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052046)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余家阔付维力张继英刘刚马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来源
  • 1篇动员
  • 1篇多向分化
  • 1篇多向分化潜能
  • 1篇修复软骨缺损
  • 1篇软骨
  • 1篇软骨缺损
  • 1篇脱钙
  • 1篇皮质
  • 1篇皮质骨
  • 1篇缺损
  • 1篇组织工程软骨
  • 1篇细胞
  • 1篇间充质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工程软骨
  • 1篇骨缺损
  • 1篇分化

机构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2篇张继英
  • 2篇付维力
  • 2篇余家阔
  • 1篇马栋
  • 1篇刘刚

传媒

  • 2篇中国运动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Sprague-Dawley大鼠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动员、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Sprague—Dawley大鼠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的动员、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分析其表面标记和多向分化潜能,为运动创伤中的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产品培育提供新来源的、可以微创获得和自体细胞移植的种子细胞。方法:联合动员大鼠外周血MSC.采集腹主动脉外周血4ml。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养至第3代。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和生长状态。取第3代MSC,鉴定其表型并向成骨、成脂和成软骨诱导分化.以证明其干细胞的特性。结果:经淋巴分离液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培养的外周血单核细胞.3~5天可见少量长梭形细胞贴壁,7-9天见细胞成簇生长,并形成克隆集落。第3代细胞形态较均一.生长增殖良好;表达典型的MSC标记CD44和CD90,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CD34和CD45。成骨诱导21天后,茜素红和ALP染色阳性,有矿化结节形成。成脂诱导21天后,油红0染色阳性.细胞内有脂滴形成。细胞微团无血清成软骨诱导21天后。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细胞外有蛋白多糖分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特异性软骨基质II型胶原表达阳性。结论:采用联合药物动员方法能促进干细胞向外周血释放,分离培养的外周血干细胞经鉴定为MSC,体外具备三系分化潜能,有望成为运动创伤中新的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产品培育的种子细胞来源。
张继英刘刚马栋付维力余家阔
关键词:动员多向分化潜能
兔外周血MSC复合同种异体脱钙皮质骨修复软骨缺损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比较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PB)与骨髓(bone marrow,BM)来源MSC复合脱钙皮质骨基质(demineralized cortical bone matrix,DCBM)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参考。方法:获取分离培养的第三代兔PB-MSC和BM-MSC,以2×107/ml的细胞密度接种于DCBM上。20只成年新西兰兔,构建股骨远端滑车关节面中心部大面积全层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I组:PB-MSC/DCBM复合物;II组:BM-MSC/DCBM复合物;III组:单纯DCBM支架组;IV组:空白缺损组。分别于术后24周、48周取材,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评分、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其在体内修复软骨的效果。结果:移植后24周PB-MSC/DCBM组:修复区由半透明组织填充,局部有小的浅的凹陷,表面光整,稍低于周围正常软骨,与周围组织连接连续。BM-MSC/DCBM组的大体观察类似I组。单纯DCBM组:表面光整,与周围组织连续性不如I、II组。空白缺损组:仍有一大的缺损。48周PB-MSC/DCBM组和BM-MSC/DCBM组,缺损区基本不可见,充填好,表面光滑,基本和周围正常组织无界限,与周围软骨连续性好,软骨细胞外基质表达较多。组织学评分显示:在24周和48周两个时间点,PB-MSC/DCBM组和BM-MSC/DCBM组比较组间无差异,均显著高于单纯DCBM组和空白缺损组。结论:PB-MSC具备与BM-MSC相似的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能力。
张继英付维力余家阔
关键词:软骨缺损组织工程软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