇历史演进
  • 1篇两型社会
  • 1篇伦理
  • 1篇伦理规约
  • 1篇进路

机构

  • 10篇长沙理工大学
  • 3篇辽宁石油化工...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广东机电职业...
  • 1篇辽宁社会科学...

作者

  • 10篇易显飞
  • 2篇刘明
  • 2篇陈多闻
  • 1篇黎昔柒
  • 1篇李兆友
  • 1篇张妍
  • 1篇刘明
  • 1篇潘双华

传媒

  • 3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北方论丛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求索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理论界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年份

  • 5篇2011
  • 8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技术创新实践的伦理规约被引量:4
2010年
技术创新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论与现实两个层面。伦理规约技术创新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以及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伦理规约技术创新的途径,是技术创新主体的自身修养、社会力量的制约、政府部门的规约等。
易显飞黎昔柒
关键词:技术创新伦理
“两型社会”维度下科技实践的价值变革
2011年
在非"两型社会"发展观支配下,科技实践主要关注的是科技的经济价值,这导致科技系统与生态系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两型社会"发展观则强调科技实践应遵循生态学规律,科技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应充分地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可持续。为了实现科技实践的"两型"性,有必要为科技实践做出"两型评价"。在"两型社会"价值观规约下,要真正做到科技实践的价值转型,可以通过建立柔性价值导向系统与刚性价值导向系统来实现。
易显飞潘双华
技术创新价值问题研究述评被引量:2
2010年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的价值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此类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包括:对技术创新的价值批判过于"宏大",对技术创新实践的渗透性较差;价值批判的视域过于狭窄,忽视了技术创新与其它子系统的各种天然联系;没有从技术创新的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来探寻技术创新的价值本质;对技术创新实践产生的价值体系缺乏较全面的审视等。总的来说,以技术创新价值为主轴的相关研究,总体上还处于不成熟、非体系化的状态,这也表明该类研究应该引起学者的关注。
易显飞
关键词:技术创新价值哲学
论现代技术创新的趋势与特征
2010年
现代技术创新呈现出以下趋势与特征:它建立在更加牢固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创新的实现,较大程度地依赖于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创新主体越来越复数化;创新内容主要是信息技术创新;创新活动本身引发了深层次的价值、伦理问题;创新的国际化趋势日趋明显等。
易显飞刘明陈多闻
关键词:技术创新
技术现象学、经验转向与技术文化——伊德的技术哲学评析被引量:8
2010年
伊德的技术哲学主要包括技术现象学、技术文化观等方面。伊德的技术现象学探究了人类与技术之间的基本关系。伊德对技术哲学的最大贡献是把技术哲学从形而上的思辨转向了对日常生活中技术问题的研究,这与国内重视"技术实践论"研究存在着相似性。伊德技术哲学的主要缺陷包括:对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进行了单向度的研究;过份聚焦于技术的本体论与认识论研究,而对作为技术哲学核心的技术价值论研究明显欠缺;研究对象主要面向的是技术而不是技术创新等。
易显飞
关键词:技术哲学
论技术使用的三种情境被引量:2
2011年
技术使用的情境实际上是人类使用者通过技术的使用所建构出来的一个实践语境和社会境域。随着使用者主要使用的技术所展现出来的不同历史形态,技术使用也展现出三种面貌的情境———经验型技术使用情境、实体型技术使用情境以及知识型技术使用情境。
陈多闻
关键词:情境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技术与社会互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统的技术决定论的解释总是难以令人满意。技术的社会形成论(SST)提供了解释的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借鉴技术的社会形成论,考察社会因素在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和创新环境的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剖析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探讨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形成。
刘明李兆友
关键词:SST社会转型
网络时代的技术创新机会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网络时代的技术创新机会具有时效性、平等性和优化性的特点。网络时代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创新机会。要想在网络时代成功利用技术创新机会,需要以合作创新作为保证,以虚拟技术创新作为先进模式。
张妍刘明
关键词:网络技术创新
工业社会主导性技术创新价值取向及批判
2011年
工业社会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关注局部价值,忽视全体价值;重视个体价值,轻视群体价值;热衷短期价值,疏远长远价值。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观念"是产生这些特征的关键因素。在"现代性"的氛围中,技术创新表现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裂,"人的意义"、自然的"感受"、长远价值在工具理性的压抑下,已经失去了张力。
易显飞
关键词:技术创新现代性批判
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阶段性特征及演变轨迹被引量:2
2010年
技术创新是蕴涵着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的实践活动,不同历史阶段,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特征各异,并遵循一定的历史演变轨迹。在经济价值向度,各个时代的技术创新都追求创新的经济价值,但经济价值的实质、地位在不同时代又各异。在生态价值向度,技术创新经历了(朴素的)生态价值取向—(基本)无生态价值取向—生态价值取向这——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人文价值向度,技术创新也经历了(朴素的)人文价值取向——(基本)缺乏人文价值取向——人文价值取向这——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创新的异质价值取向之间的协调程度不一。只有在异质价值取向之间形成相互规范、相互制约的关系,方可实现技术创新的"真"、"善"、"美"之间的内在和谐与统一。
易显飞
关键词:技术创新历史演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